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職業化,每個人腦子里可能首先浮現的就是西裝筆挺的職場精英形象。不錯,服裝是一部分,不過這里更想說的是做事層面的職業化,也就是基于對方是否舒服的職業化思維?;谌粘9ぷ饔^察,即便是入職好幾年的人都并不知道某些“常識”,可能因為這類知識屬于隱性知識。作為HR,特別建議基于公司的做事風格整理成冊,把隱性知識顯性化,在新人入職的時候就把這塊作為必修課進行培訓,而后放在公司內部共享平臺供隨時查閱。這樣或許每個人的工作環境都能變得更好點,正所謂,美化環境,人人有責!
1、微信禮儀(同樣適用于QQ)
如果是蘋果手機,打開設置-電池,看下過去24小時的電池用量,我相信微信絕對在前3名吧?現如今許多公司的內部溝通工具也已經轉變成微信群了,可見微信禮儀有多重要。微博上有個關于在不在的段子:有事直接說,別問我在不在。我要是說再,你找我借錢咋辦?我要是說不在,你請我吃飯咋辦?
* 問完你好后直接說事,別問在不在
* 除非沒法打字的情況,別發語音
* 商務場合,慎用表情
2、郵件禮儀
如果收到一封標題為“你好”的郵件,你會作何感想?如果是第一次“見面”的人,我估計已經把他列入不專業的范疇了。劉潤老師在得到專欄《郵件禮儀》中提到他自己的經歷:他在1999年以工程師的身份加入微軟時,微軟當時是雇傭了十幾位語言專家校對每一封郵件。這些專家對郵件的標題怎么起,怎么問候,第一句怎么開始,什么時候用阿拉伯數字1,2,3,什么時候用單詞one,two,three,如何署名,單詞語法要信達雅等都做出了要求。被語言專家培訓畢業的工程師,最終才能直接給客戶發郵件。劉潤老師當時不理解為什么要這么嚴格?語言專家團隊負責人說:很多人這輩子都不會當面見到,你給他印象的唯一方式就是郵件。
很多公司估計沒辦法做到像微軟這種程度,但把“見郵件如面”這種理念傳達給每個職場人我相信還是可以做到的。
* 正式的郵箱顯示名--用真名
* 概括主題的郵件標題
* 簡單大方的格式(同種顏色,同樣字體,同樣大小,排版用分段、加粗)
* 邏輯清晰的正文
* 檢查附件
* 良好的回信習慣(善用抄送)
3、遇到不同觀點學會說“有趣”
現實生活中已經存在很多所謂的分手題,也就是誰也無法說服對方,最終老死不相往來。比如中醫是不是偽科學?上帝是不是存在?這里的原因其實是因為辯論雙方在爭論的都是觀點,并非事實。
那么什么是事實?什么是觀點呢?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今天30度,好熱啊。前面30度是事實,后面好熱是主觀觀點,盡管大部分人都會覺得30度熱,但也不能說這就是一個事實。
由此可見,事實就是可以證偽的東西,有真假之分,而觀點則是只要不違反事實,邏輯自洽,可以自圓其說就沒辦法證明對錯的東西。有人認為蘋果手機好,但有人就是認為安卓手機好。這時候即便你自己喜歡用蘋果手機,也要學會接受喜歡安卓手機的人,并說一句“很有趣的觀點哦”。
有了這種接納的心態,也能讓你對不同觀點有了更多傾聽和合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