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你是怎樣的??
▼
小陶終于嫁給了自己的初戀,婚禮上哭得稀里嘩啦;
KK去了香港念研究生,順便發展代購事業;
阿元在尼泊爾做著他最愛的漢語教師;
而我,離職兩個月,從大理回來,待業出租房中;
那你呢?
這幾天的朋友圈,被一條走心的臺灣公益廣告刷屏了。這則“致25歲還一無是處的你”的短片,引來眾多明星轉發點贊,也深深觸動了游走在25歲邊緣的我。
臺灣104基金會發起了一項名為「Be A Giver」的社會運動,呼吁給年輕人更多的機會。他們請來了幾位執行長、總監、經理,都是一些在社會中可以指點江山的企業界大佬們,對幾份匿名求職者進行評估。
結果,他們給出的評價除了否定還是否定。
然而,一開始的他們并不知道,自己否定了“33歲還沒有一份正職工作”的
大導演李安
,也否定了做過洗車員、面包學徒、菜市場學徒,但只有中學學歷的
世界面包大師冠軍吳寶春
,還否定了最好的朋友、從小看到大的朋友家孩子以及自己的女兒……
片中的大佬們紛紛陷入反思:曾被人貼標簽的自己,竟也沒有好好當個“給予者”,而是以前輩的姿態,高高在上地給人貼標簽。是啊,每個人都有很多無法通過簡歷看出的優點。
短片的最后說:
沒有了偏見,
留給年輕人的就是無限。
▼
的確,25歲還默默無聞的人不在少數。還有三個月就要25歲的我,不僅一無是處,還一無所有呢。可我卻很愛現在的自己,因為我比以前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25歲的你看起來一無是處,沒關系,也不用著急。莫欺少年窮,只要少年還在咬牙堅持,從未放棄自己。但如果到52歲的時候,還是默默無聞,那會怎樣?
看完這則廣告,我想到了另一則暖心的日本短片——
如果50歲還是一個小職員,
這樣的人生是不是不合格呢?
▼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很普通的伊藤先生
普通到沒有具體的形象,只有簡單的符號
連姓氏也很普通,伊藤
真是個丟進人群瞬間就會被遺忘的普通人
他已經50歲了,卻還只是個普通員工
每天和其他一樣普通的小川中川中野擠電車上班
在擁擠的車廂里
算著自己還有十年才能結束這樣的生活
他很討厭自己
上班遲到、報告出錯、連搭電車都會被人流擠下去
感覺自己被狠狠地蓋上「不合格」的印章
仿佛從年輕時起,人生中便處處都是不合格
他覺得這樣的自己,能普通地幸福生活著
完全都歸功于自己的妻子和女兒
畢竟他是一個在女兒發高燒時
只會慌亂地拉著她跑去牙醫診所的爸爸啊
“你真的是超級拼命地跑向牙醫診所的”
事后,妻子面對他當時的慌亂無措,
沒有絲毫責怪,只是笑著說:
“人家我啊,在緊急時候會拼命的人,最喜歡了”
就像年輕時安慰熬夜努力但是依舊不合格的伊藤
“能夠為某事拼命的人還不錯噢”
“我很討厭自己
但是
身邊有人愿意為我蓋上「合格」的印章
能夠有這樣的人在我身邊
我一點都不平凡
我真的真的
真的是很幸福”
盡管故事的最后
伊藤先生還是很討厭自己
依舊上班遲到、依舊工作被罵
熬夜努力但依舊不合格
可他的身邊永遠都有人支持、有人認可
有人愿意為他蓋上「合格」的印章
這就夠了
所以這是一個賣印章的廣告,但一點兒也不影響故事的溫情與動人。一萬個人,一萬種活法,誰又能輕易點評誰的人生?也許這一生注定平凡且普通,但心里有自己為之拼命的事情,身邊有愛人的支持與認可。就像五月天在歌里唱的:“這一生只愿平凡快樂,誰說這樣不偉大呢?”
很多人的25歲確實沒什么驚艷之處,并且其中的絕大多數,即使到了52歲還是沒有什么特別的。但每個始終在認真生活,能夠為某事拼命的人,不就已經獲得最好的「合格」章了嗎?
25歲還一無是處的你,也可以找到讓自己努力奮斗的事情,讓52歲的自己能夠坦然地說:“嘿,我沒有很成功,但無愧于心啊。”
“嗯,你認真的樣子,真的超棒的。”
文/未來
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