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太清這個十年之約的活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每個月底寫上一篇碎碎念已經成了習慣。這話說得好像我平時不碎碎念一樣,其實不是,我每個月都要固定碎碎念幾次的,目的是為了抵抗流年以及讓自己從形式多樣的晦澀文字里暫時解脫出來。我從這片海里露了頭,看到不遠處有一塊礁石,礁石上綴滿了藤壺,海浪按照節奏拍上去,小蟲子就朝著四面八方逃開了。然后我坐在上面,把雙手撐在背后,腿怎么放都好,就覺得輕松。太陽該升起來了。
新的一年畢竟開始了,因為元宵節還沒有到,尚沉浸在過年的氛圍里,竟然沒有發現已經過完了一月。情人節再熱鬧一下,二月份就又過了。月歷翻過第十一次的時候,又是新的一年。日子追著日子,還沒咂摸出什么味道,晃個眼就沒了。所以總是在感慨時間走得太快。
但任何事情的初始,總是能讓人生出從頭開始的決心,比如說做一些總結、列一些計劃,盡管這些計劃可能和去年相似度有百分之六十甚至更高。這個時候,每個人都感覺自己的氣勢是最足的,以為可以一鼓作氣。然后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你稍不留意,捏著氣口的手松了一點點,氣就噗嗤噗嗤出去了。這樣還算好的,最難防的是那些,你自以為捏住了,摔打揉搓各種折騰,等到想起來的時候,氣球已經扁得差不多了,藏在里面的硬挺的計劃表無所遁形,“嘭”一聲就把它戳破。它似乎總是按照這樣的方式周而復始。
計劃不能按照計劃來,因為它永遠都比不上變化的速度。盡管如此,仍然不能免俗。一月份它就是個列計劃的月份,趁著還有氣,還沒有力竭,就該躊躇滿志地說些什么。說什么呢?比如我今年要看多少書,寫多少萬字,要生個娃娃,去哪里旅游,在工作上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標,要多和愛人表達愛意……
我原來是這樣計劃的,趁著過年休假,把之前訂閱的雜志都讀完,因為它摞在我書桌上實在是太高了。事實是,先生回家過年,我想盡可能多點時間陪他,所以需要在休息的那周抓緊時間把春節輪值周的稿件都看完。但即便已經完成得七七八八,到了輪值這周,仍然要花不少時間貼推薦語、整理記錄所有推文、找合適點贊的小文,為了避免先生對此有意見,只好晚睡一點早起一些,見縫插針,因此就常常被抓包,他于是需要時刻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坐扶梯啦,吃飯啦,我給他們講故事,別睡太晚,醒得好早,我每天也就花十分鐘處理下郵件,你可比我忙多了……好在最終也沒有把我的手機扔了,大概很明白簡書和文字對我意味著什么,只是擔心我太辛苦,留給自己的時間太少。
結果就是,雜志其實并沒有看完,然后欠了一堆短篇要寫。好在債多了不愁,慢慢看,只是每月又有新的寄過來,還要共讀,畢竟沒有輸入容易腦袋空空,我這文怕是要一拖再拖三催四請五角六張七上八下半于九十了。
自從陽性之后,一直在休養,很久沒有運動,明天開始逐步恢復了。當然,首先要把過年吃胖的兩三斤給減下去。
然后,依然是希望新年可以留更多的時間給自己。盡管,我們都知道,那可能只是一個永遠都不可能實現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