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子喂養(yǎng)上,走過一些彎路。輔食添加初期,缺鐵性貧血;怕他吃不飽,哄騙性喂養(yǎng);因配比不合理,食材太大塊,導(dǎo)致多次積食、腹瀉。說起來都是淚!
好在經(jīng)過積極調(diào)整,近半年來,度過了一段平穩(wěn)期,兒子體重增長穩(wěn)定,身體健康,情緒良好。一路走來,總結(jié)了幾點經(jīng)驗,每次孩子不好好吃飯了,就回想一下,看是不是哪里出了問題,好及時調(diào)整。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準備工作很重要,吃飯也一樣。
首先,工具要備好。
需摸索出適合孩子使用的餐具。家里餐碗、餐盤,勺子、叉子,還有“出去碗”等,一共有五六套。常用的有2套,其他都是經(jīng)實踐不好用,而基本閑置的。還要準備幾套吃飯用的圍兜,擦洗的方巾等。工具中,尤為重要的是就餐椅。
偶爾去親友家或者飯店,沒有就餐椅兒子吃飯便成了問題,要么坐不穩(wěn),擔心他的安全;要么坐不住,亂抓、亂走,不集中精力吃飯。這時,才深刻體會到就餐椅的重要性。有了就餐椅可以將娃安置住,讓他安心在里面吃飯。
其次,要做好“孩子吃飯也是玩?!钡男睦頊蕚?。
我這個人吃飯是很嚴肅的,基本可以不說話,一心吃飯。以前老公吃飯要看電視,我都不贊成。那時我還在想,以后有了孩子,一定讓他養(yǎng)成專心吃飯的習(xí)慣,不能邊吃邊玩。等孩子出生了,我的觀念就自動調(diào)整了。對于孩子來說,尤其是前3年,他的“工作”就是玩耍,在玩耍中發(fā)展出了各種能力,吃飯也一樣。
我不能對他說,“要好好吃飯,不能玩碗、玩勺子、玩食物”,“不玩”怎么能學(xué)會自己吃飯呢,所以都隨他。盡量排除其他干擾,比如關(guān)掉電視,拿走玩具等。
邊吃邊玩中,兒子鍛煉了精細動作,最終學(xué)會了吃飯。
在“玩?!敝校瑑鹤拥某燥埥?jīng)歷分為3個階段。起初,對食物興趣大,我邊喂他邊抓,每次吃得衣服、椅子、地上到處都是;后來干脆給他準備兩份食材,一份便于他抓,一份我喂,大大提高了吃飯效率;最后,終于能自己吃飯了,要是餓,一會兒就能自己吃完,地上也很少掉東西,當然大部分時間還是要我喂,他也一起吃。
培養(yǎng)孩子對食物的興趣。
尤其輔食添加初期,孩子對食物的興趣遠遠比他吃了多少更為重要。讓孩子愛上吃飯,就得用食物抓住他的興趣點。
兒子對于不同食物的興趣,也是分階段的。
還不會提要求的時候,從泥到粥,菜和肉都放里面,比較單調(diào),但也簡單易做。后面吃膩了,開始對面條感興趣,常規(guī)面條、蝴蝶面、意面換著來。還有一段時間,喜歡上了吃餃子,于是我又學(xué)了門手藝,手工餃子。小小的餃子一口一個,他吃得開心,也干凈,大家都很愉快。只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對餃子又不感興趣了。
前前后后,興趣點在不同的食物,不同的吃法上更換。比如吃魚,蒸著吃三文魚、鱈魚、鱸魚、多寶魚等等,興趣還比較久。漸漸地對蒸的、煮的菜不感興趣,要炒著吃。起初把飯菜炒在一起,用勺子舀成飯團子他自己抓著吃,后面就要飯菜分開了,一口飯一口菜的吃。最愛西蘭花,還喜歡肉丸子,有段時間愛吃蒸蛋、土豆,現(xiàn)在又喜歡喝湯。
之前,要是他對某種食物正處于著迷階段,恨不得頓頓吃,沒有就不高興,沒吃夠也不行。慢慢的,兒子接受多種食物后,雖然不同時段有偏好,卻不再固執(zhí)于某一種了,提供的飯菜都能很好地接受。
提供合理的配比,保證營養(yǎng)均衡。
投其所好能夠吸引孩子的興趣,卻難免營養(yǎng)失衡,尤其經(jīng)歷兒子積食后,更加注意飲食的配比。
可以做兩手準備,做一份他當前最感興趣的食物,但不要太多,讓他自己吃。然后準備一份營養(yǎng)均衡的食物我來喂。
主食、肉、蔬菜盡量換著來,不用每頓都很多樣,但在一周內(nèi)保證種類盡量多。以前懷孕時滿足每周50種食物,現(xiàn)在兒子的飲食以同樣的參照。
謹記“三分饑與寒”。
有段時間我老擔心他吃不飽(這可能是很多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們),想著讓他多吃點,于是走上了彎路。
去年4月份,他爸爸說要出差,我們就回老家呆了兩個月。回去后條件好轉(zhuǎn),就專程先給他喂飽了,我們再吃飯??赡苁撬粋€人吃沒勁,我們吃飯時他又不能參與,加上回去人多,他注意力老不集中,所以,那段時間吃飯成了一件比較痛苦的事。
他吃得越少、越是不好,我就越著急,越是想方設(shè)法地多喂點,都有點哄騙性質(zhì)了??赡苡袝r也喂多了點,他沒食欲,我又著急,導(dǎo)致了惡性循環(huán)。那段時間,他對吃飯都不怎么感興趣。我覺得問題有點嚴重,要再這樣下去,就跟有人追著喂飯沒什么區(qū)別了。我好好反思了一下,看了看之前的讀書筆記,決定,
吃什么、什么時候吃由我決定;吃不吃、吃多少由他自己決定。
有時候我做了半天,他只吃一點點,也完全尊重他的意愿。慢慢的,他的好食欲回來了。自從覺悟之后,一直遵循著三分饑與寒的理念,不擔心他吃不飽,而預(yù)防他吃太多。
兒子吃飯也是一個動態(tài)平衡,可能前兩天胃口好,吃得多,接下來會“食欲不振”兩天,其實是在自我調(diào)節(jié),這時候千萬不能哄他多吃點。反正孩子餓不著,少吃沒關(guān)系,吃多了反而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