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晚了,七點四十才起床,比平時晚了近一個小時。
上周一,騎行去上班,快到公司時,車胎爆了,于是推著車走完了剩余的路,我竟然沒覺尷尬。
何來尷尬?
在以前,我真會!我會覺得有無數眼睛在明處或暗處關注著我,關注著我也就罷了,他們還會嘴一裂嗤笑一聲,暗道,呵,這傻叉,車爆胎了,哈哈哈~
現在想想,不過是自大而已,還真以為自己是什么人,無論在哪都能成為關注點。又想,也不過是自卑而已,不敢去正視自己正在做的什么,畏畏縮縮,心若不定,亂象叢生。
我把山地車停在了地下車庫,打算改天開車拉回去,正好計劃是今天。
起晚了,估計得堵車吧,腦子疼。
不料,沒太堵,想來是限號的功勞。我估計園區不會有多少車位了,果然,正門樹了個牌子,寫著:車位已滿。
我想,側門能不能進去?
成功進入。
這園區,我開車進去過兩次,第一次是上周末從正門進去,領了張停車卡,而這次與上次不同,我從側門進去,沒領卡,心中不覺一喜,哈,竟然進來了~
結果悲劇了,找不到地下車庫入口,那停上面唄,轉了兩圈沒車位,都準備打退堂鼓了,趁保安沒在,把車塞在了花園里,盡管那里樹了“禁止停車”的牌子。
停好車,我心里計算了下,從我進園區到停好車,怎么也有二十分鐘了,遲到了。
遲到就遲到,我可是個敢于偶爾破壞規則的人,遲到就遲到,無妨。
我早就知道,我的性格里有紅色的成分,有對規則躍躍欲試的挑戰感。我不喜歡做一個綠色性格的人,綠色性格的人很平和,有從眾心理,不敢去沖破枷鎖,視規則為獄籠,不能去逾越。
買了個花干雞蛋夾饃,就去上樓,靠,電梯口排了老長的隊伍。
我很久都沒有排過隊了,每次總是一個人一臺電梯,總是最先打開辦公室的人,總是第一個打卡的人,總是第一個用衛生間的人,總是打開飲水機電源開關的人,總是第一個喝它里面第一口水的人。
我寫這些,不是想證明我的勤奮。好吧,有那么一點點。但其實,比起此番身體的勤奮,我更喜歡思維的勤奮。
身體的勤奮,太簡單了,不就是早上六點多鐘起床么,四點起床我也能,那天八點前要提交一篇稿子,我四點半就爬起了床,洗漱完畢,開車直奔公司(準備在公司做,完了直接上班),五點半抵達公司樓下,我看到了賣早餐的小販在搭帳篷、生火、和面,我直感嘆,原來這個園區的清晨是這樣的呀!
而思維的勤奮呢?
比如我們做一件任務,不用多次返工,基本上一兩次就能搞定。這需要的是在做一件任務之前我們精心的思考、謀劃以及做時的認真落實等等。
再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我們經常發現有很多同學很刻苦,但是學習成績總是平平,這就是思維上不夠勤奮造成的。
再比如,我們總是在很努力的工作,可能努力了一輩子,但仍沒多少錢,這也是思維上不夠勤奮造成的。
說了這么多,不是說身體上的勤奮不值得被擁護,它也很有用,比如我今天如果早起,我就不用堵車,就不用轉轉悠悠“一位難求”,我就不用排隊,我至少節省了半個小時,這半個小時能做多少東西呢?可能一天節省的這半個小時做不了些什么東西,但一個月節省的半個小時呢?
只是表達的是,相比于身體上的勤奮,我更有欲望去追求思維上的勤奮,而這種勤奮,我也一直一直一直在研究,在摸索、在請教。
嗯,就是這個意思:依托身體的勤奮,達到思維的勤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