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就是回應和承諾——演員的誕生還有人看嗎?

《演員的誕生》自從開播以來,就話題不斷,到袁立事件達到一個空前的高潮。可以說,敢于仗義直言和拿出各種截圖證據的,恐怕也僅此專心慈善的她,遠離演藝圈的她,敢于如此“坦呈真相”了。

原本袁立已經發博公開宣稱:原諒節目組,原諒所有人,不需要他們道歉了。(最初袁立只是對“神剪輯”不滿。)

沒想到再出波折:對方把勞務費沒有打到公益賬戶而是打到袁立個人賬戶——涉及到稅務問題,同時也可能造成下一波“輿論”。袁立爆出:法律解決。

一個人對陣一個省級電視臺,對陣一個全國關注的“爆款節目”,雖然有同樣敢于直言的一些知名人士發聲助力,但是,這種事情,畢竟是影響工作、生活和心情的。是大多數人不愿經歷和善良的人不愿意看到的。

電視臺通過一些手段——包括剪輯,去博取關注,也是慣用的方式。包括劉歡曾經被采訪時說《中國好聲音》剪輯的事,不應該那樣。主持人、導師、演員都無法左右別人“工作”,這涉及到編輯的職業操守。

你也得理解:編輯也得吃飯。沒有人看,沒有各種“出彩”,丟了飯碗怎么辦?他們也要“交作業”。制造各種“出彩”和“話題”,是這類演藝類或者真人秀節目的共性。否則誰看?沒有收視率,無法向領導交代。

很多人狂轟節目組和電視臺,“支持袁立”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雖然袁立已經讓大家,回歸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要再關注此事。

有人問:演員的誕生,還能有人看嗎?

我覺得:有人看。不同的人看的角度和心態不同。有人看演員演戲,有人看導師評論,有人看主持人主持。更有人看“節目的變化”。

確實變化很大,增加了“共同宣誓”環節。導師們從語言、態度、表情乃至服裝都有變化,花紅柳綠、炫目閃光都沒了。最重要的是,觀眾喜歡的曾被淘汰的優秀演員周一圍、凌瀟肅等又被請上臺。看來有高能部門“介入”和“注入靈魂”。

再怎么說是“真實的”,也是“演戲”,也是“電視”,不可能做到絕對“真實”,畢竟不是校園的“教室”。盡可以放平心態:當看演戲看整個節目,就好了。哪一面都可以做“教材”,要學學“達芬奇畫蛋”的視角和思謂方式,可能會舒服些。

(憑心而論:確實挺傷害演員和觀眾的,有的導師也是“有口難言”——合同制約。)

這說明:任何一次的輿論沖擊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現實意義。

袁立,這一點,你付出了,受苦了,也看開了。也可以知足了。觀眾支持,粉絲支持,正直的人支持。起到應有的作用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