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們為什么要讀《曾國藩傳》?
1、了解曾國藩是如何從差生,逆襲成圣人的勵志人生
都說曾國藩是笨小孩、成績不好的差生,那他到底有多笨、成績有多差呢?
先說笨,曾國藩的笨,可以說是笨到驚天地、泣鬼神。
有一天晚上,曾國藩挑燈夜背《岳陽樓記》。
有一個小偷溜進曾國藩家,藏在房梁上,想著等曾國藩背完書,睡了就好下手,哪曉得這篇文章,曾國藩是反反復復背到后半夜,還是磕磕絆絆。小偷腿都麻了,實在受不了曾國藩背那么久,都背不下來。于是,小偷跳下橫梁,給曾國藩背了一遍岳陽樓記,然后拍拍屁股走人,臨走前給了曾國藩一個白眼,那意思是:小伙子啊,就你這智商,干啥啥不行,讀書倒數第一名啊。
小偷真的說中了,曾國藩和他的父親曾麟書,一起考了6次秀才,次次都落榜。
在古代,科舉考試分為三個等級,最低級別是秀才,再往上是舉人,最高級別是進士。
曾國藩第6次考秀才的時候,他的父親曾麟書中了秀才,而曾國藩成為了倒數前幾名。
但是,正是這樣一個差生,后來卻逆襲成了圣人。
對于這樣的勵志人生,你肯定很想知道發生了什么吧。
2、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曾國藩是最好的教材
中國的傳統文化,不過“儒釋道”。
而曾國藩作為“儒釋道”的大集成者,他就是我們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好教材。
為什么這樣說呢?
從儒家來說,曾國藩作為儒家最高境界“圣人”的代言人,他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
從道家來說,曾國藩做到了道家的“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從佛家來說,曾國藩做到了佛家的“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有人說,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要讀四書五經、《道德經》、《六祖壇經》這些經書。
這些經書,偏向理論層面,那誰是這些理論的最佳實踐者呢?
曾國藩!!!
所以說,讀經百遍,不如讀懂曾國藩!
3、了解曾國藩的故事,讀張宏杰老師的《曾國藩傳》就夠了
市面上,關于曾國藩的書太多了,而我們時間精力有限。
如果你想快速、又全面地了解曾國藩,讀張宏杰老師的《曾國藩傳》就夠了。
為什么這樣說呢?
張宏杰老師,是研究曾國藩方面的專家,研究曾國藩的時間超過20年,是目前國內研究曾國藩的第一人。
他寫的《曾國藩傳》,是市面上那么多寫曾國藩的書里最全面的,沒有之一。
二、什么人適合讀《曾國藩傳》?
1、處于人生逆境、想要上演人生逆襲好戲的人
2、現在過得還不錯、但想變得更優秀的人
3、想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如何實踐落地的人
三、《曾國藩傳》的什么內容和我們相關?
1、遭遇人生瓶頸,學習曾國藩如何突破卡點
曾國藩一生遭遇挫敗無數,可以說是屢敗屢戰。
不過,在那么多挫敗中,他認為最大的挫敗是:在秀才考試中,寫的文章被考官怒批狗屁不通。
這個就好比你用盡洪荒之力,挑燈夜戰,辛辛苦苦做出來的、自認為已經很完美的工作報告,卻被領導怒批寫的啥玩意、簡直是狗屁不通。
碰上這種情況,你會是什么反應呢?懷疑人生?一蹶不振?
碰上這種情況,曾國藩的反應是:深刻反思,找出癥結,對癥下藥。
深刻反思后,曾國藩發現自己文章的問題是:死記硬背,堆砌辭藻,沒有邏輯。
癥結找到了,怎么對癥下藥呢?
曾國藩的方法是:模仿最佳實踐。
他找來考官認可的范文,去拆解為什么別人能拿高分。
通過拆解,曾國藩發現:優秀范文都遵循一定的規律,比如立意高,文筆好,邏輯妙等等。
找到這些共性規律后,曾國藩就沿著這些方向刻意練習。
經過三年的刻意練習,曾國藩參加下一次的秀才考試時,是信心滿滿走進考場。
結果也正如他所料,一舉高中。
曾國藩的這個案例,太有啟發意義了。
當我們遭遇人生瓶頸時刻、不知道怎么辦時,可以學曾國藩通過模仿最佳實踐、突破卡點。
像上面提到的,你寫的工作報告,如果被領導怒批狗屁不通,你就可以去看看同事中誰寫得最好、或者上網找到那些寫得很好的工作報告范本。
我有個朋友之前寫的工作報告,就被他的領導批評說邏輯很亂。
我建議他去看邏輯教材的最佳范本《金字塔原理》,后來他就按照書里的方法去寫。
寫出來的報告果然就不一樣,領導夸他進步大,有前途。
所以說,模仿最佳實踐,卡點消失不見!
2、領導不信任你,學習曾國藩如何與王共舞
你遇到過領導不信任你的情況嗎?這里的領導,可能是你們單位的,也有可能是你們家里的哈。
曾國藩就遇到了2個不信任他的領導:咸豐皇帝和慈禧太后。
咸豐皇帝在位的時候,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太平軍把大清綠營兵,打得是滿地找牙。
當時,曾國藩的母親剛去世不久,他正在湖南老家守孝。
咸豐皇帝可不管你這個,十萬火急下旨,要曾國藩在湖南組建一支新軍,狙擊太平軍。
曾國藩于是組建起了后來赫赫有名的湘軍,把太平軍打得是落花流水。
太平軍還沒徹底搞定,咸豐皇帝就開始疑神疑鬼:他一方面需要曾國藩帶領湘軍,去攻克已被太平軍占領的武昌,一方面又擔心曾國藩會帶湘軍搶自己的皇位。
曾國藩當時急需湖北巡撫這個頭銜,來調動當地官員籌備作戰物資。可咸豐皇帝偏不授予,反而用起了”離間計“,安排曾國藩的死黨胡林翼當湖北巡撫,好讓他倆反目成仇。
幸好曾國藩一眼看出咸豐的意圖,才沒讓咸豐皇帝得逞。
到了后面,咸豐皇帝又腦子一熱,居然下旨,讓身處安慶的曾國藩,放棄安慶、改去攻打南京。
曾國藩堅決拒絕了,因為他太知道安慶的重要性了。
只要拿下安慶,大清的軍隊,就可以借助地理優勢,沿著長江上游往下走,一路攻下南京。
為此,曾國藩沒少寫奏折,給咸豐說明安慶的重要性。
看到曾國藩這么堅持,咸豐妥協了。
后來的結局,正如曾國藩所料,安慶大敗太平軍后,大清的軍隊,沿著長江上游往下走,一路攻下南京。
曾國藩認為該堅持的,就堅決堅持;該放棄的,就堅決放棄。
攻下南京后,曾國藩的喜報還沒傳到京城,他倒是先收到了咸豐駕崩的噩耗。
咸豐駕崩后,慈禧太后開始垂簾聽政,她也是不信任曾國藩。
剛好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當時有些經濟問題,慈禧太后想借此拿曾國藩兩兄弟開刀。
曾國藩心如明鏡,其實慈禧跟咸豐一樣,最擔心的是湘軍的強大。
為此,曾國藩在攻下南京不到一個月內,就把湘軍裁掉了。
慈禧看曾國藩這么會做,不但不追究他弟弟曾國荃的經濟問題了,反而更信任曾國藩、對他更加委以重任了。
該堅持的,就堅決堅持;該放棄的,就堅決放棄。
這就是曾國藩與王共舞的策略。
先搞懂領導為什么不信任你,癥結找到了,問題就不難解決了。
3、面對燙手山芋,學習曾國藩如何逆流而上
你在工作中,有遇到“燙手山芋”嗎?比如,超難搞的客戶,超難搞的同事,超難搞的任務等等。
碰到這些“燙手山芋”,你是不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啊?
如果你真是這么想的,不妨學一下曾國藩,看看他是如何應對“燙手山芋”的。
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期間,爆發了天津教案。
導火索是:法國人在天津收養的嬰兒中,有三四十個因為傳染病死了。天津民眾發現這些嬰兒的尸體時,他們的眼睛和心都被挖走了,于是便判定是法國人挖去當藥引了。
隨后,天津又發生了拐賣兒童事件。
當時的天津知府張光藻,在抓到人販子后,居然出了公示說:人販子是受人囑托,散布四方,迷拐幼孩,取腦、剜眼、剖心,以作配藥之用。
其實根本沒有證據證明人販子是受人囑托,把拐賣小孩的器官用來配藥。
但是,這張公示讓天津民眾誤認為,人販子是受外國人所托。
于是,義憤填膺、怒不可遏的天津民眾,沖向外國人的教堂、大使館,一共打死了20個外國人,國人也是死傷慘重。
這樣一來,事情就鬧大了。
在北京的八國聯軍很生氣,后果很嚴重,他們鳴炮示威,分分鐘又要發動新一輪鴉片戰爭的架勢。
面對這個“燙手山芋”,大清沒人敢接。
當時,曾國藩年事已高,得了高血壓,正在休病假。
慈禧太后,有心讓曾國藩來處理。
不過,曾國藩是完全可以拒絕的,一方面他確實有病在身,一方面慈禧也沒說死非得他處理。
周圍的人,都勸曾國藩拒絕。因為這個事如果處理不好,會讓曾國藩身敗名裂,一世英名毀于一旦。
曾國藩也深知如果處理不好,自己是三頭都不討好:民眾會認為曾國藩庇護外國人,會痛罵他是賣國賊、賣國求榮;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朝廷官員,會大發牢騷、痛罵他辦事不力、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八國聯軍會指著他的鼻子大罵,會拍桌、翻桌子,甚至會再次發動大炮、攻打大清!
如果你是曾國藩,你會接這個燙手山芋嗎?
99.99%的人,是不會接的。
曾國藩不是這99.99%,而是那0.01%(萬分之一)。
他為什么會接呢?
因為他的目標是做圣人啊。
什么是圣人?
圣人不就是在國家最需要你的時候挺身而出、“雖千萬人,吾往矣”嗎?
這個時候的曾國藩,年事已高、已經是風燭殘年,又得了高血壓、經常頭暈目眩,但他還是拖著一身病體,趕到了天津,實事求是地求證。
事實證明,外國人確實沒有挖孩子的眼睛、心和腦,來做藥引。不過,曾國藩也提醒外國人要注意宣教的方式,以免再次引發誤會。
這么燙手的“山芋”,曾國藩勇敢接過來,并讓它降溫了。
曾國藩因為想清楚了為什么要接這個活,所以縱使再難、他也落子無悔!
這是在告訴我們:
不要出發了太久,就忘了你為了什么而出發!
四、如何把《曾國藩傳》的內容,運用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呢?
1、定目標:沒有目標的人生,不值一過!
曾國藩為什么能中年逆襲?
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他三十而立的時候,定下了當“圣人”這個大目標。
那曾國藩是怎么定下這個大目標的呢?
方法也很簡單:模仿最佳實踐。
曾國藩模仿的最佳實踐是:王陽明。
王陽明12歲的時候,問私塾老師什么是天下第一等大事?
私塾老師說,當然是讀書做官啦。
萬萬沒想到,王陽明語出驚人,說天下第一等大事,是做圣賢!
曾國藩讀到王陽明這個故事時,心里突然閃過電光火石,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脈,他頓悟了:
于是決定像王陽明一樣,把人生目標定為“做圣人”。
自從定下了這個目標,曾國藩就不再偷懶、不再過得渾渾噩噩了,而是往圣人“立德、立言、立功”的方向努力,一步步完成了逆襲。
訂立人生目標時,模仿最佳實踐,太適合我們普通人啦.
如果你覺得模仿名人難,那你就模仿你身邊的人。總之你最想成為誰,就模仿誰。
當然模仿也不是亂來的,模仿的也是有套路的,這個套路就是:遵照管理大師德魯克的“SMART”法則。
“SMART”法則,由五個英文單詞的首寫字母組成,分別是:
(1)S=Specific 足夠具體
(2)M=Measurable 可量化的
(3)A=Attainable 可實現的
(4)R=Relevant 強相關的
(5)T=Time-bound 有時限的
你看啊,曾國藩模仿王陽明,就是符合這個“SMART”法則的。
(1)足夠具體:曾國藩學王陽明做圣人,做圣人這個夠具體了吧
(2)可量化的:古代衡量你是不是圣人,有三個標準,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這三個標準,是可以量化的
(3)可實現的:孔子、王陽明,都是圣人,這是可實現的
(4)強相關的:做圣人,跟曾國藩的工作是強相關的
曾國藩的工作是什么?
他是當官的。
如果沒有立下做圣人這個目標,面對官場上各種各樣的誘惑,曾國藩是很難把持住自己、堅守一直當清官的。
如果沒有立下做圣人這個目標,估計曾國藩就會跟其他大清官員一樣貪污腐敗了。
(5)有時限性的:曾國藩立志做一輩子的圣人。
這個“SMART”法則,既可以用來制定一輩子的人生目標,也可以用來制定你某一階段的目標,甚至用來制定你一天的目標,都是可以的。
都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人生大事更是如此。
曾國藩沒有立下做圣人這個人生目標之前,他的日子過得渾渾噩噩的。
立下做圣人這個人生目標之后,曾國藩完全換了一個人似的。
可見,人這一輩子,人生目標不可缺少啊。
這就跟我們準備出去玩,總得有個目的地吧。有了目的地,我們再想怎么去到達這個目的地。
人生不也是一樣嗎?有了我們這輩子想要到達的目的地,我們就可以以終為始,去思考怎么做才能夠去到這個目的地。
我現在的人生目標,就是自創很多實戰的思維模型工具,去幫助大家解決問題。為此,我要不停地去學習,去看很多的書,去實戰很多事情,我才能夠總結出更多實戰的思維模型工具。
比如,我上一篇的文章,就自創了一個治愈精神內耗的思維模型:”紅樓夢“。很多小伙伴讀了之后都覺得對他們很有幫助,還有全國Top10高校的高材生,因為這篇文章加了我好友。
今天,我又開發了”陽明心學修行模型“。大家可以先關注我,我之后更新文章會分享這個模型哈。
有了人生目標,圍繞人生目標去干活,你會覺得特別有意思,也特別有成就感。
相信你也會驚嘆:有目標的人生,才值一過!
反之,沒有目標的人生,不值一過!
2、寫日記:未經反思的人生,不值一過!
曾國藩能夠實現中年逆襲,第二個原因就是:堅持寫反思日記。
有一次他和朋友鄭小姍,大吵一架。
回到家之后呢,曾國藩就開始寫反思日記,他反思到:雖然說這個事情兩個人都有錯,但是從圣人的角度來說,是先從自身找原因,自己先道歉,邁出和朋友和解的第一步。
于是曾國藩馬上去找鄭小姍,跟他道歉。
鄭小珊知道自己也有錯,看到曾國藩第一時間來道歉,自己也覺得很不好意思,于是兩個人就冰釋前嫌了。
所以,你看寫反思日記,就是這么好,能讓你迅速改正做得不好的地方。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說,我也想寫反思日記啊,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寫呀。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個工具叫做“3F”,很適合用來寫反思日記。
3F是由三個F開頭的英文單詞的首寫字母組成,分別是:
(1)事實(Fact):事實是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
(2)感受(Feel):我對此的感受是什么?
(3)專注(Focus):我如何專注在這一點去改進?
以上面曾國藩的這個例子來分析:
(1)事實:曾國藩和他的朋友鄭小珊吵架
(2)感受:曾國藩吵完架之后是什么感受啊?
他回到家之后覺得非常的懊惱、不開心。
懊惱、不開心,是他的感受。
(3)專注:曾國藩認為他要專注在哪個點,去改進這個事情呢?
曾國藩按照圣人的標準,馬上主動去找朋友道歉。
所以你看啊,按照這個模板去寫反思日記,你會覺得寫反思日記,沒那么難了。
蘇格拉底說,未經反思的人生,不值一過!
確實如此,因為沒有反思,你就不會進步。
不會進步的人生,又有什么意義呢?這樣的人生難道值得一過嗎?
3、修功課:不修功課的人生,不值一過!
曾國藩實現中年逆襲,第三個原因就是:每天修功課,為此他給自己定了12項每天必修的功課:包括養生、閱讀、寫作等等。
正是因為有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刻意練習,曾國藩才一步步地成為了圣人。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每天修12項功課,可能太多了。
我覺得修功課的原則是:你缺什么,你就修什么來補。
不過,我覺得有兩個是我們每天必修的。
一個是剛才上面提到的寫反思日記,另外一個就是寫豐盛日記。
什么是豐盛日記呢?
就是今天你覺得做得不錯、或者特別好的事情,或者做了讓你覺得開心的事情。
這是能大大增加我們幸福感的。
寫豐盛日志,你也可以參照上面的3F模板:
(1)事實(Fact):事實是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
(2)感受(Feel):我對此的感受是什么?
(3)專注(Focus):我如何專注在這一點去做得更好?
舉個例子:
(1)事實:我今天寫了一篇文章
(2)感受:寫完后發出來,收到大家的反饋,說我寫的內容特別落地,我覺得特別開心
(3)專注:那我以后就專注寫更落地的內容
都說我們這一輩子,就是來修功課的。
修功課,能讓我們發現身上的不足,也能夠讓我們發現身上的閃光點。
不修功課,你就不能夠更全面的認識你自己。
如果你連自己都不認識,這樣的人生值得一過嗎?
4、識貴人:沒有貴人的人生,不值一過!
曾國藩能夠實現中年逆襲,第四個原因就是:認識了很多大佬貴人。
你可能會說,我也想認識很多大佬啊,但怎么認識呢?
確實,大佬不是你想交就能交到的,那曾國藩是怎么交到的呢?
答案很簡單,給大佬們創造價值。
首先大佬的聊天,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什么是白丁?就是沒文化的人。你現在知道沒文化多可怕了吧。你沒文化,大佬對你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但是如果你是鴻儒,也就是有文化、品格好的人,大佬就喜歡和你談笑風生。
你看曾國藩剛進翰林院,就跟文盲一樣。所以,那個時候,翰林院以及其它地方的大佬,肯定不帶他玩。
但是,正所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曾國藩暗暗下苦功夫,狂讀經典書籍,來惡補自己的文化不足,慢慢地他變成了大佬眼中的鴻儒。
曾國藩能夠在和大佬的對話中引經據典,說出深刻的觀點,大佬自然對曾國藩刮目相看。
就這樣,曾國藩的向上社交,日漸取得成效,打造了非常強大的京城大佬朋友圈。
正所謂遇強則強,在這些強人大佬的激發下,曾國藩變得越來越強大,離成為圣人的目標,自然就會越來越近啦。
讀到這里,你可能又會問了,不知道怎么給大佬們創造價值啊。
最簡單的,你可以買大佬的產品(實物、課程)、服務等,這是邁出和大佬鏈接的第一步。
接下來,你體驗了大佬的產品(實物、課程)、服務之后,可以通過反饋,給大佬產生價值啊:
比如情緒價值,體驗了大佬的產品(實物、課程)、服務之后,你覺得特別好、特別爽、特別開心。
又或者是實用價值,體驗了大佬的產品(實物、課程)、服務之后,你可以從你擅長的領域、從你的角度,去提一些專業意見,這也是大佬們喜聞樂見的。
當你能給別人創造價值,那就真的是:莫愁前路無貴人,天下誰人不識君!
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吧,我給別人創造價值,除了有償交付課程、咨詢之外,還會通過文章、分享、甚至是聊天,給別人創造價值。
通過給別人創造價值,我結識了很多貴人。
因為有貴人的牽線,我順利展開了抖音和視頻號的培訓;
因為有貴人的牽線,我能到華潤、給他們的管理層講課;
因為有貴人的牽線,我成為了深圳市龍崗區的創業導師。
都說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但是人生可以有少走的路。
貴人,就可以幫助你少走彎路。
人這一生,如果沒幾個貴人,說明真的白混了,這樣的人生不過也罷!
寫在最后
都說,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中年人!
中年讀懂曾國藩,從讀《曾國藩傳》開始。
當你學會曾國藩逆襲的四大法寶:
1、定目標
2、寫日記
3、修功課
4、識貴人
你會發現逆襲之路,走起來并沒有那么難。
把曾國藩這四大逆襲法寶用起來吧,相信有一天,當你實現逆襲的時候,你也可以對著長空、肆意大喊一句:
輕舟已過萬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