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在簡書上寫文章,突然第一篇我想起了我的爺爺。
爺爺已經離開我們四年了,墳冢的茅草都已經長的很茂盛了,我對他的思念也慢慢的平淡,他離開時還在為我操心婚事,甚至幫我找相親對象,而如今我的孩子已經快要兩歲了。爺爺離開了,而我們長大了,結婚生子做了長輩,看著孩子慢慢長大,而我們慢慢變老,開始了新的輪回。
我的爺爺是這樣的,滿頭雪白的頭發,拄著一個拐杖總在你回家的時候,在門口等著你,他喜歡看戲,周邊的戲場他總是和老伙計們一起去的,后來老伙計越走越多,就成了他自己一個人看戲。小時候爺爺用腳蹬三輪車載著奶奶從戲場回來,總是給我們帶好吃的,煎包、麻糖、油條、糖糕.....那是童年最好的回憶,后來奶奶走了,爺爺還是一樣的從戲場帶零食給我們,即使我們已經看不上這些“美味”,他已經不知道自己老的像個孩子了,興奮的拿著帶回來的“美味”給我們分享。
我的爺爺是這樣的,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教會聚會他是總是要去的,從年輕到年老他一直忠誠于上帝,他三歲喪母,沒有得到太多的父母親的愛,他把上帝看作他的父親,把自己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分享給上帝;他把上帝看作他的寄托,將所有子孫后代交托于上帝請求祝福,將自己的永生愿得上帝的成全。他一輩子都是在貧窮的日子里走過來的,但是對上帝從來不吝嗇,他最后的日子還十塊八塊的捐獻給教會,感恩主的恩典,最后教會里的叔叔阿姨都不舍得收他的錢了,他們告訴他心里有主,上帝是不會責怪的;他最后的日子腿無法打彎下跪,他就頭抵著墻向上帝祈禱,先祈禱子孫兒女的平安喜樂,再祈禱自己以后的永生。
我的爺爺是這樣的,他為人忠厚老實,貧窮的年底自己都沒吃的,也要接濟那些更窮的親戚,他特別重感情,八十多歲腿都快走不動了,也要爸爸載著他去隔壁村里看看他的姐姐,兒女平時給他拿的禮品不舍得吃一口,他都攢著去看他的姐姐的時候帶著。我上高中大學的時候,每次離開家去上學的時候,他總是從那個用了很多年的破手絹里,拿出二十塊錢讓我路上買水喝。他對他的孩子溫柔而寬容,即使他的兒女忘記了他,他心里很難過但是選擇原諒和寬容。他對友情忠誠專一,他去世的前幾天他的老伙計劉爺爺去世了,家里人都瞞著他去參加劉爺爺的喪禮,但是他還是像有感應一樣問劉爺爺是不是出事了,怎么這兩天沒有來找他,然后幾天后他和劉爺爺在天堂相聚了。
從去年爺爺的去世三年,我對他的思念慢慢放下了,我有了家庭孩子我理解了生命這個輪回。爺爺去世的時候我沒有在現場,沒有來得及和他說一句話,這讓我三年來無比的心疼和遺憾,我趕到家里時他的靈堂已經搭起,他已經躺在了棺材里,守喪的五天里,我哭壞了嗓子,磕壞了膝蓋,難過到不得不去去醫院掛水,卻換不回來我的爺爺回來跟我說一句話。三年里我夜夜夢見和他說話,他的音容相貌總是在夢里和我相遇,我不敢再去他住過的房間,晚上不敢一個人在院子里停留,爸爸把他的房間從新粉刷了一遍,就像他沒來過一樣,可是我還是不敢去,看到任何一件舊物都讓我不由得想起,晚上在院子里我總感覺他就在我的身旁,他在叫我。
后來結婚生了孩子,我很想帶著老公孩子去他的墳前匯報一下,我已經結婚了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可是老公沒有見過我的爺爺,他理解不了我對爺爺感情的深厚,孩子還太小更不知道這土堆下面是誰,所以爺爺的三年祭祀時候我爬在地上哭的爬不起了,我的爺爺越走越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