《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的英文版《the one thing》是我2年前閱讀到一半就不見了的書。因為不見了這件事情,這本書在我心目中有了特別的位置。大概因為我眼中的自己目標不明確,這本書長久像吸鐵石一樣吸引我去思考“一”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回憶這本書最初的來源是因為我的老大,他從國外買了覺得非常不錯。現在想來,似乎吸引我們的書有很多的通性,例如戳破生活中那些我很早就開始的謊言,用簡潔明了的方式為謎團中的生活指路。這些往往是說起來容易而做起來又很費事的。于是,我經常就將理想和現實混淆,以這些借用過來的概念武裝自己的日常行為準則。這樣做的好處是特別容易形成網絡文章或者講座或者一場培訓。總之,那些嘗起來甜甜的毫無用處的糖丸很受歡迎。由此來感慨,生活不過如此,混混就好。又繼續循環迷失那個對卓越的“1個”目標。
很有趣的是,過去我對很多事情來者不拒,最近開始思考了。源于這樣一個事實,我現在自由職業了,我擁有的最大的資本就是我的時間。我給我的老東家準備了一張表格,是我的個人報價單。在寫報價單的時候我斟酌左右。價格寫低了,和過去有什么區別,肯定會吸引來一堆活,占用我的時間,即便能換來錢但是損失了機會成本。如果價格寫高了,可能就沒有活了,不僅失去保底收入更讓自己失去了這么重要的合作伙伴!但是寫報價這件事情,讓我對所有的工作進行盤點,盡可能找出最能發揮我優勢的事情,并且是別人做不了的,并且嚴格的控制在這件事情上面投入的時間。驚訝的是,整理出來只需要1個月的事情,看上去需要3個人做上半年。價格讓我學會了選擇。
有了自己個人的報價表的時候,就大概能算出來我的收入預期。這個時候考慮的視角又變成了,哪些事情可以交給別人去做,這樣可以節約更多的精力做更重要的事情。早上一個股東給我發信息我也知道在家工作的一天是我寶貴的機會,果斷將見面后退一天。我的時間也很值錢。然后,正兒八緊的開始考慮哪些事情可以交給別人,這樣可以幫助自己節約出時間來。交給誰?開多少價格?大概它的收入是多少?這些過去我說起來堂而皇之的東西,到了自己要掏腰包的時候變得非常清晰。
還有45分鐘就到了去接女兒放學的時間了。現在寫這篇文章是在幫助我培養出一個寫作的習慣。堅持了26天之后,突然感覺好像基本有了。也同時想著或許是時候嘗試將眼下的這件事情做的更不一樣一些。期待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