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兄臺是十年前因脂質體而結識的老友,如今在BD領域已有深厚的功底。2017年初他在朋友圈曬了一些2016讀過的書,從中挑了幾本評價較高的,在第10周讀上一讀。
2017年第10周關鍵詞:友人薦書
用一小時時間速讀,用一生時間精讀,這是無悔在2017年閱讀的第59~60本書。
高難度談話
道格拉斯·斯通 (作者)
光明日報出版社
《高難度談話》是一本我自己絕對要再細細重讀的上佳之作。
《高難度談話》擴展了我自己對溝通和談話的認知邊界:談話,其實是有三層結構的;談話,一定要分辨出什么是自己假設而出的“意圖”;談話,其實有效的解決方案是歸責。
一、每段高難度談話都有三層對話結構
◎ 第一層,“發生了什么”對話。絕大多數高難度談話往往都伴隨有不和與爭執,而分岐的焦點無非是發生了什么事情,或是什么事情應該發生之類。
◎ 第二層,情緒對話。每一次高難度談話同樣也會牽連出許多關于情緒的問題及其答案。
◎ 第三層,自我認知對話。這其實是一種我們就眼前局面對自身的意義和影響所展開的自我對話。
在高難度談話中,找出正確的事實從事都不是談話的重點。談話雙方爭論的是他們對此在感知、闡釋和價值觀上的不同見解。
太多時候,都只是把對話的焦點放在了第一層上,只是對著事實爭論事實,而沒有覺察到對方和自己隱藏在事實下面的情緒,以及更下面的自我認知。
二、意圖
◎ 我對你的意圖所產生的思考將會影響我對你這個人的看法。
◎ 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意圖”不過是對他人行為目的的一種假設。所謂的對方的意圖,不過是我們自己編造出來的假設,我們才是這一意圖的締造者。
看到這個觀點時,真好似當頭一棒,隨后對“我所認為的,都是錯的”這一句又加深了一層的理解。是啊,工作拖延了被上司問起挨說了,我認為是上司你對我這個人不滿,你的意圖是要貶低我,于是我就非常之生氣。這一系列的環節里,很重要的一環就是,我自認為我對你的意圖是100%了解的。但其實,原來是100%的不了解。
三、歸責
在高難度談話里,諸如爭論、吵架、各種談不攏,非常之不可避免的,就是會出現指責。特別是在氣頭兒上,哪管那么多的三七二十一,許多指責就脫口而出了。
◎ 專注于指責不是個好主意,因為它一方面會壓縮我們了解矛盾的真正原因的能力,并阻止我們做出補救措施;另一方面,單純的指責往往都是不公正的,而且也根本無助于解決矛盾。
◎ 有助于實現你的談話目的的要素就是歸責。
◎ 從本質上來說,指責是評判,而歸責是理解。
◎ 將你的姿態從評估責任轉變為探尋責任。
在我自己的膚淺理解,指責就好像雙方是絕對的黑與白,黑與白只有一個勝者,必須找出一個人來是錯的,而歸責就是黑與白都不是只看著對方錯在了哪,而是會往前看,并且甘愿為找到最好的方案而共同變成灰。
此書中的亮點特別多,一一列舉都可以列成一篇長長的幾十頁的讀書筆記。細細重讀此書,無論如何都要排到日后的學習日程中。
我自己最喜歡此書的結尾。
之前見過的有關寫溝通的書里,都沒有人提到過放棄。教你溝通技巧、方法,教要努力這樣那樣。但是,如果真的已經竭盡全力卻收效甚微,作者斯通說,“你可以放棄了”。
放棄意味著你不得不和自己展開一次高難度談話,從而是做出一個健康的決定,并且對自己的這一選擇表示諒解。
這也許是世間最困難的一種談話,但是考慮到談話的結果,這樣的談話的確是物有所值。
竭盡全力之后,欣然放棄,并且諒解自己的放棄。這一點,非常值得贊許。
~ ~ ~ ~ ~ ~ ~ ~ ~ ~ ~ ~ ~ ~
西風東土
熊培云 (作者)
新星出版社
行萬里路,寫一卷書。
如果想要從一個比較新穎的角度了解日本,這本書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本厚厚的書是熊培云旅日期間的思想游歷日記。太佩服作者了,每天除了正常的事務之外,還要記錄幾千字的日記,而且也不是簡單的流水帳日記今天去哪了誰說什么了之類的,而是也要遍查資料,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及其耐力,驚嘆驚嘆。
真正需要和解的是現實,而不是歷史。
尊重歷史,就不會忘記罪惡;尊重現實,就不會活在仇恨里。
很欣賞作者對待歷史和現實的態度。
就用作者在自序中引用的黑塞的詩作為這一篇讀書記錄的結尾吧~
想起人世間層不出窮的災難、隔閡以及人類對這世界的殘忍,我忍不住又一次在心里默誦起赫爾曼·黑塞的《箴言》:
你應同萬事萬物
結為姊妹兄弟
讓它們貫穿你全身
讓你不再能區別哪些是我的
哪些屬于你
沒有哪顆星、哪片葉應該隕落
你該同他們一起逝去!
這樣你都會同萬事萬物
復活于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