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大圣歸來》已經縮短了我們與美國動畫電影的差距,結果《頭腦特工隊》幾步便甩遠了我們,《瘋狂動物城》則一腳油門直接消失得無影無蹤。
神作,史詩般的神作。
首先,電影的細節無比嚴謹。
Judy 嗅東西時微微聳動的鼻孔、放松和緊張時耳朵的不同狀態、聽歌時塞耳機的部位,還有仿蘋果手機的蘿卜圖案;
Nick 由淺入深的皮毛顏色;
不同動物之間真實的體積差距,對應 3 種 size 的列車門;
長頸鹿特供飲料管、鼴鼠特供輸送通道,還有河馬專供的“登陸吹風機”……
說“接地氣”已然太輕,這一切已經讓完全虛擬的動物王國有了超逼真的場景。
我們說,魔幻與瞎編之間只有一道“自圓其說”的門檻,只有賦予嚴密的生活邏輯,才能讓觀眾在虛構的世界里毫無違和感。《哈利·波特》是這方面的行家,《瘋狂動物城》不遑多讓,而且讓觀眾越看越踏實。
聽說劇組為了還原動物們的真實狀態,花了一年多時間去世界各地調研,還向動物、城市規劃領域的專家請教相關的專業問題。實在令人敬佩。
其次是殿堂級的幽默感。
明明是懸疑片,卻讓我在影院笑了一個半小時;
明明都是會心一笑的幽默,卻讓我笑得比以往都大聲。
樹懶公務員自然是笑點頂峰:包袱層層疊加,干脆利落;
而其他片段的笑果也不相伯仲,如黑社會教父、被排頭帶著走的耗子隊伍等等,尤其是 Nick 那句“你覺得她睡覺會數自己嗎”簡直可以媲美黃渤的“我TM還能去哪兒”hhhh
當我們的喜劇電影還停留在玩命耍寶“你看我逗不逗逼?逗不逗逼?”時,人家已經用隨手帶過的包袱猛戳你的胳肢窩了。
以上兩點足以看出,《瘋狂動物城》從一開始就具備“大片”的野心和誠意,遠勝那些硬傷矚目、只靠個別亮點賺口碑的殘次品。
但僅憑細節和笑點顯然不能稱其為“史詩級神作”,否則《里約大冒險》和《功夫熊貓》早已問鼎多年。《瘋狂動物城》的敘事和主題才是它一飛沖天的核心因素。
雖然是一部動畫電影,但里面工整的懸疑橋段可以直接當懸疑片看;Judy 和 Nick 這對傳統的“警察搭檔”不僅完成了劇情推動,還貢獻了一對老少咸宜的CP;在 Judy 離開兔窩鎮前往動物城的劇情中,我們又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離開家鄉,獨自前往一個陌生的城市,只為實現心中的夢想。而且不同于以往動畫電影“必定有人類”的設置,《瘋狂動物城》的角色全是動物,而且具有人類的生活邏輯,電影也因此避開了“愛護動物”的兒童主題,成為天馬行空又草蛇灰線的隱喻電影。
有人說《瘋狂動物城》就是在影射川普的政治行為,我并不以為然,至少我認為如此一一對應的影射行為會直接拉低一部電影的檔次。川普現在是熱點,十年后呢?五十年后呢?前面花了那么大功夫的片方應該不會在立意上拖自己后腿。這部電影隱喻的問題在很多時代都會出現:偏見、種族對立、恐怖分子、政治人物上臺、效率低下的公務員系統……這些如此親切的景象無處不在,我們才因此頻頻露出“我懂得”的微笑。
而說到偏見,《瘋狂動物城》最牛的一點立意就是:沒有站在弱者的立場,而是點明“偏見”是每個人都有的基因。肉食動物強勢時,他們認為草食動物弱小、無能,牛局長不讓 Judy 參與行動,獅子市長讓綿羊當副市長就是為了拉選票。
而當原來弱小的草食動物擁有說話的機會時,他們的態度也不會客觀中立:Judy 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就對媒體主觀臆斷“可能是肉食動物暴露本性”,被 Nick 一嚇唬,就要對拍檔做出攻擊行為;在 Judy 發現毒花、說出“原來兔子也會有獸性時”,她爸媽還不解道:“我們是兔子啊,怎么可能會攻擊別人”——是不是很像某些群體刻意標榜自己的清白?而這些偏見,恰恰都是下意識的。
這才是真實的人性,也是這部電影牛逼閃閃的地方。
總之,《瘋狂動物城》真是一部超越了《里約》和《功夫熊貓》,甚至略微超越了——雖然并不想承認——《頭腦特工隊》和《玩具3》的 S 級神作。
真不像迪士尼的嫡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