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拆解】《超級談話術》 豆瓣讀書 8.5分

本片內容源于得到《每天聽本書》專欄

一、開篇固定語

你好,歡迎你每天聽本書,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這本書叫超級談話術

二、本書內容

這是一本人際交往指導書,這本書的有200多頁,我會用23分鐘的時間為你解讀這本書的精髓,什么是高難度對話以及如何進行高難度對話來解決分歧。(這是一本什么書?這本書主要內容是什么)

所謂的高難度對話什么意思呢?本書的作者給出一個定義,說總有些時候會讓你覺得不好開口,說了怕尷尬,不說,又讓自己心里不舒服,并且這些問題又的確事關你的利益,如果你有這種左右為難的心情,那就代表你即將進入一場高難度對話。(定義什么是高難度對話)

實際上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這樣的高難度對話場景有很多呀,比如設計師總是納悶兒,為什么客戶聽不懂自己的理念,又不知該如何解釋,最后只好憋屈的,把方案改得面目全非,結果客戶還很不滿意,工程師的總是苦惱,在開部門會議時不能恰到好處的。相應老板的號召不是被同事認為愛拍馬屁,就是被領導誤會不積極,同處一個工作間, 有的同事就喜歡大的嗓門聊天,這很影響你的思路,你特別想讓他們小點聲,又怕讓同事關系變得緊張,只能自己帶上耳塞,萬般忍耐,導致工作效率極低,心情不爽,朋友說話不好聽,但又不好意思直說,讓人家誤會你,小心眼兒傷了感情。(你為什么要學用高難度對話來解決這些痛點)

三、作者介紹

如果你對這些場景感到很熟悉,那就說明你需要經常要面對高難度對話,提出這個概念的是秋涵宇和楊佳琳,也就是這本超級談話術的兩位作者,他們倆既是精神默契的事業合作伙伴,共同在臺灣經營著一家專業的文化咨詢機構,也是相互扶持的靈魂伴侶,同時他們也是溝通表達親密關系教育專家,活躍在兩岸三地的知名企業,進行職場溝通的培訓。

這夫妻倆覺得呀剛剛我們提到的這些場景嚴格來講并不能叫談判,但又的確不能通過簡單的溝通來解決,所以他們提出了高難度對話的概念,并且結合著課程實踐和多年的研究成果,寫出了這本超級談話術。

四、本書核心

在這本書里作者告訴我們面對高難度對話的正確態度,以及高難度對話常見的誤區,同時給出了很多推動高難度對話順利進行的技巧。

五、你將學到

1.該用怎樣的態度面對高難度對話?

2.處理高難度對話有哪些誤區?

3.處理高難度對話有哪些技巧?

4.推動高難度對話順利進行,你需要做些什么?

(帶著問題去看書,提高閱讀的主動性)

六、內容展開

今天我就為你詳細說說這些內容

我們先來說說第一個內容該用怎樣的態度面對高難度對話

其實很簡單,就是做到不逃避和不恐懼,(直接給出答案,結論先行)

很多時候我們在面對棘手的問題時,家人朋友會勸我們要以和為貴,盡量不要發生沖突,可是一味的逃避忍耐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更可怕的事,這樣的態度還會消磨我們的自信,甚至讓你懷疑人生。(提出問題 )

相信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對一段感情和一份工作,一開始總是滿懷欣喜,希望可以長久維持下去,可是那過了蜜月期,爭執和問題會越來越多,起初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比如東西沒有整理好,行程沒有安排好,慢慢的就會從日常分歧上升到對彼此價值觀的不認同的這個層面上(提出問題 )

其實每一次沖突都能讓你懷疑,還要不要繼續這種關系?你試著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斷重申自己的觀點,希望對方能懂你的苦心,可是對方似乎無動于衷,依舊堅持走自己的路,到后來你心灰意冷,不再奢望情況有所改變,再然后找一個合適的時機,你就提出分手或者遞交了辭職報告,不過就算重新開始,也是同樣的劇情在上演一遍,就這樣你開始對別人失去信心,對生命失去希望,于是你把錯誤歸結到沖突上,覺得都是因為沖突猜讓所有的美好消失,接著你學會了冷漠不反映,只要不吵就不會說出傷人的話。事與愿違的事,這樣做非但沒有讓情況好轉,反而加速了關系的惡化,作者告訴我,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惡循環,其實就是因為你在逃避,所以面對高難度對話的正確態度就是不逃避(為什么要用不逃避來面對高難度對話)

生活中還有很多人想通過對話解決問題,又害怕與對方開誠布公的談話,這些人總是在擔心,萬一我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會不會被人認為是事兒媽呀?我怕我說不好,會讓情況更糟糕,我猜人家不會同意我的觀點吧,

你看,這還沒正式開始對話了,你的心里就出現這么多小聲音,這會讓你焦躁不安,作者告訴我,仔細分析一下這些不由自主跑出來的小念頭,你會發現他們基本都是你的想象,這些想象阻礙你進一步了解真相,以至于你只好一直用猜測來代替對方真實的想法,很多時候沖突之所以無解,正因為雙方都只有想象沒有真相,一句句的我以為如何如何讓遺憾不斷上演,說到底還是源自你對高難度對話的恐懼心理,有些人是害怕失去既得利益,有些人是害怕丟了面子,更多的人是害怕被討厭,不希望自己被認為是一個多事兒的,那你的恐懼并不能幫你解決問題,你忽略自己的情緒,更不代表就會被別人認同。(不敢面對 高難度對話的原因,是因為害怕,恐懼)

小琴在出版業工作了十年,為了尋找新的發展空間,在好友的引薦下跳槽到金融業,而小青很快就發現自己對于這份新工作非常不適應,因為在金融行業每天都需要進行大量與人交往的業務,而小琴的性格又比較內向,讓他覺得每天上班都是一種折磨,都好幾次鼓起勇氣跟主管表明自己想辭職,主管總是安撫他,小琴,這批入職的新人的里呀,我們最看好的就是你了,很多資深的同事也都私下里夸你,嗯,我覺得你只要度過適應期就沒問題了,,為了不辜負主管的期待,小琴一次次說服自己再試一次,結果自己心里不舒服的感覺越來越強烈,搞個主管也認為他沒有全力以赴,經常找他談話,最后雙方關系越來越僵,僅存的一點好感也變成失望,只能不歡而散,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小青發現這次問題的根源就在于自己太害怕別人,對他失望,以至于無法拒絕主管的挽留,其實小琴面對的就是一次次和主管間的高難度對話,而他心里的恐懼就像一條繩索勒住他,讓他逃避真相,寧可自己忍受不舒服,也不敢跟主管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結果就是他本不想辜負任何人,卻沒讓任何人滿意,自己還落下很多差評。(用小琴的案例來說明不會正確處理 高難度對話的后果 )

很多人小時候都害怕一個人在黑屋子里睡覺,總覺得黑暗里藏著怪獸,長大了才發現原來一直都是自己嚇自己,當你發現自己明明需要通過高難度對話來解決眼前的問題,卻又遲遲不肯行動時,很有可能的是恐懼心理阻礙了你,花點時間探索自己的擔心和恐懼,你會發現那個讓你害怕的怪獸,只是你的想象,勇敢面對才能解決問題,這就是作者給出的第一個內容,,逃避和恐懼并不能幫助你拓展提高的對話,你要做好心理建設,不逃避不恐懼,這樣才能更好的面對沖突,進而解決問題,但很顯然,只是做到勇敢的面對問題,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實際操作起來還會出現很多問題(提出不恐懼和不逃避才是面對沖突的正確態度 )

接下來我們說說第二個內容,高難度對話的誤區,分不清人和立場

實際上高難度對話之所以難,大多數是因為立場不同,而不是人的問題,發生沖突時,大部分人都沒能把人和立場區分開,這是處理高難度對話的誤區之一,人們通常會簡單粗暴的把立場、觀點、看法跟這個人劃等號。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想吃牛排,你的另一半想吃蘭州面,你們想要的不一樣,自然容易起爭執,其實你們只是想吃東西不一樣,并不是你們本身出了問題。

可是呢這類句話到最后往往會演變成你就是自私,光想著自己,你就是愛唱反調的指責,甚至會上升到你到底愛不愛我,這樣的終極拷問,就算是最終讓對方順從了自己的意思,也會讓兩個人的親密關系產生裂痕。

那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因為我們都太習慣去推測別人的意圖,并且太容易把自己的見解當作真相,當對方不配合時,我們的直覺就告訴自己,他是故意跟自己過不去,而不是由外在因素讓他無法接受你的建議。(用實際案例來說明分不清人和立場這個概念what)

那要怎么做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怎么做How)

很簡單,當你意識到自己討厭或者生某人的氣時,請先對自己喊停,然后試著把人和立場區分開,這樣你就可能不會做出錯誤的推測,同時可以避免擴大傷害。

我們總結一下,高難度對話之所以難,大多數是因為立場不同,而不是人的問題,處理高難度對話的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問題出在人身上其實是立場問題,當你在為某個人生氣,覺得他討厭的時候,請及時喊停,把人和立場分開,避免擴大傷害。(第二個內容的小結,這也是我們生活中常說的,對事不對人同樣的道理)

高難度對話還有什么誤區?作者給出了第三個內容,那就是分不清閑聊和溝通

這樣不利于對話順利進行,很多人都認為聊天能幫助自己更好的解決問題和沖突,因為聊天的氣氛更輕松一些,大家可以敞開心扉以訴衷腸,可作者卻告訴我們聊天無法幫助你真正解決問題。

因為閑聊和溝通這兩件事情的關系就好像是散步和登山,表面上看起來都是走路,可實際上有很大差異,你散步時可以穿人字拖,大背心,你去爬山的時候肯定會換上登山鞋和沖鋒衣(大部分人聊天時候是一種放松的狀態,大腦處于非高速運轉模式,而談判或者解決問題時候,需要全神貫注,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書中就用散步和登山來做比喻)

有的人很會聊天,但并不代表你們可以在一起能好好相處,閑聊并不是溝通,閑聊,突出一個閑字,既然是沒事閑的沒有壓力,說話就可以有一搭無一搭,彼此的包容性也很高,偶爾說錯一兩句話,也不會有人當真,大可以一笑而過,閑聊嘛,氣氛熱烈就好了,雙方說的話也都不當真的

可你看哪一場高難度對話能跟聊天一樣呢?一般來說高難度對話都需要溝通,而一旦談話被定義為溝通,就表示你們要通過對話解決一些問題,或者達成某種意向,總而言之是希望達到一個目的,而不是僅僅追求一種融洽的感覺。(溝通的定義是什么 what)

此時時間的分配,談話的節奏、問題的起承轉合,甚至是情緒的變幻起伏,都顯得很重要,相信你肯定不會穿著人字拖去爬山,所以,在進行高難度對話前,記得檢查自己的裝備是否跟自己的目的相吻合。

這就是作者給出的第三個內容,高難度對話的一個誤區是分不清溝通和閑聊的區別,閑聊不是溝通,想解決問題一定要通過正式溝通來解決。(第三個內容的小結)

那么在進行高難度對話時有哪些技巧呢?

接下來我們看看作者給出的第四個內容,再進行高難度對話時,留意對方的身體語言

人在壓力情形下往往只關注眼前最重要的事情,而忽略其他許多重要的信號,同理當一個人忙著澄清自己的意思時,會花很多時間考慮自己的說法是不是妥當,以至于沒有精力去控制自己的表情或者手腳擺放的方式。

高難度對話當然屬于壓力環境,所以呢,處在這個環境里的人,身體會比語言更誠實,當然這也不是要求我們在對話的時候盯住對方的身體上下掃描,那看什么呢?心理學當中有一個概念叫做微表情,是說通過觀察一個人細微的表情,可以窺視他內心的真實想法(什么是微表情 what)

那微表情有多么重要呢?早年間呢,漢武帝曾經發明過一種罪,叫做腹誹罪,什么意思?你在心里罵皇上,那也要獲罪,可是在心里罵,皇帝,怎么會知道呢?你能聽到我心里的聲音嗎?當然不是了,那你的表情會出賣你的心,司馬遷在史記里記載,有一個官吏在跟別人聊天的時候,因為對一項新政不滿,撇了一下嘴就掛掉了,你看面部表情出賣了一個人的真實想法。

高難度對話場景下,更應該注意此類表情,比如說,因為面試者的簡歷上寫自己參加過許多大型項目全景的闡釋一下某個項目的具體過程,問完之后不是聽對方怎么說,而是要仔細觀察對方臉上有沒有驚訝的表情,遇到對方沒有料到我們會詢問某個問題時,就會出現短暫的驚訝,有可能會眉毛上揚,眼睛睜大或者是張大嘴巴等等,這樣的HR就可以通過微表情來判斷面試者的簡歷是不是屬實了。(用兩個案例來說明微表情的重要性)

在高難度對話中,最怕的是明明對方已經不高興了,你還依然自顧自地說個不停,完全不理會對方的感受,直到對方忍無可忍,翻臉走人,你可能會問,我怎么知道他不高興了呢?

本書作者告訴我們,當一個人不想繼續談話時,會出現一些抗拒反應,抗拒反應有哪些表現呢?(對方不愿意再繼續對話下去有以下微表情)

有可能是把身體距離拉遠;

用手遮住嘴巴或者擋住眼睛的視線;

隨手拿起一件東西隔在你們之間等等

這些都代表對方不認同你的說法,或者想早點結束當前談話,這時你就花點時間對他進行情緒安撫,這樣才能夠保證談話進行下去,好,這就是作者給出的第四個內容,在壓力場景下身體比語言更誠實,所以要多留意對方的身體和微表情。(第四個內容的小結)

其實不光是有話不說,需要靠表情和動作觀察,有時候就算是說出來的話,也不能完全表達所有信息,平時咱們說話尚且講究言有盡而意無窮,在高難度對話場景里就更需要你琢磨出對話里潛藏的信息了,那具體怎么做呢?(承上啟下引出第五個內容)

我們來看一看作者給出的第五個內容,聽出藏在對方話語里的秘密,獲得真實信息

我們說話時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口頭禪,然后、這個、那個、后來什么的,如果只是無意識的重復,頂多讓人覺得你拖泥帶水,口才不好,那如果在你突然問對方某個問題之后,對方說了很多無意義的發語詞,你就要多留意了

比如說吃早餐時,妻子突然問丈夫,你昨天回家很晚去哪兒了?丈夫回答你?哪也沒去啊,就是跟朋友聚聚唄,妻子繼續問:哪個朋友啊?丈夫說,還能有哪個朋友啊?就是你知道那幾個唄、那個誰,就老王了,如果單純是朋友相聚的,肯定會直接回答出在場的都有誰,可是丈夫的回答很顯然太假了,但未必是丈夫做了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了,但這樣的回答至少表明他不想讓妻子知道某件事。(用案例來說明無意義的發語詞可能是對方不誠實的一個潛在信號,尤其在問答過程中需要注意)

有時候能在高難度對話中,對方還會試圖用“品格證詞”來說服你,什么是“品格證詞”呢?最典型的“品格證詞”,就是不回答問題,而是通過其他人的光環和名譽來為自己開脫的,經典的說法,比如,拜托我信佛,我怎么可能會做這種事呢?我培養是警察,我怎么可能騙你呢?我老公是博士后,我怎么會偷東西。(解釋了什么是事品格證詞,也稱之為榮譽光環)什么是品格——“是指對某人性情總的描述,或者說是指對與某人一般特征有關的性情總的描述,如誠實、或溫和”。

其實當我們頭腦冷靜,是很容易會發現這些說法里的邏輯漏洞,只是在壓力情境下,我們很難保證思路像平時一樣清新,如果對方講出類似的話,都容易讓我們被誤導,心理學上把這種情況叫做月暈效應,就像我們通常會覺得,功課好的孩子就一定是乖小孩一樣,實際上功課好只能說明這個孩子會念書,但不等于他就品行優秀,

說這么多,我們總結一下

如果在對話時對方說了很多沒有意義的發語詞,或者試圖用“品格證詞”,也就是別人的光環和名譽來說服你,這些都屬于你要聽出來的話外音,你需要仔細辨別他們真正想表達的內容。(人在壓力環境下,對話交流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兩點,一是 無意義的發語詞,二是 對方用品格證詞來敷衍回答你的問題)

好,這就是作者給出的第五個內容,聽出藏在話里的秘密,這樣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真實信息。

剛剛我們說的都是觀察對方的技巧,那我們自己在表達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我們來看作者給出的第六個內容,少用負面詞和不確定詞來推動對話順利進行

相信你也一定遇到過一類人,他們一開口就會讓你火冒三丈,雖然長期相處,你知道對方并沒有惡意,你還是會無法抑制的想要讓對方閉嘴,這種人說話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很喜歡用負面詞。(這個話題的相關環境)

比如說,哎呀,你不懂啊,不是是不。你沒理解我的意思,別啰嗦,我比你有經驗,聽我的準沒錯,想想看,每次聽到有人這么跟自己說話,你是不是會覺得很不舒服?因為這種沒辦法,不可能才不是,就像一道又高又厚的墻一下子橫在眼前,而覺得自己被否定,失去發言權,為了保護自己,你很快就會被激怒,想要反駁對方,于是情緒就會越來越高漲,那接下來的劇情大伙都熟悉了,常常是談話沒進行幾句,雙方就吵起來了,一心想扳倒對方,證明自己是對的。(用案例來描述環境,引發問題和沖突)

那換位思考一下,你不喜歡聽到這樣的負面詞,對方也肯定不愿接受,了解了這一點之后,為了避免談話進行不下去,下一次當你要回應別人的觀點時,可以先創造對方的確定感,讓對方知道你接受或者喜歡他的哪一個部分,再說出你的觀點,這樣了,會更容易展開談話。(提供解決方案,怎么做?)

小華是一家公司的策劃部員工,他們主管經常因為策劃方案意見不統一,鬧的不愉快,于是小華來到本書作者開設的事務所尋求解決方案,作者呀請他還原一下平時他和主管的對話,主管說;? 哎,你不懂,我們公司的客戶都很挑剔,你提的方案,他們不會感興趣的,小華說,不會的,這次策劃書,跟之前的很不一樣,我們增加了很多新點子,作者一聽就發現這兩位的話都充滿了負面詞,這肯定不利于談話的進行,在作者的建議下,小華改進了自己的說話策略,當主管說你不懂之后,小華說,你已經是最了解公司客戶的人,這句話的重點在于不急著解釋自己的方案,而是先為對方創造確定感和認同感,通常人面對稱贊口氣反而會收斂一點,所以呢主管會更加容易接受小花的進一步解釋,從而推動對話繼續進行。(用案例來具體說明怎么做)

如果說負面表述像一堵墻讓溝通難以進行,那么還有一類表達就像迷宮,讓人不耐煩,在高難度對話中經常要處理立場問題,可能有些人擔心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會被討厭,或者被要求負責任,因此習慣用隨便、看看吧、再說了,這種詞來逃避,最可氣的是這種人往往還很喜歡放馬后炮,因為他們像迷宮一樣的回答,給自己留了余地呀(什么是迷宮一樣的表達 what)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沖突中很喜歡回答擦邊球,一定要調整這樣的習慣,盡量用明確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態度,就算是真的無法馬上回答,要先用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立場,比如說,請再給我一點時間思考,我會在明天早上回復你,這句話就得看看吧,再說吧,要明確許多,當然你能保證在約定時間內清楚地說明自己的想法。(教你怎么做 how)

好,這就是作者給出的第六個內容,沒有人喜歡被否定,所以要少用負面詞,和不確定詞,這樣可以減少沖突和反感,推動高難度對話順利進行。(小結第六個內容)

最后作者還給出了一個建議,也是

本文的第七個內容:想要妥善處理高難度對話,就要負起責任

如果你想通過對話解決問題,就先要建立一個觀念,那就是對話的重點不在于指出錯在誰身上,而是要明確誰不愿意看到錯誤再繼續發生,就像你發現客廳地上有臟東西,應該直接把它撿起來扔了,而不是坐在那里不停抱怨,家人不愛干凈,因為這樣爭論對錯很沒有意義,只是在浪費口舌。(先提出一個假設,如果對話的目的是不讓錯誤繼續再犯,那就要負起責任,你接受了這個假設,自然也就認同了這個方法)

所以如果你想解決問題,就要負起責任,把話說清楚,而不是理所當然地要求對方配合自己的想法或者意圖去做事。

莊子曾講過一個故事,大概是說你家船在河道航行,不想起來大霧,就看見對面駛過一條船,于是你對著船上的人大喊大叫,讓他趕緊避開,就對方沒有反應,叫你很生氣,喊的聲音更大,可對方還是不動,這時你心想,好呀,你不動,我也不動,看看誰的船先沉,直到兩船相遇,你才發現對方的船上并沒有人,只是停泊在水面上而已,這時你先想把船移開,可是災難也無法避免。

在沖突中指責對方要為我們負責,就像是假定船上有人,就該無條件配合你的要求,,但實際上你推測的壞人可能并不存在,反過來講,就算船上有人,你也要問問自己究竟是安全比較重要,還是爭論誰是誰非比較重要?(用案例來說明這個方法是否有用)

相信你心中會有最好的答案,好了,這就是作者給出的第七個內容,想要妥善處理高難度對話就要負起責任,而不是爭論誰是誰非。(小結第七個內容)

說了這么多,我們總結一下作者給出的處理高難度對話的技巧

人在壓力情景中身體語言更誠實,所以在進行高難度對話時,記得觀察對方的面部表情和身體語言,這樣能幫助你獲得更多真實的信息;

對方過多的發語詞和品格證詞,都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真實想法,你需要仔細辨別聽出話語里的秘密;

負面詞匯和不確定的表述就像是墻和迷宮,會妨礙交流,所以你要盡可能用正面的和確定的表述來保證高難度對話順利進行;

一味指責對方,糾結于誰是誰非,對高難度對話毫無幫助,想解決問題就讓自己負起責任。

七、內容總結

最后呢我們回顧一下這本書講述的內容

作者首先告訴我們逃避和恐懼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關系惡化,因此要勇敢地直面沖突

接著呢又指出了高難度對話的誤區和陷阱,不能把人和立場去分開來,以及分不清溝通和閑聊這兩點東西,導致我們不能很好的處理高難度對話

最后作者給出了高難度對話的幾個技巧,概括起來就是仔細觀察身體語言和微表情,聽出對方話語的無意義詞語和品格證詞,少用負面詞匯和不確定表述,以及承擔責任,而不是爭辯誰對誰錯,其實光連接這些技巧并不一定能夠處理所有的沖突,生活中的很多狀況都需要你去親自體驗

八、講述者寄語

希望你聽完這本書以后,能夠逐漸通過實踐培養屬于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活出自己的生命樣貌,刪去多余的雜音,留下值得守護的信念。

九、結束固定語

好,今天的內容為你準備的筆記本蚊子就在熒屏下方的文稿里就是2017年每天聽本書為你解讀的第201本書,恭喜你,又聽完了一本書。


你喜歡這篇文章,動動手指點個贊,或者留言,我需要你的鼓勵和鞭策,讓我有源源不斷的動力繼續寫下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237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957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248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356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081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485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534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720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263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025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204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787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461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874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105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945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05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