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回不去了。”方茴這樣對故事里的我說。
此時的我站在七層教學樓長長的走廊靠近窗邊的一頭,早上看天氣預報顯示北京是霾轉小雪,外面的世界繼而也很附和的混濁不清,說不出籠罩我的是霧氣,還是被許多看不見的塵埃所環繞。我對著冰涼的窗戶輕哈了一口熱氣,緊接著玻璃外的景色便徹底白茫茫一片了。
于是趁著那層水氣尚未完全消散,我用僵硬甚至發紫的手指歪歪斜斜的寫下幾個字:
告別青春。
告別?總覺得這是個看上去很矯情的字眼,或許是被使用的次數太多的緣故吧, 不免多少凸顯出落入俗套的嫌疑,而人們呢,依舊每天樂此不疲的在告別的路上愈走愈遠,就好像我們在說出這兩個字的瞬間,真的能夠做到“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般的坦蕩瀟灑一樣。
可事實上呢?
每當午夜來臨,黑色的幔帳襲滿全身,真的能做到在空蕩冷清的屋子里告別寂寥的靈魂么?還是繼續按捺不住的搜尋過去的影子?
我們似乎一直在急于告別一種暗藏憂傷的生活 ,亦或是早已凋零的記憶碎片,卻忽略了,順其自然的節奏也許才最和諧。就好比一道美味的佳肴,柴米油鹽固不可少,文火慢燉才是主調。
細想之下會發現,其實這個世界上的許多事情都像是一個死循環,包括心情。如果不試圖從眼下的圈子跳出去,只一味的急于前進,打算橫掃過某一段陰霾,最終還是會回到原點。
所以,對于青春,對于那些無數個跳躍在舊時光里的我的影子,我想告訴它們,我不會拋下任何一段載滿青澀過往的回憶,哪怕它布滿傷痛的劃痕,我也會悉心珍藏,深埋進心底,這樣走出的步伐才會穩妥而扎實。于我而言,沒有過往的人就如同沒有魂魄的軀殼,空蕩孤獨的穿梭在這個紛雜的世界,光想想就會覺得可怕至極。
過去的路不可改變,可未來還是有無數種可能等待開發呢,總不能等到未來的某一天追憶起現在的經歷再懊悔不已吧。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沿著黑暗一直走下去,就是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