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講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
1
設想一下你是個老板,與幾個合伙人辛辛苦苦、歷盡艱難創建了一個企業,幾年后,招進來一個年輕人,你慧眼識珠,認定這個人是個能審時度勢、具有前瞻性眼光,于是有心提拔、刻意培養,在合伙人與這個年輕人的觀念產生沖突的時候,你公正客觀地站在了這個年輕人這一邊,甚至因此改變了企業的管理風格,也促進了企業的轉型。
這個年輕人確實才智過人,是個能帶著人干成事兒的人,但是這個人的性格使其做事兒的時候就是往前沖沖沖,不留余地,但是你覺得瑕不掩瑜,便以未來接班人的節奏來培養,委以重任
這個年輕人不滿足于你委以的重任,漸漸培植起以自己為首的幫派,趁你出差忙于分公司的事情時,開始了在你的企業的大船上造一艘自己的小船,這搜小船上人事由他決定,財務也不受你的企業的控制,甚至除了一份企業報,說他的部門的利益高于一切,而且其幫派下屬揚言要把公司的錢卷走,這觸及了你的“企業利益第一”的底線,為了企業的利益和順利發展,你多次從中調停、勸說,但都無濟于事,忍無可忍之下,只得訴諸司法,親手將這個年輕人送進了監獄。
2
再設想下一下,你是個員工,聰慧過人,22歲碩士畢業于清華大學水利系,25歲進入一個有名的IT行業國企,受到老板賞識,老板說:人有三種,第一種,自己能干成事的;第二,能帶著一群人干成事的;第三,能審時度勢的,一眼看到底的,還說第三種人很少,而你是其中之一。老板很欣賞你,不到兩年的時間,你從普通員工變成了主任經理,又被破格提拔為集團企業發展部的經理,分管全國范圍內的18家分公司,成為大家眼中炙手可熱的老板接班人。
你有做事情的干勁、沖勁兒,也遇到過企業其他創始人的阻礙,但老板站在了你這一邊,掃清了障礙,你志得意滿,覺得自己做的都是對的,其他人都不及你,你想帶著自己的下屬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為了高效處理工作,企業發展部及分管的分公司的人事由你定,財務也不受集團控制,你認為企業發展部的利益在集團處于第一位,在老板已經察覺的時候,你的下屬多次揚言要把公司的錢卷走,但是企業基本上就是老板的命,他怎么可能允許你拿企業部開刀,給他放血?但他惜才愛才,多次開會調停、勸說,希望能和你好合好散,但你年輕氣盛,一心想當元帥,拒絕了老板的好意,最終,老板把你送進了監獄。
3
按照一般的邏輯,老板會這樣想,我給你提供工作的機會,好心培養提拔你,在你犯錯誤的時候還努力勸說你,希望你浪子回頭金不換,你丫到頭來還不知悔改,還要繼續放我的血?這種人不值得交,也不會再交;員工會這樣想:你是給我機會了,我不也兢兢業業干活了么,還把公司業績提升一大截,是做出了突出貢獻的,不然,你會給我提拔那么快,不就是我想干事兒,做得過激了么,丫至于把才26歲的我送進監獄么?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如果兩個人真如上面所講,這個故事也稱不上傳奇了,事情的真實經過是這樣子滴:
這個年輕人在監獄深刻反省了自己的問題,在出獄之前,有個機會去北京,專門找了前老板道歉,并對前老板表示理解和感謝。前老板很感動,在年輕人說希望能和他成為朋友的時候,前老板說:“我從來不說誰是我的朋友,但是你可以告訴別人你是我朋友。”
后來,年輕人出獄之后,前老板資助他50萬助他東山再起,再后來,又以集團的名義出資助他開公司,此后,這個年輕人成為了房地產屆的起浮人生,更是在22年后,花138億元買下了前老板集團控股下幾乎所有的房地產項目,震驚地產界。而這個前老板和這個年輕人之間一直有親密的私人交集,常有家庭聚會,一起吃飯。
這個老板是聯想的柳傳志,這個年輕人是曾經的聯想員工孫宏斌。
4
今天的晨讀分享的書是《聯盟》,講述了在終身雇傭制度已經過去的今天,建立公司和員工之間互相信任、互惠互利的聯盟成為新的趨勢額當下,怎樣重視人脈情報、經營同事聯絡網,實現公司與員工的雙贏。
早晨聽到晨讀的時候,有點感覺這次的內容有點沒有新意,因為晨讀中的內容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見識過了:畢業后第一份工作、第一個部門就有兩個技術牛人是離職之后被部門經理再次招回來的,當然薪水就不止是之前的double了,而且職位也有晉升(你說公司至于嘛,人家離職之前咋不做,再次招進來成本不是更大?);第二個公司里聽到HR給離職的員工打電話說公司這邊有去美帝國主義家出差的機會,看看要不要考慮。。。但是,說到公司與員工的關系、前公司與前員工的關系,我覺得柳傳志和孫宏斌的故事更具傳奇性,二者各自的處理方式也更值得借鑒、學習。
柳和孫的故事很精彩,但我寫的不好,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