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從出生開始,便會被貼上種種“標簽”——呱呱墜地之時,便會有人說,我看這孩子,眉宇間透著靈氣,他日肯定有所作為,身邊卻大有不以為然者:這孩子長的像xxx,肯定如那個人一般。聽說,有些“古方”中對此有解決的辦法——將孩子在太陽下舉起,魂濃者,一生無憂;魂淡者,一生孤苦。如今想來,這人魂(混)不魂(混)淡(蛋),大約是靠那日的天氣所決定的,筆者也很感念祖上未曾留下這樣的習俗,倘使是個大陰天,那我應早就戳上“魂淡至極”的標簽了。
稍微長大一些罷,身上的標簽便就開始雜亂無章起來,我們甚至在不知不覺間就被人貼上一張,且這與我們所做的事情大多無太大關系,譬如女孩子不小心崴了腳,于旁人自然是無礙的,但“警覺”的人便要想,明明駕馭不了高跟鞋,還穿這么高的,炫耀的很吶,家里有錢,也不該這樣吧?該!另外一人便會想,這人肯定身體不行,所以走路便也不穩。稍加思索,便連你腎虛之類都要付諸于此。人總是這樣,看到他人不堪時,總會有些子虛烏有的臆想強加于他人之上,而絲毫不怪罪崴這腳是因路的不平。
既然標簽有壞的,自然也是有好的,可好的標簽卻要實實在在需要付諸一些行動,待旁人認可時,便才舍得貼到你身上。但令人困惑的是,好的標簽又總會迎來壞的標簽,譬如,人們夸xxx聰明懂事,而這一次,他不聽話了,于是,便會引來:當初那么好的一個人,沒想到會是這樣的一個人。如此的唏噓感嘆,平日也實在看到不少。
我們是如此深惡痛絕于這樣的標簽。
但,我們又是如此的喜歡給別人貼上這樣那樣的標簽。
如今的我們對于身邊之事,多半都是如此,看到別人好心幫助他人,便要想,這倆人,怕是認識的;便要想,這人無非是想表現一下;便要想,這是作秀;便要想,施助者定是另有他求。我們也應該反思一些事情了:究竟是什么,讓我們看不到人性好的一面了呢?筆者認為,除了個人心胸外,有些媒體在這方面實在是有所“貢獻”的,導致如今求助者不能被施以援手,施助者不能安然施助,每個人都提心吊膽的過活,生怕自己因不能看清“事情本來面目”而引來麻煩,且即使不引來,他們的非議和嘲諷又該怎樣抵擋?
可如今的我們又是如此的在意那些束手無策的標簽。
想起很久前看過的一則漫畫,畫的是父子兩人牽一頭驢,無論是父親騎驢也好,兒子騎驢也罷,或者干脆都不騎都會有人評頭論足,世上是有很多的閑人的,賴以他最“刁鉆”的眼光去“審視”這個世界,你認真對待這些人,也就注定過不好這一生,所以,眾口難調才是人情世故中最為普遍的。另外,生活中那些所謂的”老好人”,處處迎合,事事應承,生怕在無意中便被人貼上本不愿承認的標簽,可,生活中磕磕碰碰總是難免,人總歸也是有七情六欲的,無處宣泄的情緒,最后卻施加在最親近的人的身上,網上總是說很羨慕那些打也打不走,罵也罵不走的感情,可既然渴望擁有這樣的羈絆,為何要用這樣的手段去試探呢?試探成功與否,都是一種傷害,任何的感情,都是經不起太多考驗的。或者,這樣的考驗,于自身又有何可慰藉的?
我也曾瞥見自己后背上貼滿的標簽,有些基于過去,有些基于人品,有些顯得美觀,有些顯得不堪,但,又有什么關系呢?自己腳下的路總歸是自己要去走,在才華還撐不起野心時,那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在能力還駕馭不了目標時,那就應該沉下心來歷練。那些為一己貪欲而誤導的閑人和媒體,總歸會被曬于陽光下,看其有多魂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