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玉龍實驗學校是我們廣州深圳教育考察之行的最后一站,也是留下最美印象、被強烈地驚艷到了的一所學校。
? ? ?考察回來之后,我內心一直有用文字描摹這所學校的沖動,但遲遲沒有下筆,因為想表達的太多,不知從那個角度切入才能最好地呈現她的美。
? ? ?我以為玉龍之美,美在設計。她從孕育的那天起,就被多種力量精心地設計著。
? ? ?玉龍的高貴出身是被設計了的。如同人的出身有貴賤之分一樣,學校出身也有貴賤。當地政府用1.6億的投資規模,讓這所安置小區配套的公辦義務教育學校,一出生就站在裝備高度現代化的起點上。我相信,與玉龍相遇后的每一個人都會感嘆:起點竟是那樣的重要。如同人一樣,有一個好的出身,可以省卻太多的后天奮斗。
? ? ?玉龍的物型文化底色是被設計了的。據說,學校管理者在籌建期間就介入其中,參與設計著心中理想學校的物型文化模樣。中國元素為基調,與現代氣息疊加在一起,讓玉龍的文化氣相不僅有了堅守的品質,也有了未來的朝向,厚重中透露著靈動。“玉成君子,龍行天下”,這是玉龍學校的文化口號。是先有“玉龍”之名,還是先有文化口號,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將君子與玉、龍與天下巧妙地關聯在一起,立馬讓“玉龍”活色生香。玉龍學校的文化建設實踐啟示我們,新建學校,沒有祖上留下來可傳承的文化,但完全可以通過精心設計在一張白紙上畫出最美的畫。
? ? ?玉龍的新生活教育是被設計了的。他們選擇新生活教育,并非是趕時髦、立新異之舉,而是基于社區調查后發現學生“欠生活、欠勞動”的實際而立意的。其實,會生活對于一個人來說是何等的重要。人生一切的奮斗,最終都要回歸到生活得更好這個起點上來。因此,玉龍選擇新生活教育作為突破口,足見其有強大的教育敏感性。看一個學校的文化訴求是口號還是行動,關鍵看是不是有課程保障。玉龍的新生活教育是下了真功夫的。僅從他們課程體系看,就可見一斑。他們的新生活教育課程分為學會生活、學會審美、學會創造三大版塊,分別通過課程、活動、環境來實施。玉龍生活課程主要有整理、剪紙、烹飪、烘焙、理財、溝通、情緒、鑒賞等,生活活動主要有開學節、君子節、生活節、國際文化節、體藝節等。在學校管理團隊精心烹制下,玉龍已經形成了“文化潤澤”的校園,“生活為源”的課程,“靈活創新”的評價,“動感溫暖”的儀式 ,“文明野蠻”的體育 ,“感性拼搏”的團隊。在這樣的課程體系浸潤下,玉龍的孩子會缺少生活的品位嗎?
? ? ?且看玉龍烹飪課程的設計格局。看過玉龍為師生做餐、用餐提供的場地后,你才會發現“餐廳”和“食堂”原來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食堂大概講衛生、可果腹便可,而餐廳需要餐桌椅、杯盤等在色彩、形態諸多方面追求舒適、精致、完美,重在能夠愉悅身心。玉龍的師生餐廳絲毫不比街面上品牌連鎖食府差。間周開設的烘焙課、烹飪課,讓學生親手體驗美味的出籠過程。定期舉辦生活節,評比會做6菜4湯的大廚 ,會做12菜6湯的御廚,會做18菜10湯的廚神,能誕生10個廚神以上的“廚神班級”。好的課程創意,加上好的課程實施,課程育人就不再是一句空話。
? ? ?設計一所品質學校,需要高明的設計師。在玉龍考察期間,黃美芬校長因事外出,雖未謀面,但我們強烈地感受到,這位校長作為學校總設計師的角色擔當。學校里所呈現出來的一草一木,都融入了校長的思想痕跡。玉龍人都說黃校長是學校生活教育的調味師。當然,校長的良苦用心還得有人懂、有人跟,這樣可以避免一兩個人的狂歡,一群人的寂寞。玉龍的管理團隊用較強的執行力讓校長設計理念得到響應、跟進、落實。王薈姝主任是黃校長最得力的追隨者,她在代表校長介紹學校時,真的如數家珍,如同一個母親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樣。據說,名校美術專業畢業的她,用其獨特的美學視角全程參與了學校文化設計,確保用美統攬著學校的文化立意。也許,玉龍學校就是王薈姝主任從業以來是得意的作品。
? ? ?2014年才建校的玉龍學校,僅僅用兩年多的時間,就將這所學校打造成了深圳“2016最具變革力學校“,新生活教育的經驗登臨北大講壇交流。《當代教育家》在2016年11月的上半月刊中這樣描述:“俗話說:深圳高鐵看北站,北站高鐵看玉龍,玉龍學校緊臨深圳北站,正好借助這種獨特的地理優勢,通過建設創客大列車,讓學生了解高鐵文化和技術。 ”
? ? ?玉龍人說,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璞玉,一根修竹,玉龍正在以教育為磨石,以生活為沃土,培育具有現代生活素養、審美創新能力和寬廣國際視野的現代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