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宮保雞丁”是這么來的

? ? ? ? ? ? ? 今天真是漲知識了,再給大家說菜之前,先來了解下它的由來。

“”宮爆雞丁”原來是不叫“宮爆雞丁”的,應該是“”宮保雞丁'的。現在大大小小的中餐館中,“宮保雞丁”這道菜可謂司空見慣。至于有些菜單上寫成了“宮爆雞丁”,是有人認為烹制方法為“爆炒”,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沒有弄清楚“宮保雞丁”的由來。

說到“宮保雞丁”,當然不能不提它的發明者——丁寶楨。據《清史稿》記載:丁寶楨,字稚璜,貴州平遠人,咸豐三年進士,光緒二年任四川總督。據傳,丁寶楨對烹飪頗有研究,喜歡吃雞和花生米,并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四川總督任上的時候創制了一道將雞丁、紅辣椒、花生米下鍋爆炒而成的美味佳肴。這道美味本來只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后來越傳越廣,盡人皆知。但是知道它為什么被命名為“宮保”的人就不多了。

所謂“宮保”,其實是丁寶楨的榮譽官銜。據《中國歷代職官詞典》上的解釋,明清兩代各級官員都有“虛銜”。最高級的虛銜有“太師、少師、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少師、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太子少保”。上面這幾個都是封給朝中重臣的虛銜,沒有實際的權力,有的還是死后追贈的,通稱為“宮銜”。在咸豐以后,這幾個虛銜不再用 “某某師”而多用“某某保”,所以這些最高級的虛銜又有了一個別稱——“宮保”。丁寶楨治蜀十年,為官剛正不阿,多有建樹,于光緒十一年死在任上。清廷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追贈“太子太保”。如上文所說,“太子太保”是“宮保”之一,于是他發明的菜由此得名“宮保雞丁”,也算是對這位丁大人的紀念了。

時過境遷,很多人已不知“宮保”為何物,就想當然地把“宮保雞丁”寫成了“宮爆雞丁”,雖一字之差,但卻改變了紀念丁寶楨的初衷。


這是今天做的,有沒有食欲?



主料:雞胸肉

配料:大蔥 ,花生米 ,黃瓜 胡蘿卜,花生米

調料:姜蒜片 花椒 辣椒豆瓣醬,鹽,雞粉,醋,糖,

做法;凍雞胸切丁沖水撈出控水,放入盆中,加入鹽,雞精味精,順一個方向上勁,然后加入雞蛋,順一個方向上勁,最后加入少許生粉,順一個方向攪勻備用。

2熱鍋涼油,將油溫升至2成熱時,放入雞丁滑散,滑白,滑熟,撈出控油備用

3配料切丁,滑油備用

4碗汁:糖醋調好之后在鍋中加熱后倒出備用

5熱鍋涼油,放入花椒出香,放入姜蒜片出香,放入辣椒翻炒加入豆瓣醬,然后加入主配料翻勻加糖醋汁,翻勻勾芡(水生粉)翻勻出鍋,裝盤

想吃的朋友,趕緊試試吧。 美食每天更新。感謝分享關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第一次做宮保雞丁,小試身手,做的不好,味道一般,家常味可以吃吃,在制作美食的道路上不斷學習前行。 宮保...
    多啦_C夢的異想世界閱讀 1,409評論 2 4
  • 從前,有座山,山下有條河,山上住著一個叫宮保的男孩,河邊住著一個叫雞丁的女孩。終于有一天,他們相遇在一塊亙古不變的...
    曉葉sherry閱讀 884評論 0 1
  • -01- 太傅何許人也? 清朝嘉慶年間,有這樣一位學子,23歲中舉人,33歲中進士,入職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步入仕途...
    白耳夜市閱讀 641評論 0 0
  • 如果打理曲譜,我不在行。如果料理文字,閱者或擅揣測我某處用意。 每時每刻,世界上,詞不表意的誤會——留有遺憾的結果...
    新南光律閱讀 301評論 0 1
  • 王子注定會和公主在一起。縱使愛上灰姑娘,也一定是因為灰姑娘骨子里就是公主,所以王子愛上的是實為公主的灰姑娘。
    若傾言閱讀 31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