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是無能的最好借口
在決定投身自媒體行業之前,其實我也是迷茫過的。
我從畢業后就一直待在廣告業,看著身邊的同事走了好幾茬,自己的靈感與身體在不斷被甲方扭曲和無盡熬夜加班的循環中開始枯竭。等到某次我因連續一周加班導致發燒后,覺得已經無法繼續待在這個高強度行業的我頓時生出一股離開的強烈念頭。但到真打開了招聘網站,看著網站五花八門的求職欄目,我對未來的職業發展卻開始迷茫了。
這不是我第一次的迷茫,應該說從小到大我已經經歷了很多次迷茫所帶來的無力感。年輕時的迷茫,如同置身于黎明的晨霧中,太陽升起后這霧自然就散了,所以也并不感到恐懼;可隨著年歲和經歷的增長,現在的迷茫卻仿佛是濃烈嗆人的煙霧,假如沒有找到出口就只能葬身火海了,于是覺得這份迷茫恐怖至極。這份恐懼一直籠罩著我,讓我越是掙扎越是被恐懼的網束縛得更緊。
迷茫了,恐懼了,被困住了,然后呢?
“我也想改變啊,我好迷茫無助,我好惆悵無奈,我也不想這樣的,我想做的更好但就是找不到方向。”我打賭,十個陷入迷茫的人,有九個想過或說過這樣的話。可說完了,還是該迷茫的還在迷茫,對困難本身沒有任何幫助。
我曾經想過為什么我會迷茫,并為此糾結了不少的日子,某一天卻驀然驚了一身冷汗,并用一巴掌抽醒了自己——為什么會迷茫?說到底就是無能罷了。
無能的可怕,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上。無能是一個“母親”,生下了無知、軟弱、暴力、失敗、失控、猶豫等“孩子”。被“孩子”情緒左右的人,眼睛有著散不去的不自信。他們的臉上掛著的傻笑是無聊的,發出的聲音是虛浮的,說出的話語是毫無說服力的,連本該值得稱贊的溫柔也像是裝出來的。
相較之下,迷茫這個詞,真是個掩飾無能的好東西呀。近幾年流行的那句是“誰的青春不迷茫”,說穿了,就是因為現在的自己什么都沒有,所以不知道未來的自己要什么。
我相信很多和我差不多年紀的人,多多少少會在關乎職業、交際、家庭、人生等方面有著諸多迷茫。可在每一個迷茫的路口,我之所以可以撥開迷茫制造出的煙霧踏出下一步,靠的絕對不是老天突發善心驅散迷霧,而是憑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踏出一條路。
畢竟,世界上沒有什么救世主,又或者唯有自己才是救世主——迷茫如此,無能亦然。
戰勝迷茫的你,真美
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會遇到迷茫,可不同的是,有些人戰勝了迷茫,更多人依舊是陷入迷茫的漩渦中患得患失。他們想做又不想做,做了又害怕失敗,一晃幾年過去了,迷茫沒有少了半分。
其實戰勝迷茫的人,說到底只是比平常人減少了迷茫的時間而已。他們確定了自己的目的,然后一往無前地去付出,去努力,去實現。
“你過去的種種經歷,就像人生中的一顆顆珍珠,當你在未來某一天的時候找到了那根線,你就會把它們全部串聯起來,變成美麗的項鏈”。“蘋果之父”斯蒂芬·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所說的這段話,和他前期的坎坷經歷有著密切的關系——畢竟他不迷茫就不會輟學,不迷茫就不會去印度。可在別人始終沉浸迷茫時他就憑借自己戰勝了迷茫后,專注自己的事業。喬布斯的一生創造了103項蘋果專利產品,憑借強大的能力引領蘋果成為了一個互聯網神話。
講真,人要擺脫迷茫,能做的只是讓自己強大起來,強大到那條光明道路自動出現在眼前。這是唯一的方法,無論你是誰,都沒有第二條路能走。
好比我的“男神”馬云,這幾年的他可謂出盡風頭,全國人民都在以馬云為領袖榜樣和學習對象,人人都夢想自己是下一個馬云。可以說“馬云現象”是經過了百年時代變動的國人對未來迷茫的反映。
所有人都從成功學出發而崇拜馬云,可我之所以對馬云心生敬意,更多的是背負幾萬員工生計的他在面臨每一次迷茫時所作出的決斷。“你只能走下去,迷茫的時候,咬著牙,堅信自己走的方向”。馬云說出的這句話,一如他面對諸多迷茫時,他的選擇不是沉淪和退縮,而是戰勝與克服。于是馬云成為了你嘴中的馬云,而你卻成為最平凡的你。
這個世界會給陷入迷茫的人困厄,會給戰勝迷茫的人回報,很公平,不是么?
世上本無迷茫,只要夠自強
人生總會充滿了這樣那樣的迷茫,可如何戰勝迷茫呢?
在迷茫時,不妨先問問自己——現在想要什么?想要的可不可以實現?為了實現想要的應該怎么做?在做的過程中有什么資源可利用?
1|先定一個可量化又可企及的小目標。比如說通過CPA,月度業績前三,甚至是看完一本工具書。有了明晰目標的指導,人便是有了努力的方向,心態也會發生積極的變化。
2|可要是當時的你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么,但知道自己不想不想學習也不想工作。其實健身也好,旅游也罷,將自己的愛好做到可見成績的程度也不錯。
3|定下目標后,就需要強制自己為目標而努力。別覺得自己努力的樣子是異類,比起你做的事會讓別人不舒服不滿意,淪為平庸的大多數更可怕。
4|當我為迷茫而焦慮的時候,沒有什么耐心的我通常會背《唐詩三百首》。里面畢竟有許多從小學到大的東西,背這個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背著背著焦慮的心情也會平靜不少。
5|最重要的是,我覺得迷茫是越想越瞻前顧后。所以當出現猶豫的時刻,強迫自己最多就想五分鐘,痛快做決定吧!當我學會冷靜地說“不”時,我的迷茫時刻就降低了不少。
“只要逃走過一次,這一生都必須一直逃跑。”日劇《派遣員的品格》的主角春子,在對待工作的態度是頗為讓我實在很是佩服——無論是多么辛苦的派遣工作,春子一次都沒有打破過約定,所以她才能在普遍1000日元時薪的派遣行業中拿到高達3000日元的時薪。
正如春子所認為的那樣,逃避迷茫是會成癮的,有了一次逃避,就會有以后的無數次逃避。因為人生極為殘酷,你我必須一直地和無能作搏斗,才能捍衛自己作主人生,不被迷茫所左右。
于是,不想人生經歷上刻滿了“迷茫”二字的人啊,就是現在,立馬放下“迷茫”的借口,自己動手驅散阻擋未來道路的煙霧吧!
你的人生中經歷的最大迷茫是什么
樹洞一下,起碼可以沒這么難受呢
文字由極物原創,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