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演員的誕生》:讓我們多點真誠,少點套路

袁立表演的節目

《演員的誕生》這個節目一直狀況不斷,節目之外的事情一直比節目本身精彩,一度被稱為“戲精的誕生”。最新的一期節目剛剛播出,參與節目的競賽演員袁立“手撕”節目組及浙江衛視,踢爆了節目組背后的黑幕。

1

袁立一方指控《演員的誕生》節目組有“三宗罪”:一是惡意剪輯,將順序完全打亂拼湊,讓觀眾對袁立臺上表現產生誤解。二是欺騙,參加節目之前保證袁立可以獲勝進入第二輪,與導師章子怡比拼演技;節目組聲稱沒有報酬、自己報名,這些都不是事實。三是拖欠片酬,合同簽訂不及時。

節目組馬上發布聲明:

1.節目組與袁立老師簽訂的勞務費用已在節目錄制完成后于10月30日付款結清,不存在欠薪一說。2.該工作人員與袁立老師本是朋友,在力邀袁立老師來錄制節目過程中,因私人感情在邀約表述中出現不符職業規范的言辭對袁立老師和節目組造成影響。

《演員的誕生》節目組的聲明一出,反而證實了袁立的說法都是真實的。節目組工作人員確實在邀約中對袁立承諾過什么,所以袁立才會參加這么一檔節目,否則以袁立的地位不會如此“屈尊”與不知名演員同臺競技。

節目組的辯解也不成立,不能出了問題就將責任推到工作人員身上“一推了之”,要知道工作人員肯定不是代表個人與袁立溝通的,她代表的是節目組,我不相信在她沒有絲毫把握的情況下就敢私自對袁立打“包票”。

如果出了問題可以推到個人,那么沒有任何一個組織用得著承擔責任,組織機構的具體事項都是由工作人員實際操作的,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工作人員的所作所為代表的就是背后的機構。否則出了醫療事故,醫院可以把涉事醫生開除了事,出了食品安全事故,企業可以把工作人員開除,這世界上恐怕沒有這么便宜的好事。權利與責任從來都是成正比,不能只行使權利又不想承擔一點責任。

在“欠薪”這個問題上,節目組也是存在明顯過錯。所謂的“欠薪”并不是把錢付清了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不及時支付薪酬就是欠薪,袁立的指責沒有任何問題,行規在登臺之前就應該支付完畢,而節目組是在錄制結束十多天之后才支付的。按節目組的邏輯,農民工干活后工資拖了十年才給,因為付清了就不是欠薪?

有人會說即便節目組有錯,袁立的做法還是有點絕,都在圈內混,留點余地,不應完全撕破臉。不過尊重都是相互的,在節目組通過剪輯嚴重影響袁立形象的情況下,我們有什么資格要求袁立保持理性?

我們可以看看袁立的微博,剛開始錄制節目結束后袁立在知道自己被淘汰的情況下仍沒有對節目表達過不滿,真正爆發應該是在袁立看到成片之后。

有的公眾號不贊同袁立的做法,他們認為袁立可能參加娛樂節目不多,不了解娛樂節目有腳本的套路。觀眾看娛樂節目確實只是為了解悶,為了增加娛樂性,我們也允許節目腳本的存在,即便知道我們在節目中所看到的都是節目組有意引導呈現出來的效果,我們也不會自覺抵制。但這不是欺騙的理由。

這個事件核心問題在于節目組工作人員欺騙或者誤導了袁立。他們為了邀請袁立參加節目允諾了最后沒能實現的事情,事后又為了節目效果對袁立進行了惡意剪輯。這是問題的關鍵,滿滿的都是套路,唯獨不見真誠與善良。

誠然,《演員的誕生》是一檔電視節目,主創是用運營產品的思路來做這套節目,如何制造爆點、增加看點,這些都是節目組要考慮的問題。但我認為一檔在省級電視臺公開播出的節目,必須向觀眾傳達正面的價值觀,靠胡亂剪輯、幕后操縱結果來提升收視率,這些都是短視的做法。

相信很多觀眾已經看夠了節目外的表演,更想關注節目本身。《演員的誕生》這檔節目最應該表現的不是演員對表演事業的敬畏與熱愛?一開始章子怡導師提倡的“信念感”為該節目圈粉不少,不過沒有想到會走到今天這一步。本來手里滿滿的好牌,但不想認真打,最終敗光了路人緣。

袁立在引爆這一事件之前肯定已經知道她這么做的后果,她會徹底得罪浙江電視臺,也會惹怒一些同行,但她還是這么做了,在她的價值體系里,每個人都應該坦率真實。

2

想起了前幾日發生的一件事??吹胶営褜懙囊黄恼?,記述一個來自山村的人考了五年才考上清華大學的故事,下面留言一片感動,我卻有不同意見。

要么老老實實地寫非虛構作品,真實的情感、真實的經歷;要么妙筆生花地寫小說,情節跌宕起伏、富有懸念。唯獨不接受一本正經地講故事。新聞報道講究真實,文學作品在真實性上的要求低于報道,但不能采用“第一人稱”加上大量內心活動描寫這種方式講述他人的故事。

我們看文章要的是感動或者啟迪,如果采用混淆真實與虛構的寫法,會讓讀者無所適從。因為你的故事是編的,即使不是編的也加入了大量自己的“私貨”,在沒有采訪當事人只是聽別人說過的情況下,寫出來的東西都是自己臆想出來的,除了吸引眼球、誤導別人,價值在哪里?感動談不上,因為不真實。啟迪更不用說,你的故事是假的,得出的結論對別人也沒有參考價值。

在沒有認真采訪當事人之前,你可以客觀描述你所聽到的,但不能隨意演繹。在小說創作中,你是上帝可以隨意安排人物結局,在非虛構作品中,你不能增添一些自己臆想出來的細節,增添了就不再真實。這是我的觀點,歡迎反駁。

讓我們坦率真實地面對這個世界,多份真誠,少份套路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