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的一部經典作品,它代表著西方歐洲國家的一種主流文化,電影中通過對男主奧利弗的描述和塑造把它體現出來。
電影開始小男孩被送到了救濟院,讓他去揀麻絮。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有好奇心,會問為什么,而且去模仿著學習。
之后,在晚上有個小孩餓得睡不著,起來走動說怕餓得把他旁邊的小男孩吃了。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個代表去向上級提出多加一些食物,他們集體抽簽來決定。當他抽到簽時,他就去遵守約定,去勇敢地表達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這說明他自己在這個做事的過程當中是比較有原則性的,去遵守規則,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不逃避自己的責任。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上到國家社會下到一些交通規則、校規、家規等都是我們需要去遵循并履行其中責任的。但很容易有一些僥幸心理,比如說紅綠燈,看到沒人有僥幸的話就會闖,這個是內在的高階或者說不愿意遵守規則的一些表現。而這樣的案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但我們的思維比較容易合理化,認為這些是不起眼的事情沒關系。而很多時候卻不知道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也會影響身邊人對我們的看法。
想到自己就是,有天我突然發現自己看不到之前一個同事的朋友圈了,就去翻了一下微信好友,發現那個行政人員已經把我拉入了黑名單。通過這個行為,我反省到自己之前在上班的時候,喜歡搞特殊化。很多時候當他們制定一些規則時,我會覺得他們這些規則太幼稚了,然后就不合群,不想融入她們,還認為自己很他們很不一樣,覺得自己要比他們高人一等。他們制定的規則,不會去遵守,這樣就會讓他們感覺很不舒服,無形當中得罪了很多人,發現自己的人際關系怎么越來越差了。現在看來是我自己沒有遵守當時公司的文化、規則,把自己推入了對立面。
通過反省,我發現自己在小的時候經常干這樣的事,自己的規則意識不強,因此無形當中就把很多貴人緣給推開了。現在意識到,生活中要多多去覺察,當融入一個團體時,要去觀察他們,去遵守規則,同時要學會放下自己的高階和評判之心,學會真正去融入,這樣才會真正跟別人建立很好的連接。
回到電影,由于奧利弗遵守約定,勇敢地去表達自己,也觸犯了上級人們的利益,讓他們很憤怒,就想把他賣給一個掃煙囪的人做學徒。電影中通過掃煙囪人對一些學徒的描述及他的外表可以看出他是特別兇狠的,小男孩知道如果這個人把他帶走,肯定會對他很兇殘,而且會很容易失去自己的性命。
所以在簽訂契約時,他哭泣著,眼神里充滿了無辜和害怕,蒼白的臉顯得特別驚慌失措,他請求法官說他不愿意跟著這個掃煙囪的人一起走。法官感受到了這個孩子的無辜與害怕,同時小男孩言行一致地去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法官也被他感動就拒絕了簽訂契約。
言行一致,身心如一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生活中,我覺得很多人都是表里不一的,雖說表面上答應人家做一些事情,但內心卻是默默地抵抗,心里抱怨,不愿意去做或者即使去做了也是不情愿的去做。尤其是男女關系,我真的是感觸特別的深。以前我在跟前男友聊天的時候,總想讓對方來猜自己的心思卻不直接跟他表達,就讓對方去猜。如果對方猜不到的話,自己還會生氣,這樣子就搞得雙方都很累。寧愿生悶氣也不會直接去表達,我發現很多女生都是這樣的。其實這些都是嚴重的身心不一、言行不一致的表現,會給彼此造成傷害。
跟著醫生學本心,很早之前醫生就一直強調如實描述,去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想法。現在遇到問題會如實地去表達,把自己真實想法去告訴對方,即使自己會有一些投射,但是在表達之后就會反省調整自己,讓自己不那么糾結。身心不一都會給雙方造成很多內耗,這個也是我們需要好好做的功課。
電影中之后他們把小男孩兒賣到了做棺材的人家里。剛開始去的時候,女主人給他吃喂狗的糧食,讓他睡棺材屋。他當時看見破碎鏡子中的自己,非常害怕、恐懼,但恐懼之后他還是立馬跑回到棺材下面睡覺去了。
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發現小男孩兒沒有抱怨,他比較接納這個事實,并沒有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什么的,就是接納。即使他非常的害怕但他就去睡覺,沒有產生過多的妄念。
之后當他吃晚餐時,他將里外門窗都關得好好的。老板也在觀察他,他覺得小男孩可以做一個優秀的兒童出殯者。為什么這個老板會賞識他呢?因為老板發現他的表情有些憂傷而且看見他在做事情的時候,非常有耐心而且很有條理性,這樣的能力其實就是一種安住能力。他做事能夠安住,老板很欣賞他這一點,因此就打算讓他去做一名出殯者。
后來因為這個原因遭到他們家長工的嫉妒,惡意中傷甚至侮辱他的母親,他就特別生氣去打那個長工,小小的身體爆發出了很大的能量。為什么他這么生氣呢?
剛開始不管這個長工怎么去諷刺他,打擊他,他都覺得無所謂,但是當長工開始侮辱他的媽媽時,他就很憤怒。因為對于小朋友來說,母親是非常神圣的,母親就是自己的信仰。這個時候有人去侮辱自己的母親,那肯定是他的信仰里不允許的。所以他小小的身體爆發出了大能量,雖然身體很小但力量特別大,就像發了瘋一樣,后面還是兩位大人才把他拉開。
說明這個小男孩自己有很清晰的底線。說自己都沒關系,但觸碰到他的底線的時候,他就會全力以赴使去保護自己的底線,去維護他自己的利益。而且女主人誣陷他時,她就勇敢地表達,說她撒謊,這些都是他在捍衛自己權利和利益的表現。
女主人很生氣,對男主人說小男孩都說她撒謊了,他怎么還不采取行動。男主人就動手打他。雖然男主人很想賞識他,但當時的情況迫于環境的壓力讓男主人不得不采取一些行動(電影中可以看出男主人稍有猶豫)
這一點也啟發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去看待一個人的時候,不要用我們的主觀色彩去評判,很多時候別人做出一些選擇可能是迫于環境的壓力,要客觀地來看待。
之后他選擇了離開,也是他感知能力的體現。他知道在這個環境下他無法再待下去了,如果繼續呆在這個地方,即使有老板的賞識但老板也會迫于環境的壓力去打他,因此他要選擇離開,去找更多的可能性。
通過以上的情節可以看出小男孩有自己的界限,努力去捍衛自己,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不會被恐懼帶走,勇敢地去表達,做最真實的自己而且他有感知能力。
看到這里,我就在思考我自己過去的人生,我發現很多時候我都不敢去表達自己。比如以前老板欠自己的工資都不好意思去要或者別人借了錢,我也不好意思去追回,害怕得罪人,其實這些就是不敢勇敢去表達自己的一種表現。
還有這種感知能力,它能夠對一個人的選擇產生很大的影響。以前我有碰到一個女孩子,她在家庭當中經常遭到家暴。其實她明知道自己這樣做會激發對方憤怒的點,但她還是會這樣做,不斷去觸碰別人的底線,去觸碰他愛人的邊界。
我專門問過醫生這個問題:“我覺得這個女孩子好可憐啊,但為什么她被家暴了還不離開他,還要死心塌地地跟著這個男人。”醫生說其實被家暴的這些女的她自己是對這種家暴上癮的(潛意識)同時沒有感知能力。明明知道這樣做對方會打她,但是她始終不會去改,不會去調整自己的行為。她們就不會像正常人那樣思考:如果說對方要揍我,那我肯定就不會去觸碰那個點,肯定會跑得遠遠的,反而她會繼續去這樣做。所以這就是當一個人沒有感知能力時,很多時候都是一種無明狀態,是怎么掉到坑里自己也不知道。
不要在同一個坑里面摔倒兩次,但我發現以前我也是經常在同一個坑里摔倒無數次還不知道悔改的那種人。沒有感知能力,不知道如何去調整自己。想起以前開始去靜坐時,榮醫生(前男友)就說我走火入魔,但我就不聽。我知道這個是在觸碰他的底線,但我覺得沒關系還希望他能夠理解我,跟他對著干,所以就讓對方的投射就越來越嚴重。現在看來這個確實是自己很嚴重的問題,自己沒有感知能力去感知對方的需求、對方的底線,而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一切都是自己作死的。
在看師姐寫的分享中也說到這一點,她在跟男朋友相處的過程中,對方希望她不要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學習這方面,說她有些走火入魔,他希望師姐多多去陪伴一下他。這個就讓我意識到我們學習本心,不要為了學習而學習,而真的是要為了現實生活而學習。要去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要不斷去感受對方的需求,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要讓本心更加落地,在生活當中去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
電影中小男孩在走過幾天之后,已經餓得奄奄一息時遇到了老奶奶。老奶奶把自己的口糧給他吃讓他能夠活下去,而之后小男孩又離開了。其實老奶奶是希望他留下的但是為什么他要離開呢?這個也是他感知能力的一種體現,小男孩本性善良,老奶奶救了他的命,他知道如果他留下來就會拖累老奶奶,會是老奶奶的累贅,他的感恩之心和感知能力讓他離開了。
接下來他來到了倫敦,遇見了機靈鬼和費金。在和他們相處過程中,他們對小男孩都是非常照顧的。尤其是費金特別欣賞他,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去照顧他。有個細節,當費金拿出自己藏起來的寶貝觀看的時候,小男孩兒突然睡醒了。費金就拿著剪刀對著他,嚇唬他。而小男孩就勇敢地如實去表達自己,說自己再也睡不著了,如果打擾到費金他非常地抱歉。費勁被他的這種真實打動,因此他收起了剪刀說:當然是睡著了,我知道的寶貝兒,我只是想嚇嚇你,你是一個很勇敢的孩子。
其實在這個時候費金就已經非常欣賞他了,覺得他特別的勇敢而且特別真實,敢于去表達自己,所以他對這個小男孩兒就他有一種莫名的好感。
后來費金教他學習標記,他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就特別認真,而且在他去觀察偷東西的游戲時,他也能夠認真地學,說明他的學習能力、安住能力是特別強的,學東西就很快。
這個也是我們大多數人需要學習的,比如說我們在工作的時候就感覺特別的浮躁,靜不下心來。做事情妄念橫飛,看書看不進去,工作無法靜下心來,一會兒看下手機一會弄下其他事情,內心無法安住下來,這樣子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學習效率以及工作效率。在工作或者學習的時候,很容易做表面功夫。看起來蠻努力的,但實際上心沒有放在上面,所以學習東西就感覺特別地費時費力,效率很低。
現在我自己也會去調整,做工作或學習的過程中,我會不斷地標注,我知道我正在工作,我知道我正在看書,然后陪伴自己身體的感受。當自己想要去看手機的時候就標注拉回來,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當有了這樣的感受時,我就發現做事效率真的提升了很多,通過刻意練習去培養自己的安住能力。
之后,小男孩見到貝特和南溪顯得特別的有禮貌,給他們鞠躬。這就給南溪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覺得他會尊重人,說他是一位真正的紳士。
然后小男孩跟著就跟著機靈鬼和理查來到了街上,之后機靈鬼和理查他們去書店偷一位紳士的手帕時,而小男孩只是在后面觀看,沒有參與行動。
為什么他沒有參與行動?因為他本性非常善良,是有良知的。而且他有自己內心的底線,很清晰地知道自己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就算是當他被抓住的時候,他也沒有去檢舉他的兩位小伙伴,只是說他想喝水。但之前當人們以為小男孩是小偷,去追他的時候,他的小伙伴們立馬就轉變了,說在那邊然后加入了追捕的隊伍中。這說明他的這兩個伙伴是沒有立場的,很容易被外界的形式給拉走,而小男孩兒就是遵守著他自己內心的規則和底線,有清晰的認知,一對比就比較直觀地可以看出來。
從這些當中可以看出小男孩人格當中有非常優秀的品質,這也是為什么布郎羅先生看見他就特別愿意去幫助他并且把他帶到了自己家里面去照顧他。先生告訴他的朋友說小男孩身上有種東西觸動了他,就是善良和無辜。其實這是一個人的本心散發出來的魅力,給人的感覺會很舒服,別人也會愿意去幫助他。
當他被布朗羅先生救走后,他的小伙伴們很擔心他會去舉報他們,因此比爾找南溪去打探消息,之后又把他抓回來了并且沒收了他的書和金錢。而小男孩當時就在努力地去捍衛他自己的信用,努力地去搶書和錢,掙扎著要逃跑。他的這種守信用的精神也深深地觸動了南溪,就被他這種真實、真誠所感動。所以當他要逃跑時,南溪趕緊把門關上擋住狗,不讓狗去咬他,去保護他。
之后他小黑屋里被關了很久,費金和機靈鬼都給他做了很多思想工作。讓他就在那個地方好好學習,可以成為一個大人物。說如果他不遵守這樣的規則,不服從他們的安排就會被絞死,會吃子彈等通過各種威逼利誘的方式,讓他跟著他們一起去行竊。
小男孩問過機靈鬼:你們為什么要做第三之手?
機靈鬼告訴他,如果他們不去做的話就會被絞死,會死得特別難堪。而這個也是機靈鬼和其他小朋友們為什么會愿意在費金和比爾下面干活的原因,他們就被死亡的恐懼給帶走了。
之后費金帶著小男孩去布朗羅先生家行竊,當他一走到那兒發現是布朗羅先生的家時,他立馬說:“不行的,不行的,那是布朗羅先生的房子。”
“求你了,別偷他家的東西。看在上帝的份上,讓我跑掉死在田里算了,我再也不來倫敦了。”
小男孩一直很有感恩之心,先生救過他,他心里很感恩而且遵守著自己內心的原則和底線,這些讓他甚至超越了對死亡的恐懼,不會被這種恐懼給帶走。而且在執行的過程中,他一直想要向屋子里的人求救,雖然說之前比爾跟他說千萬不能出聲,否則就用槍打死他。但他沒有畏懼這種威脅和恐懼,還是勇敢地喊救命,同時也是在提醒房子里的主人。對比一下前面機靈鬼的表現,可以看到同樣在面對死亡恐懼時,小男孩和他們的不同。
當小孩兒受了槍傷后,費金用他們家的獨創藥幫他療傷。費金本身一邊行竊但同時還是有些良知的,他一方面對這些孩子們比較照顧,就像一個父親一樣給他們家的感覺。但同時他會把他們訓練成小偷,去為了他自己的私欲服務。其實大多數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我們在看待人的時候也要雙面性的看待,不要只單獨看其中的一面,在識人,認人的時候也可以注意這點。
而當計劃落空后,比爾很恐懼,害怕小男孩去舉報他們,想殺他。之后南溪也聽到了消息,她通過下了一點藥獲得一點時間去通風報信。
南溪為什么背叛比爾而且愿意冒著那麼大的危險去幫助小男孩?其實通過小男孩的一系列表現,她看到小男孩特別勇敢地做真實的自己,不跟他們同流合污,而且也像是給她自己照了一個鏡子。她在這個過程中,被費金他們的欲望和恐懼拉不斷拉扯,讓她迷失了自己而小男孩兒一直勇敢地做真實的自己,這也是最讓她感動的,相當于是觸動了她內在心靈深處的那根弦。
南溪的行為徹底激怒了比爾,因此就將她打死了。可以看到比爾是很兇殘的,在逃命的過程中因為告示寫他的特征就是有條狗跟在他身邊,為了自保他就想把這只狗給弄死,但是狗是聰明的,動物本身有很強烈的感知能力。于是狗就逃跑了并且向貝特去通風報信,提示貝特和警察,比爾已經回來了。
之后貝特帶來了很多的警察和群眾,到最后,當比爾把小男孩兒抱在房頂上想要通過他來自救時,在綁繩子過程中因為狗叫致使他自己被吊死了。
通過比爾的一系列行為可以發現當一個人沒有感恩之心又不懂得自省時,他身邊的人就會逐漸的遠離他,甚至連狗都會背叛他。反觀自己,當我們自己沒有反省能力,沒有感恩之心時,我們可能就會把身邊的朋友都推向對立面卻不自知。電影通過一個狗的形象來刻畫出一個人如果沒有成長,沒有反省,沒有感恩心時,自己是可以把自己給作死的。
從此之后呢,小男孩也得到了布朗羅先生的收養。這里有一個細節在最后他的表情很憂傷,提出了要去看費金。小男孩一直充滿著感恩之心,他想要去看費金,感謝他之前對他的照顧,而且說他是一個特別好的人。
電影最后,布朗羅先生跟他的朋友一起下棋。他們之前進行了打賭,朋友說那個小男孩如果回去了的話,他就要把他的腦袋給對方吃掉,然后這個朋友就跟小男孩兒道歉說他誤會了他。而這個也表示小男孩通過他自己的行為贏回了尊重。
很多時候我們想要別人來尊重自己,想要去建立自己的自信,其實都是自己通過努力去換取的。
小男孩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命運。他的身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點:遵守規則,做好自己分內的事;言行一致;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敢于如實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想法;不抱怨,不浮躁,有很強的安住能力和感知能力,懂得感恩等等,因為他本性里這些很好的特質讓他有很多貴人緣,也因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 ? ? ? 一部好的電影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也給了我很多的啟發,更重要的是可以結合現實生活,為我們的生活服務。(希望以下可以給學本心的小伙伴們一些幫助)
男主奧利弗之所以會得到越來越多的貴人相助,可以簡單地歸納為兩點
一個是他懂得表達自己,捍衛自己,非常勇敢地去做真實的自己。
如果一個人在生活當中,不懂得捍衛自己,生活會是什么樣子呢?電影中可以看到在救濟院里的其他小朋友們在那種非常壓抑的生活狀態下,都不敢表達自己。他們做著非常辛苦的工作,而且有著比較嚴苛的上級領導。這些領導,他們好吃好喝但是他們不會讓下面的小朋友們吃飽,這樣的上級會不斷壓抑人們的需求。
這個情景也從反面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不懂得表達自己,不會勇敢地做真實的自己,那么他就會永遠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也就永遠生活在這種惡性循環當中,命運會不斷地輪回。
而奧利弗就勇敢地表達了自己,而且他敢于提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和需求。當然他這種想法和需求以及這樣敢表達自己的勇氣在當時的社會是不被接納的,因此這些人就會把他送走。因為他們的文化觀念或者說價值觀是不一樣的,這也就是為什么要把他送走的原因。
之后他來到了棺材鋪家里,在這個家庭的文化當中,雖然說他們是一種非常糾纏的文化。沒有真正的理解人、尊重人,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雖說他吃的是狗糧但他可以吃飽不用餓肚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比在救濟院提升了一些了,說明他自己在表達了之后生活是在不斷提升的。而且他得到了老板的賞識,讓他去做兒童出殯者,地位也是在不斷的提升的,這就是他勇敢做自己后得到的一些回饋。
再到后來,他努力走了七天七夜來到了倫敦,遇到了機靈鬼。在機靈鬼的帶領下來到了費金這個大家庭中。雖說這個集體是一個小偷的集體,但在這個集體中,他們有吃有喝有玩有樂,還有費金比較耐心、溫暖的照顧,也給了他一個心靈的港灣。從這個意義上講他的生活也是在不斷改善的。
因為他非常有禮貌,尊重他人,有感恩之心,因此也得到了費金和南溪的幫助,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愿意去幫助他,都是因為他自己內心散發出來的這些特質。
最后來到了布朗羅先生家并且收養他,給他幫助。在這個家里,他可以完全地做最真實的自己。
分析完這幾個不同的家庭,可以從中得到什么樣的啟發呢,有什么樣的收獲呢?從他的成長足跡來看,我們可以從他身上學習到一種什么樣的成長路徑?
其實通過他的經歷告訴我們,當我們自己心里能量很強,能夠表達自己,捍衛自己時,我們的生活狀態也是會不斷呈現一個向上的趨勢,生活狀態會越來越富足,生活質量也會越來越高。
可以發現,當小男孩后來勇敢的面對自己的時候,那些低層次的人事物就會以各種形式主動離開他。對于我們很多學本心的小伙伴而言,或許我們目前的層次并不是很高,但我們沒有必要抱怨,沒有必要浮躁,最重要的是要讓我們的心靜下來,提升我們的心理能量。不用跟目前的狀態糾纏,等我們的能量提升了之后,能力提升之后,那么現在困擾我們的很多問題也會漸漸遠離我們。
第二點就是慈悲觀。做事情要有慈悲心。
但是在慈悲觀的修煉過程當中,要注意以下三個非常容易被拉飄的點。一個是求認可,第二個是追求快樂,第三個是評判者、批判者。
求認可,追求快樂比較容易理解,另外批判者就是我們會無意識地產生一些高階,會抱怨、指責,會覺得自己比別人高一等各種思維評判。修本心的過程中,這三個點是需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時刻標注的。
那么慈悲觀應該怎樣修呢?
比如說,當我們出現任何追求快樂或是當自己在成為一個批判者時候,就要提醒自己,我目前在求認可了或者我目前在抱怨了,在指責了,這個時候要想想看慈悲觀是怎么樣做的,我們應該如何來面對當下的事情。
慈悲觀的具體表現:直觀的就是電影解析的內容。第一個是努力遵守規則,按照原則辦事。第二個是身心一致,如實表達自己內心真實想法和感受。第三不埋怨,不抱怨,當自己的合法權益或是底線受到侵犯時,要全力以赴去捍衛自己的權利和利益。第四在做事情時要有耐心,不浮躁,有條有理,要有安住能力。然后要提升我們的感知能力,感恩之心,同時要清晰地知道我們自己的底線以及界限是什么,很明確地知道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內心是非常可靠,踏實的,心存感恩之心。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時刻用這些點來提醒我們面對自己。比如說自己在生活當中遇到抱怨的時候,可以提醒自己標注一下。想一下慈悲觀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不抱怨。通過這樣拉回來的方式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安住下來,而且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面對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
慈悲觀是本心修行的最高級目標,但是我們需要把本心用來為我們的現實生活服務,因此我們現在這個階段最需要修的是我們的夢想觀。
什么是夢想觀呢?就是我們想到它就感覺有持續的動力,沒有就不行或者是每天就想著一定要完成這樣的一個夢想,而且真正是需要花一些心思在上面的事情。這就是我們的夢想官。
其實對我們來說有夢想真的太重要了,我們要問一下自己的內心。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財富金錢、事業還是愛情婚姻,只要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自己也遵循這樣的規律,從本心的角度來說這些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夢想。
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其實我們有欲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有了欲望而凍結、焦慮,遲遲不敢行動,這樣子就會阻礙我們對于目標的實現。
在我們訓練的過程中,要千萬注意這樣一個僥幸心理。認為我們修好了就會有很多的金錢,美女或者事業,愛情會主動來找上自己。千萬不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圣人,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得道的人,然后會有很多的人事被自己所吸引,被自己的高能量吸引。這個就相當于是做白日夢,需要好好地標注。
那么如何去實現這些夢想,比如說財富,愛情,事業。首先要明確我們自己要什么,然后們根據我們需要的東西,我們的夢想,去檢定自己的行為。
舉個例子,如果在生活當中,我的目標是想要健康,那么我們就需要反思一下我的哪些行為是有助于我的健康,哪些行為是有害健康。這個時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多多標注。比如說健康涉及到很多方面,第一個:飲食習慣。想要健康就要拒絕吃一些辛辣的食品,拒絕暴飲暴食。如果經常去吃燒烤、火鍋等上火的食品或者經常不吃飯,從夢想來說是有悖于健康的。這個時候就要運用戒的力量,把它標注,而且要學會樹立正確的行為習慣、飲食習慣來維護好我們的健康,比如說要吃清淡的飲食,慢慢地吃飯,保持耐心。
健康涉及到的還有作息時間。要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要堅持早睡早起。那有的小伙伴可能每天晚上會玩游戲玩到十二點甚至一點兩點,而這對睡眠和眼睛都有傷害。如果說你的目標是要健康,那這個行為有悖于健康就要學會標注。要提醒自己早睡早起,而且早上可以堅持跑步,或者是可以堅持靜坐等一些方式,這樣我們自己就在腦海當中有一根防線,可以提醒我們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健康還涉及到情緒管理,比如說之前很容易憤怒、焦慮、恐懼等。當這些情緒出來的時候,就需要好好的去觀照身體的感受,好好地去陪伴身體。做好情緒管理,不會讓自己的身體能量淤積,這樣會對健康有很多好處。
生活中可以多多反思自己是不是會陪伴自己,會堅持靜坐或運動,讓我們的身體不斷的得到宣泄,得到療愈。如果說自己平時在生活當中,經常抱怨,經常憤怒而自己又有沒有去陪伴自己,去療愈自己,這個肯定是會對身體有傷害的。
同時我們還要多多反思自己的限制性信念。比如說自己的無價值感,無資格感,覺得不公平等這些妄念出來的時候,有沒有去標注它,有沒有陪伴自己身體的感受,有沒有運用慈悲觀來看待我們身邊的人事物,是用慈悲觀還是用小我去看待他們。這些我們的腦海當中自己要有一個防線的,當我們靠近身體健康這塊兒就堅持下去,如果說對身體有害就果斷斬掉,這個就是一種自律意識的建立。
再比如有人想要愛情,想追美女。那就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自己可以做哪些行動讓這個女孩子喜歡你?首先從外表上肯定是需要修一下邊幅,注重一下自己的個人形象,穿著至少精神陽光一些。同時要去多多去觀察女生,看她的喜好是什么,去觀察她在乎什么。
比如說她家里面遇到困難,有親人生病了,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去多多去覺察對方的需求,你可以去向一些有名的醫生咨詢,提供自己的一些資訊。這個慢慢就可以建立信任感。考慮得更長遠一些,如果要真正獲得一個女孩子的喜歡,女孩會考慮一些經濟方面的問題,那有沒有房子、車子,這些就是自己需要去思考的點。
當我們有了夢想后,就要去檢定日常生活當中的行為,覺察自己哪些行為是有助于夢想實現哪些行為是阻礙夢想實現的。我舉個自己的例子,前段時間特別迷戀唱歌,每天早上早早地起床就去學習唱歌,每天花很多時間去練習。我覺得真的是因為自己當時特別的熱愛,在這個過程當中花了很多心思去學習,怎樣去練習氣息,怎樣練習普通話,怎樣去掌握節奏,掌握重音,這些我都會去一個一個去刻意練習。
其實最開始,我給我自己制定的目標就是今年要提升一下我的演講能力,但是我的普通話很糟糕。那怎么辦?我就要練習。當我制定了這個目標的時候,每天就會花幾個小時在這上面。不斷地去練習,去死磕,到后來通過幾個月的時間練習,我的普通話提升了很多,氣息開始掌握了一些要領。以前唱歌沒有節奏感,就像小女生唱歌一樣,現在去K歌的話評分還蠻高的。所以這個也給了我很多的啟發,在生活中不是光想想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在行動中去實現,在行動當中不斷去調整自己,然后找到身體的感覺不斷地去練習。
以前我特別糾結,我有夢想啊但是如果努力去做的話,那我會不會太執著了呀,但是如果我不做的話,那我就更焦慮,然后就在兩者之間不斷糾結。通過這個事情我就發現,無論我們做什么事情,無論制定什么樣的夢想和目標都需要去行動,在行動當中去不斷去精進。即使很焦慮,那也要在行動當中去面對焦慮,如果說僅僅靠靜坐那是不可能解決焦慮的,只會形成一種逃避。
目前這個階段,我們還沒有達到本心的高度,所以不要對有自己太嚴苛的要求,用本心的高度來要求自己。覺得這事情又不能太執著了,不要有情緒等等這些我們現在通通都要放下。先明確自己的目標,然后朝著目標去前進。
就像我剛剛分享的一句話有欲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欲望而凍結、糾結,遲遲不敢行動。
如果說你想提升你的事業,生活當中就可以多多去向那些成功人士去學習經驗或者去參加專業的培訓或是去看書學習,自己去探索,不管怎樣要讓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精進。而不是說就等著上天掉餡餅下來,這是不可能的。同時呢可以多多反思自己的行為在工作當中是有助于事業還是形成阻礙。如果沒有助力,一定要用戒把自己拉回去,拉到工作上。這就是我們如何將慈悲觀以及如何把本心運用在實際生活當中的一些實踐。
千萬不要幻想著自己能量高了,好事情自然而然就會被自己吸引過來。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很大的妄念。今天醫生也說,佛教的慈悲觀其實沒有真正的慈悲觀,現實意義的慈悲觀是當我們得到了,讓自己去經歷了,然后放下了,我們才能有真正的慈悲觀。如果說一開始就讓用這種慈悲觀的框架來要求,而我們自己的需求、欲望沒有得到滿足,就會很痛苦內心會壓抑而且不會有真正的慈悲觀。
比如鐘麗緹版的《色戒》那個和尚其實內在是有很多欲望的,但是他在寺廟長大,雖說他打坐都很厲害,但是后來還是情關難過。為什么他的欲望會被勾起,被拉飄,因為他沒有經歷過他就不知道那樣是什么樣的感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沒有拿起何來放下。
那么現在來總結一下為什么奧利弗會得到越來越多的貴人相助。首先他懂得表達自己,捍衛自己,做真實的自己。其實他身上有很多非常寶貴的特質,這些特質歸納為一點就是慈悲觀。因此,我們在生活當中要注意自己的發心,注意我們的第一念。在求認可,追求快樂,是一個批評者批判者還是我們在用慈悲觀,感恩之心來面對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人事物?
慈悲觀是我們的終極目標。現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好好的修我們的夢想觀。我們要知道我們的夢想究竟是什么,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且當制定自己的夢想后,要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行為來檢定自己。同時對于那些好的行為要繼續堅持,不好的行為果斷斬掉。還要發揮出標注的力量,戒的力量。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要全力以赴,不要凍結,不要糾結,不要遲遲不敢行動。同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好好的反省自己強大的僥幸心理。
2018.7.10
本心社-------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