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誤區
1、要不要屯書?
---不知道方向的時候在經濟能力內屯有質量的書。
---初期方向未定,要大量去看去找去學,找心儀的書,學習的內容和人。
2、今天學這個東西,明天學那個東西?
確定方向(斷舍離)--精進---短期(3個月)???
精明的方向策略(能為別人提供價值,市場導向)---中長期(半年--一年)
學習方向---找到能給別人提供價值的點(價值定位)
二、價值定位
產品人---有手藝,有一計之長
運營人---整合各類資源
媒體人---善于推銷和傳播
1、性格(性格測試)
黃、藍---產品人
紅、藍---運營人
紅、綠---媒體人
2、資源---天賦、家庭、人脈、能力
能力:
時間維度---專業能力(學習專業能力難熬可以邊學邊教,邊分享邊寫作)
能力圈---不要做超出能力圈范圍的事。
三、閱讀速度
1、阻礙因素
---注意力不集中
---相關知識缺乏
---讀完就忘、回讀、不成體系
2、提升閱讀速度的方法
換維閱讀(讀一本書)
---從時間順序維度轉換到結構順序維度
---帶問題去書中調讀找答案(找關鍵詞,關鍵概念)
---抓不熟悉的內容,跳讀熟悉的內容
地圖閱讀法(讀一本書)
---目的(帶著讀書的目的)
---路線(怎樣的思維結構去讀書,解構)
---地標(掌握關鍵性概念)
主題閱讀---讀多本書(不需要所有的書,只需要搭建結構的書和填充內容的書)
---262閱讀法
---20%的書籍搭建框架
---20%的領域經典書,填充血肉
---60%的相關書,完善框架和更新血肉
(入門書:抓框架???? 經典書:精讀,逐字逐句讀???? 相關書:跳讀和這個問題相關的內容)
SCQA閱讀法
---S:場景(發生了什么主題)
---C:沖突(用了什么具體故事)
---Q:問題(產生什么樣的問題)
---A:回答(提出怎樣的解決方案)
時間邏輯、3W、5W2H、PDCA(計劃,執行,檢查,行動)
四、學以致用
1、前因后果法(辨別文章邏輯)
前---隱含假設,拋出問題
因---文章是否有可靠的事實,數據,推理依據
后---根據前面得出的推論
果---是否有其他可替代的結果
2、知識內化模型---2K5E模型(提示姐姐用線桶)
提問(Ask)---帶問題學習,嘗試用5W2H框架去提問
知識(Knowledge)---調動已有的知識或去求知
解碼(Retell)---用自己的話復述一遍,這是理解的過程
運用(Use)---用場景舉例,看這個知識是否靠譜
局限(Restrict)---這個知識有沒有自己的局限性
3、知識的使用層次
信息---碎片化??? 例如:膜拜單車今天免費
知識---有自己的體系? 例如:5W2H模型、PDCA行動方案
能力---知識是知道,能力是做到
價值觀---一套完成的心智模型
融通(Combine)---它有了局限性,其他知識會出現,共同解決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