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寶媽們的要求,我們將好睡寶嬰兒睡眠之前的睡眠訓練專題的千聊微課“法伯說:這才是正確的睡眠訓練”王老師的講義進行了整理總結(jié),歸納成冊,形成了《什么是睡眠訓練?》、《被妖魔化的睡眠訓練》、《不同派別的睡眠訓練方法》等幾個部分,在接下來的幾期,小編會陸續(xù)將文章推送給大家,純干貨,敬請持續(xù)關(guān)注~
今天就和大家聊下睡眠訓練是什么鬼?
如果我要問大家什么是睡眠訓練,我估計很多媽媽會和我說睡眠訓練不就是解決寶寶的睡眠問題,引導著讓寶寶好好睡覺么!我只能說,你說的確實沒錯,但卻沒有你想的這么簡單。下面進入正題:
1、什么是睡眠問題?
大家可能都對睡眠訓練并不陌生,都期望通過睡眠訓練的方式讓寶寶睡整覺。也似乎睡整夜覺,或者獨立入睡成了檢驗一個孩子睡眠的標準。如果沒孩子沒有睡整覺,不會獨立入睡,媽媽會很焦慮,會懷疑自己。
在對待睡眠問題的時候,我們第一次做媽媽確實很難保證淡定。偶爾一兩天的睡不安穩(wěn),半夜哭鬧我們都會設(shè)法去找原因——比如想寶寶是不是正在經(jīng)歷倒退期?是不是我白天出門沒給他打招呼所以安全感不夠?是不是我的奶不不夠了等等,搞的媽媽非常辛苦,無法放松。
一旦出現(xiàn)了狀況,首先掠過我們腦海的就是兩個字——解決!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我們真的要解決的睡眠問題?其實我們常說的睡眠問題,只能叫做行為性的睡眠問題,它和真正的病理性的睡眠障礙是有很大區(qū)別的。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很多媽媽生完孩子后都會有babyblues的時候,會有點焦慮不安、心情不好,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們就患有產(chǎn)后抑郁癥。所以,可以說睡眠問題是發(fā)生在身體健康的寶寶身上的睡眠行為問題。
不同學者對于睡眠問題的定義也不同,但是通常都會去限定睡眠問題的持續(xù)時間,夜醒的次數(shù)等。比如持續(xù)1個月,一晚上醒3次就可以稱作有睡眠問題。但有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如果寶寶半夜沒有叫醒父母,父母可能并未注意到他們的孩子晚上醒來的了幾次(合睡的情況除外)。因此,后來的研究里對于睡眠問題的定義還加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區(qū)分點,也就是只有嬰兒夜里醒來干擾到父母的睡眠時,才會被定義為睡眠問題。
2、什么是健康的睡眠?
那什么才是我們所追求的健康的睡眠呢?美國著名的兒科醫(yī)生Marc?Weissbluth在他的經(jīng)典著作《嬰幼兒睡眠圣經(jīng)》里面提出了5個標準:
夜晚和白天的睡眠時間
白天小覺的次數(shù)和時間長短
睡眠固化(是指沒有被打斷的睡眠,連續(xù)性的睡眠,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長覺。)
睡眠安排和睡眠時間
睡眠是否有規(guī)律
通過這5個標準對不同月齡的孩子進行研究和評估,都會得到不同的答案,在這人就不一一說了。所以呢,健康的睡眠并沒有絕對統(tǒng)一的評判標準。值得我們注意的一點是:父母的預期與孩子所在月齡的睡眠特點的不符,通常會帶來“睡眠問題”。比如說在寶寶2個月的時候,父母希望孩子可以10+小時的整覺這種預期,所以會覺得孩子現(xiàn)在2-3個小時一個吃睡循環(huán)是睡眠的問題。而正因為父母的擔憂,才會想要去嘗試?“睡眠訓練”,所以親愛的各位寶爸寶媽們,千萬不要太想當然哦~~~
3、什么是睡眠訓練?
1)睡眠訓練的概念
從父母干預的角度出發(fā),我們可以將睡眠訓練分為
狹義的睡眠訓練
廣義的睡眠訓練
廣義上的睡眠訓練是指:看護人主動地運用一些方法來調(diào)整孩子的睡眠習慣和行為。在這里或許用“睡眠引導”更為恰當,方法涉及到改善睡眠環(huán)境,規(guī)律日常作息,優(yōu)化安撫方式等等。
而我們常說的睡眠訓練,是狹義上的睡眠訓練,是指:通過看護人的行為干預來使得孩子掌握自主入睡的技能,從而改善睡眠問題的過程。
可以看出,睡眠訓練招惹非議來自于“訓練”這個詞,這個詞蘊含了兩層意味:
通過行為干預的方式來達到目的
暗含著父母比孩子具有更強的能力,可以主導整個過程,意味著父母處在權(quán)威地位
我本人也不喜歡睡眠訓練這個詞,在平時我會更多的運用“睡眠引導”“睡眠調(diào)整”“睡眠學習”來描述這個過程。但是鑒于睡眠訓練這個詞大家都更熟知,而且本身也經(jīng)常被誤讀,而科學地認識睡眠引導過程也是這次課的目的所在,所以在這次課里我就繼續(xù)沿用睡眠訓練的說法,希望大家可以理解。如果有對訓練這個詞敏感或者不舒服的話,請自己把自己勸一下,不是什么大事~~~。
2)睡眠訓練的理論基礎(chǔ)
狹義睡眠訓練的目的是通過訓練改善睡眠問題——這也就意味著狹義睡眠訓練是基于行為主義的假設(shè)而進行的。也就是說之所以進行睡眠訓練,是認為睡眠行為是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方法得以糾正的。因此如果并不持有這種認知的父母,會認為狹義的睡眠訓練只關(guān)注到了行為層面的問題,而忽略了孩子情感、情緒的特點和需求。
在解決睡眠問題時,不同取向的專業(yè)人士也會有不同風格的解決辦法,而父母也會有截然不同的選擇。所以不同教養(yǎng)理念的父母,可能會采取不同的態(tài)度來調(diào)整孩子的睡眠,或者有一些理念的父母,會認為睡眠根本不存在問題,不需要干預。
3)睡眠訓練的目的
所以,我們?yōu)槭裁匆M行睡眠訓練呢?剛我們所說的狹義的睡眠訓練的最直接的目的是——教會孩子如何自己入睡。
孩子的自我安撫能力是天然存在的,但是需要父母足夠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在恰當?shù)臅r機給予孩子空間來反復練習自己的這項天然技能。自我安撫入睡需要練習,用進廢退,如果長期干預孩子入睡,那么孩子便可能形成“我確實無法自己入睡,我不行,我必須依賴媽媽幫助我入睡”這樣沒有價值感的認知。
但是教會孩子如何自己入睡,并不代表可以解決所有的睡眠問題。學會自己入睡有幾個好處,一是會自己睡就會有很大的概率在夜醒的時候自己睡回去,而不打擾到父母的睡眠;第二是可以消除一些嚴重困擾父母的睡眠聯(lián)想,例如奶睡、抱睡等。但是自主入睡并不是一定要達成的,如果孩子并不是因為有某些嚴重的睡眠聯(lián)想而造成了睡眠問題,都不需要進行睡眠訓練來改善。
4)睡眠訓練的適用范圍
下面我們說說睡眠訓練的適用范圍。我們推崇的睡眠引導是希望可以以系統(tǒng)、全面、家庭為本的角度去分析產(chǎn)生睡眠問題的原因并加以調(diào)整。因此,睡眠訓練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拍腦門拍大腿決定的,必須是通過謹慎地分析而決定的。
睡眠訓練的前提有如下幾點:
a)所有的睡眠基礎(chǔ)都已到位
身體發(fā)育健康,沒有疾病困擾;
至少滿4個月;
作息規(guī)律,符合月齡;
具有固定、放松、積極的睡前儀式
睡眠環(huán)境友好,適合入睡;
親子關(guān)系是安全的,沒有父母缺席的情況;
父母有足夠時間進行高質(zhì)量陪伴;
家庭無重大變化
b)父母和孩子都做好了改變的準備
睡眠訓練是改變行為習慣的一個過程,就像我們減肥、戒煙一樣,并不是可以快速完成的,而且過程可能會比較艱辛,令父母和孩子感到不適應。如果沒有做好下定決心改變的準備,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實施睡眠訓練,無法保持一致性,會加大這種痛苦的感覺,會讓孩子迷惑,也會讓你失去繼續(xù)下去的勇氣和希望,孩子也可能哭的更多,表現(xiàn)的更抗拒。
c)入睡方式單一,有嚴重的某種或多個不良睡眠聯(lián)想
睡眠問題的表現(xiàn)形式很多,并不是所有的睡眠問題都可以通過睡眠訓練的方式來解決。睡眠訓練針對的是有某種或過個不良睡眠聯(lián)想引起的非健康的睡眠習慣。倘若是因為情緒問題、發(fā)展階段問題(例如分離焦慮),那么通過睡眠訓練是無法達到效果的。
關(guān)于“睡眠訓練是什么鬼?”的內(nèi)容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了,明天同一時間我們將和大家分享:嬰兒睡眠訓練大解析——鬼一樣的睡眠訓練(被妖魔化的睡眠訓練),敬請大家持續(xù)關(guān)注哦。
-END-
本文為好睡寶嬰兒睡眠原創(chuàng),任何商業(yè)機構(gòu)、媒體(含自媒體)、網(wǎng)絡等平臺在轉(zhuǎn)發(fā)時請聯(lián)系我們沒有取得授權(quán)而刊登的任何媒體,我們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