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們都會以為,世界會一直按照我們以為的樣子,至少大體上以為的模樣繼續,直到突然的疫情,我們終于有機會掉頭,看看自己之前狼吞虎咽的樣子,以及自己今后可能無能為力的狼狽。
這次,或多或少我們都會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無論購物習慣、價值觀、時間分配、金錢,甚至對孩子的期望、對老人的態度,應該都需要重新定位吧。否則又如何對得起,這次全球的大震。
《三體》里描述了一個不連續,甚至無法預估的世界。也許我們的生活其實也是這樣,之前的只是自己一廂情愿的想象。
不連續性、不確定性、失控、混沌。。。曾經相信的盡力抓緊,還是繼續崩塌
好多曾經的有志青年、壯年甚至老年,開始懷戀穩定的好。多少人想掉頭尋找失去的可控感。
人最怕的是,天真的以為自己真的抓的住將來,可以改變世界。事實上,當下即永恒,以最低的期望期盼未來,盡最大的努力,但凡一點好的都值得慶幸。也就是常說的感恩之心。感謝一切當下的存在。
貪嗔癡,也許疫情剛剛好是一面照妖鏡,希望借此看到自己的一些妄念。而后的人生多些寬廣。
萬事萬物總有兩面,而后的走向,取決于大多數人加起來的念想以及,心之所至的行動和結果。對個人往往也是如此。
人人不過都是大浪中的一頁扁舟,擰巴不如順勢而為。順勢才有可能找到契機,才有可能有一定的巧勁轉化頹勢,‘危機’,有‘危’一定有‘機’。
看他起朱樓,看他宴賓客,看他摟塌了。。。。。。
愿大家都一切安好,尤其每一個認認真真生活的人兒,守得云開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