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被人蒙蔽的,都是自己心不正,你見利而趨,貪巧求速,就時刻準備著接受蒙蔽。好人不知道壞人有多壞,壞人不知道好人有多好,唯有圣人,洞察一切。
【“何謂知言?”曰:“诐(bi)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生于其心,害于其政;發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復起,必從吾言矣。”】
昨天那一句還少說了一點,“诐辭知其所蔽”,蔽是遮蔽,《荀子》專門有一篇,叫《解蔽》,說“欲為蔽,惡為蔽,始為蔽,終為蔽,遠為蔽,近為蔽,博為蔽,淺為蔽,古為蔽,今為蔽。凡萬物異則莫不相為蔽,此心術之公患也。”,蔽有人君之蔽,自己蒙蔽自己;有人臣之蔽,你的大臣蒙蔽你;有賓孟之蔽,幕僚顧問也蒙蔽你。所以,“聖人知心術之患,見蔽塞之禍,故無欲、無惡、無始、無終、無近、無遠、無博、無淺、無古、無今,兼陳萬物而中縣衡焉。是故眾異不得相蔽以亂其倫也。”
這樣的圣人,就是孟子了,他不僅不受蒙蔽,而且一眼洞穿別人在哪兒蒙蔽他,想干啥,因為他是一張白紙,無欲、無惡、無始、無終、無近、無遠、無博、無淺、無古、無今,有一點雜質出現,馬上就顯現出來,這和王陽明說的致良知一樣,也和《中庸》之道一樣,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他生知安行,坦然中道,稍微偏離一點點,馬上覺察出來。
這又有點在豐田生產方式里學的“建立正常狀態”,由于正常狀態恒常不變,所以任何異常,一點點異常,馬上顯現,非常刺眼!但是,如果自己心里沒有原則,沒有定見,隨時隨利欲而動,你自己都一直在動來動去,別人怎么動你,動了你哪里,你就覺察不到了。
所以,但凡被人蒙蔽的,都是自己心不正,你見利而趨,貪巧求速,就時刻準備著接受蒙蔽。
這幾句信息含量有點大,也不再深入展開了。《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反反復復講的都是這些道理,讀得多了,自然融會貫通。
1、 ?淫辭。淫辭知其所陷。
淫,就是過,過度,放蕩。淫雨綿綿,雨太多了,老是不停,過了。還有淫祀,周禮說:“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非禮、過分、放蕩的祭祀。昨天的新聞,有個女孩子被好友邀請在婚禮上做伴娘,要求女友簽“禁止鬧婚協議”承諾婚禮不搞“鬧洞房”,女友的婆婆說她過分,不隨鄉入俗。這俗是什么俗?就是淫祀,就是淫俗,淫而無禮,毀滅人倫。過分的是婆婆,不是那媳婦。如果今天說恢復周禮,肯定有人說你是大笑話,老古董,但是現在人們弄得連婚禮都不會辦了,有沒有反思一下呢?農村是各種鬧騰,群魔亂舞;城里呢,就禮儀公司幫忙擺布一下,各種吉祥話,吉祥儀式。總之,沒有能趕上周公定的規矩的。反而現在基督教的婚禮,隆重莊嚴,親切溫情。
錢穆說,對祖先和歷史,要懷有溫情和敬意,就要認真讀祖先的書,向祖先學習。
說淫辭。
張居正說:“他心中見理不透,為私欲所障蔽的,說出的話,就叫淫辭,我聽了他的淫辭,就知道他心里哪兒被障蔽了。又或者他高談闊論,放蕩而無所歸宿的,也是淫辭,這時他心中障蔽已深,為私欲所迷陷,我聽了他的話,就知道他陷在哪里。”
程頤說:“孟子的知言,是心與天道相通,所以能明辨是非,就好像心里有一桿秤,對方一說話,輕重馬上就秤出來。這種感覺,就好像你站在堂上,堂下人是非曲直,一目了然。如果你自己也雜處在堂下眾人之中,你就沒這個辯決的能力了。”
張居正是大儒,是宰相,是帝國的實際控制人,他說的話,就是程頤描述的那種超然在上,俯目而視,一覽無余的感覺。
焦循《孟子正義》講了一個例子,他說淫辭,也是淫美不信之辭,淫辭的陷,不僅是自己陷進去不能自拔,也是要陷害別人。比如晉獻公寵愛驪姬。驪姬為了廢掉太子申生,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跟晉獻公說:“曲沃是晉國宗廟所在,不能沒有一個兒子去鎮守啊!最重要的地方應該派去最重要的人,唯有太子才配得上,這也是給太子增加政治資本,增加威望嘛。”晉獻公不知道這是淫辭,覺得驪姬說得太對了,把太子派去了。
驪姬再放出第二道淫辭,對太子申生說,晉獻公曾夢見他的申生逝去的母親齊姜,讓他速去曲沃祭祀一番,回來后把祭祀用的胙肉獻給晉獻公。太子申生于是到曲沃祭祀他母親齊姜,并將胙肉獻給晉獻公。
驪姬的淫辭第三彈絕殺,這時候就出手了。她在申生獻的胙肉中放了毒藥,在晉獻公要吃那肉之前,先給狗吃,把狗給毒死了,然后他哭哭啼啼的說:“太子這樣做,都是擔心我們母子,我的孩子壓根沒有爭位的想法,您把我們母子打發安排到國外去吧,不要亂了國政!”
晉獻公大怒,太子申生聽說這消息,逃奔回曲沃。晉獻公大怒,就殺了太子申生的老師杜原款。有人對申生說:“這明擺著是驪姬陷害你,跟主公說清楚不就得了嗎?不管怎么說也不能這么冤屈啊!”
但是太子申生寧愿自己冤屈,他說:“我的父親老了,就寵愛驪姬,驪姬,可以說已經是他生命最后的意義,人生最后的價值——就像一千多年后,楊貴妃之于李隆基,家國天下,一切都得到了,都沒意思了,后宮粉色如土,也沒意思了,就楊貴妃,重新點燃了他生命的熱情;就像又一千多年后楊振寧說的:“上帝最后的禮物”——沒有驪姬,他吃不香,睡不著。我如果告發驪姬,又惹父親對驪姬發怒,對父親打擊太大了。”
申生怎么辦?他認了,他自殺了。
嗚呼!好人不知道壞人有多壞,壞人不知道好人有多好,唯有圣人,洞察一切,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
我的孟子學習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中華書局
張居正講解孟子,張居正,中國華僑出版社
孟子正義,焦循,中華書局
孟子譯注,楊伯峻,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