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一事,終一生

初看到這個演講題目,我有些詫異,記得在春節期間,看過一個紀錄片叫《我在故宮修文物》,當時是在老家和父親一起看的,我還打趣父親,說他就是劇中的工匠,因為這么多年,父親一直在從事他的建筑工作。其實當時對于劇中的工匠精神并沒有多的了解。

直到今天,再一次將這個題目寫下來,我開始思考,在而今這個物欲社會,像他們這種窮極一生專注于一件事的人微乎其微,這種工匠精神是不管在哪個行業的人都值得擁有的。

從孩子出生后,我從人人羨慕的五星級酒店HR部門經理轉行進入了保險行業,剛開始的目的只是為了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和孩子,并沒有想太多,隨著后來對行業、對公司的更多了解,我開始喜歡上了這份工作,尤其是每一次客服自我跟別人講自己是一名保險從業人員時,我覺得這是一次大的突破,更多的是每一次成交一份保單所帶來的內心的能量讓我更加堅定了這個工作就是自己的事業。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我也遭到了家人和朋友的詫異,甚至反對,在跟別人講保險的過程中,我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拒絕、白眼,甚至謾罵,挫折讓我想放棄,但每每想到那些行業里面的佼佼者,我又告訴自己:別人能行,為什么我不行。或許自己缺的就是那種像故宮文物修復師以及千千萬萬像父親一樣的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工作的那種工匠精神,而何謂“工匠精神”,我認為就是專注,專注于本職工作,專注于精益求精,專注于超越自我。

專注于本職工作,在我看來就是愛崗敬業,其實現在很多年輕人對待工作的態度都是騎驢找馬,做著一份工作,隨時想著換下一份工作,這是永遠不會做好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用一生的心血只為更好地解決老百姓的糧食問題,這就是出于對自己事業的敬愛。

專注于精益求精,其實就是對于完美的不懈追求,而完美就是對于工作的吹毛求疵,在吹毛求疵的過程中不斷改進、提煉,從而造就偉業,如瑞典的手表,德國的制造業,也許有人會念叨“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卻忘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而在我們的工作中同樣需要精益求精,讓自己更專業。只有專業的自己才能帶給客戶專業的保障。

我喜歡聽田震的《執著》,里面的歌詞“我想超越著平凡的生活,注定現在暫時漂泊,無法停止我內心的狂熱,對未來的執著”。我們經常在頭腦里面念叨“我要超越自我”,然而想要超越自己,也是要有行動的,古語有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沒有日常的點滴積累,是無法實現自我超越的,所謂“壽險人”,我們崇尚的是“趕比超”,其實這個“趕比超”不僅是要趕上別人、超越別人,更重要的是超越自己。

曾經有人告訴我,保險是“仁愛”的化身,是“責任”的體現,是“尊嚴”的延伸,而人壽保險是讓愛心永續的。既然選擇的是一份如此美好的事業,那么就要記住一句話: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風雨兼程。傾其一生,為之奮斗,再回首時,看到的將是彩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