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有人說:“投保容易理賠難”,絕大部分是因為不知道保險到底管什么,以為買了保險就啥都管,結果是發生保險事故時得不到理賠,引發不滿,對保險產生了誤解。殊不知保險是分類的,保險是“保”而不是“包”,打個比方,空調和冰箱同屬于制冷產品,但是起的作用卻是不一樣的!
【從保險責任來講,保險分三類】
第一類,裸險,只有一種責任,只管身故,不死不賠錢。
第二類,半險,兩種責任,管身故和重疾。
第三類,全險,管身故、重疾、意外傷害、意外醫療、住院費用、日額補貼,保險責任非常全面,有的還帶保費豁免功能。
看看自己的保單吧,有時候真不是保險公司不賠,而是你買的保險根本不在理賠范圍內!很多人都說買保險了,可問他買的是什么險種,他就會搖頭。
1、不是保險不賠,而是有沒有及時通知保險公司,是否及時報案。不要時間都過了,才想起去報案。
【專家論點】保險索賠時的第一個環節就是報案。根據保險合同的規定,保險標的遭到損毀或發生保險事故時, 投保人、 被保險人、受益人及他們的委托代理人應當盡快通知保險公司,否則由此而造成的損失由受益人自行承擔。一般情況下,投保人應在保險事故發生后10日內通知保險公司,但由于各個險種的理賠時效都不盡相同,所以一定要根據保險合同的規定及時報案,以防自己的利益遭到損失。
若投保人是用口頭通報的形式報案的,則事后須補填正式的出險通知單。報案時應詳細說明下列問題:報案人及被保險人的基本情況,保險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經過和結果等。
2、不是保險不賠,而是理賠對應的險種對不對,電視可實現不了冰箱的功能,理賠要求是否符合責任范圍。
【專家論點】報案后,保險公司或業務員會告知客戶發生的事故是否在保險責任范圍內。客戶也可以通過閱讀保險條款、向代理人咨詢或撥打保險公司的熱線電話進行再確認。保險公司只對被保險人確實因責任范圍內的風險引起的損失進行賠償,對于保險條款中的除外責任,如自殺、犯罪和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保險公司并不提供保障。
3、不是保險不賠,而是資料是否齊全,是否備齊所需單證。去銀行取錢,沒帶存折可取不了錢。
【專家論點】保險公司為防止有人提出無根據的或夸大的索賠,一定會要求被保險人在指定時間內提供損失證據并說明詳細情節。不論是什么險種,受益人均需準備保險單正本、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身份證件(身份證、戶口本軍官證、士兵證均可)的原件及最近一次所繳保費的發票,若委托他人辦理索賠手續的還需填寫委托授權書。
4、不是保險不賠,而是是否如實準備醫療分割單。醫保已經報了的,保險公司不會給您重新賠。
【專家論點】醫療,單位和社保已經給報銷了一部分,那么需事先向保險公司出示由單位開具的醫療費用分割單,并注明所花費的醫療費用總額和單位已支付的費用,連同原始單據的復印件一起交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將依據上述材料在醫療費用的剩余額度內進行理賠。
5、不是保險不賠,而是要進行事故調查。玻璃壞了,天花板公司肯定不會賠錢,玻璃公司肯定會負責。
【專家論點】資料收齊后,保險公司的理賠部門開始著手進行調查。保險公司也許要求客戶配合公司進行調研,并提供附加材料和證據。如果投保人在投保時有隱瞞病史的帶病投保或被保險人沒有親筆簽名等情況,都會給索賠工作的順利進行帶來障礙。最后,保險公司將審核、計算、確定賠付金額,并通知客戶前往領取保險金。
6、不是保險不賠,而是理賠的很多沒人知道,路邊的謠言傳得很遠。
【專家論點】每年保險公司都要進行大量的理賠工作,理賠的資金幫助很多困難的家庭度過難關。這些媒體不報道,沒人會知道,然而“保險公司不賠”的謠言,卻總是能夠傳得很遠很遠。
【結語】有相當一部分人,總說保險好買理賠難,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以訛傳訛,另一部分則是我們自己的原因。不要聽信保險不賠的謠言,大膽的買保險,保險公司絕對不敢不賠。法律會保護你,消協會保護你,保險監管部門會保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