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如果你愛一個人,要真實妥當(dāng)?shù)匕褠郾磉_(dá)出來,給別人知道,讓別人看到你的愛。不要深沉內(nèi)斂,粗暴無理。對孩子如此,對愛人如此,對待友情以及各種事都類似。
我牽著桐姑娘上公交車,一位奶奶級別的婦人推搡著一個男孩上車。男孩約六歲,哭啼啼一副不情愿。再細(xì)一看,鼻子下嘴周圍都是鮮血。
上了車,老婦人開始數(shù)落:要死怎么不好好死啊,這樣子害人干嘛?買買買,家里那么多玩具了,還要買什么?買那么多干嘛啊。你那車子什么的一堆,幾千塊還嫌不夠啊?
孩子還在一抽一抽地哭,血看著還是挺瘆人。老婦人繼續(xù)一遍惡罵,一遍拿出紙使勁地在孩子鼻子上擰。罵一下,擰一下,感覺一邊擦鼻血,一邊發(fā)泄。罵得無非還是剛才那幾句:要死怎么不好好死,你想害死我啊。
駕駛員忍不住回頭看,旁邊的大爺說,“跟孩子好好說。孩子啊,要聽話。”
“非要超市里那個17塊的玩具,家里那么多玩具,玩玩就扔了。我剛買好東西,他立刻跑出去了,跟人撞了。這不是找死嗎?”
孩子如果真被撞了,本來就夠怕的,不是應(yīng)該好好安慰孩子?只能說,老婦人嚇得比孩子厲害吧。
“那你聽話嗎?還買不買啦?”老婦人問完,又拿只使勁擰了一下男孩鼻子,又用手指點點他頭。然后,把染紅的紙扔給孩子。孩子木木的,不說話,沒有一點低頭的意思。
坐在后邊的一位老奶奶從晃晃蕩蕩的車廂里走到前排,細(xì)問究竟。雖然旁人都沒說話,但估計沒有人不聽著。
老婦人估計有壓力了,怕大家以為惡奶奶打?qū)O子,順口說了句:回家告訴你媽媽,看她不打你。其實,這只能變相說明是狼外婆唄。
媽媽真的舍得打嗎?孩子都這樣了。
“平時都是她媽打的,我女兒可不慣著他。”外婆轉(zhuǎn)向男孩,“都是你爸爸,給你瞎買,那幾千幾千的玩具,買了還買……”
原來是媽媽平時打得狠,外婆才肆無忌憚。如果媽媽捧在手心里,外婆只有更疼。我說的當(dāng)然不是溺愛,你一定懂的,教訓(xùn)孩子是一回事,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旁人還是能看出來了。
抖出女兒打孩子的事實,外婆還是要面子的,又不經(jīng)意說出,你看對面,馬上你媽媽就下班了,回家看他怎么收拾你。
旁邊大爺問,他媽在附近上班啊?外婆點點頭,”恩,就在對面幼兒園。“
”哦,他媽是幼兒園老師啊。“大爺問,估計全車人都在心里問吧。
外婆不置可否,沒有回答。
那個男孩,一直靜靜地聽著外婆跟別人對話,一副不低頭不服輸?shù)淖藨B(tài)。讓人看著心疼。
剛剛走到前頭的老太太,下車前,在包里摸摸索索摸了半天,掏出幾塊錢給外婆,”給孩子買點玩具吧。“
外婆趕緊說,”哎呀,不能,不是沒錢,是他瞎買。。。“
有一種打臉,擲地有聲。
如果父母真的愛孩子,讓別人看到,最起碼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看到。讓他們知道,你雖然會教育孩子,但不會隨意打孩子。
如果你哪天粗暴地打了孩子,父母看著,說不定也跟著學(xué)會了。你看他自己媽媽都這么打他,我們當(dāng)然也要”嚴(yán)格“管教。而且打人會上癮,會麻木,會用一萬個理由說服自己是正當(dāng)?shù)模@是最可怕的。
(當(dāng)然有一種可能是,媽媽打人本來就是從小跟自己媽媽學(xué)會的。如果是這樣,就更不能把這種惡繼續(xù)帶給孩子了。)
說句不好聽的,打狗看主人,即使有時老人手癢,想想孩子的爸爸媽媽那么疼,也不敢過分。
有人會覺得老人們對孩子溺愛還來不及呢,怎么會打呢,你嚴(yán)重了。我真的看過很多老人惡狠狠地打孩子。
其實生活里很多事都是一樣的。比如,在旁人面前對愛人的態(tài)度。
朋友MISS 李,說起自己先生,總是笑嘻嘻的,哪哪都好,菜燒得好,對孩子教育得好,父母關(guān)系處理得好,對老婆體貼,就是打打小牌也是小賭怡情。從沒見她跟人說過先生這缺點那缺點。
其實,她先生我們也都認(rèn)識,不至于好到?jīng)]缺點。誰都有缺點,但MISS 李始終不放大這些缺點而已,她給人看到的是對先生慢慢的欣賞和愛。
面對這這樣一個給先生打高分的女人,我們說起她先生當(dāng)然也是得豎大拇指的,悄悄地說,他也值這個大拇指。
但是,如果MISS 李隔三差五地埋怨先生,掙得太少,也不換換更有錢的工作,人家創(chuàng)業(yè)他也不創(chuàng)業(yè)。有點閑工夫還喜歡打牌……
閨蜜們可能偶爾也附和,也是哦,現(xiàn)在壓力都這么大,不能光你一個著 急上火的,得督促他進(jìn)步。
然后,MISS 李聽到閨蜜們的話會高興嗎?怎么就我老公不行嗎?你們的都那么優(yōu)秀?
有時,不是老公不優(yōu)秀,而是你自己說出來的。別人怎么會有你了解他呢,他的形象多數(shù)還不是你塑造的。
你要愛他,一定要讓別人看到。那樣,真的會有一個良性循環(huán)。不信,你試試。
如果恨一個人,默默地吧(嘿嘿)。。。
PS:友情提醒,據(jù)說經(jīng)常被打的孩子會有的性格特點:說謊、懦弱、孤獨、固執(zhí)、粗暴、怪僻、焦慮不安,總之,離父母的要求反而更遠(yuǎn)。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