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其實沒有什么標準答案,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我們在育兒的路上會遇到許多問題,從各種書籍當中學到很多的方法和建議,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特別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我們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試著理解孩子的真實感受,從而找到育兒的正確方式和樂趣。
《父母的格局》作者黃靜潔,她畢業于北京國際關系學院。是微信公眾大號“父母堂”創建人。與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先生育有兩子,18年來在中美兩地養育孩子,汲取了東西方教育精髓。成為了一句中西合璧的親子專家。
“格局”似乎是一個只可意會卻很難言傳其內涵的詞,在作者經年的育兒過程中,她始終被吸引著去探究其背后隱含著的真實和能量。
作者所理解的父母的格局是,有高度的視野、有廣度的胸懷、有厚度的理想,代表了三個維度,即高度、廣度和深度。?
視野需要我們攀上高山,然后把肩膀讓給孩子,讓他們看到更遠的地方。?
胸懷,即包容,越有廣度的包容,一個人就越少封閉,越少自私。它能帶給孩子正面而積極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而世界觀影響思想,思想決定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習慣沉淀為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理想,也就是抱負。理想很薄時,就像近視眼,只能看到眼前;有厚度的理想會帶給孩子大的抱負,讓他們不只看到眼前,還可以看到海洋、看到天空、看到山川。?
而我們為人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肩膀把他們托向天空,讓他們看到更遠的地方,讓孩子有更寬廣的胸懷,有更厚重的理想。
在《父母的格局》這本書中,作者通過18年來在中美兩地養育孩子的親身經歷,和近十年來與中國年輕父母探討育兒經驗的獨特體悟,告訴我們構建育兒大視野的四種智慧和四種行動;如何用一本書、一個榜樣、一個錯誤這樣的“第三種力量”而非打罵、責罰等方式,啟動孩子的內在成長,讓變化發自孩子內心深處,不打不罵,營造和諧親子新模式系?;做好閑暇教育,讓孩子“浸”在閑暇時光,“泡”出高情商、好品格,并把世界“植入”孩子心中?;看懂孩子五大與生俱來的能力,緩解緩解父母在孩子出生后最初幾年的養育焦慮;巧妙化解親子關系的“5根利刺”,正確應對孩子成長中的五大危機……?
我們養育孩子,不僅僅是讓孩子健康不生病,吃飽穿暖,更應該考慮把孩子培養成什么樣的人! 而這取決于父母的格局,因為父母的格局決定了養育孩子時的視野、態度和方法。?
如果每個父母都能抱著改變世界、貢獻世界的觀念和格局養育我們的孩子,那么不僅世界會變得更美好,我們的孩子也會變得更優秀、更強大,他們的人生將更有格局。
你的知識和閱歷決定了你人生的寬度和廣度,你的人生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孩子的未來就有多寬廣!
-end-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本人)
簡寶玉讀書挑戰打卡—— 書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