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傅夢頡
原創首發于粥左羅的知識星球。
在敲下這些文字之前,我看了粥左羅的第一次征文活動總結,更加堅定了內心的想法:一個人如果在正能量的群體里,一定更容易變得更好。希望我也可以真的在每天都進步一點點,然后某瞬間一回頭,發現已經走了那么遠:)
以下是我的魯莽計劃:【持續逼自己做粥左羅分享的舉一反三。】第一期開始咯!
https://t.zsxq.com/bqBIEEQ
等量互推和等效互推——新媒體賬號體量不同,互推總顯得有一方吃虧,愿意玩的人就少。如果看轉化率呢?一方推了多少新粉,另一方也以這個目標互推,成果差不多,愿意玩的人就多。
即:不平等的資源交換不長久。
01 特別善待重要的人。比如今天重陽節,買花(不持家略浪費)買水果(長輩腸胃血糖等)不合適,那么買點襪子,體現一份暖心。父母開心了,做兒女的自然也開心。
02 耐得住工作的寂寞。不管如何定義“剝削勞動的剩余價值”,有一份安穩踏實的工作是值得感恩的。一點一滴不起眼,穩定的持續下去,也是貢獻(六神以前就寫過文說每個公司里安安心心刷杯子也是貢獻)。反過來,蒼蠅腿也是肉,聚沙成塔。我老家有做生意的風氣,都是一點一滴做起來的。就像我要買年貨,同樣是在電商買,我也可以找做批發的親戚買,雙贏。她是一位自強不息的全職媽媽,香港帶娃打疫苗時還在回微信安排發貨。
03化解人際關系的不平等:因為工作的便利,我會加高我許多級別的管理者微信。在資源交換上,我們是不平等的,不會有深入的交流。那么,我可以想辦法在工作上變得更加專業,比如梳理政策資源、條例法規資源,持續的更新在朋友圈,做一點一滴“有用”的事情。我有一位法務方向的同事,他跳槽許久,原來的老板還會電話請教他問題。這就是在專業的維度*nn來換取人際交往維度的*n,向上交流,對自己幫助是很大的——寫到這一句,突然想起我的大老板,當年就是因為做了一個很有用的論壇,獲得了許多學長前輩的持續指點,少走很多的彎路。
04寫了三條了,突然想自己繞什么圈子呢……我既然也做公眾號,趕緊利用這個法則,去找能夠得上的公號主做等效互推嘛!明天就寫幾個,去問問看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