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這樣的標題,突然想到一個哲學問題:你是誰?
雖然我是比較喜歡哲學思考的,但是今天并不想要做一個哲學性的自我剖析,就是來理理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014年大四實習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同回到鄭州的同學先找到工作的情況下,自己實在是太著急,就下了決定要去一個小的會展公司做電話銷售。沒有一點工作經驗,沒有正規的培訓。向來慢熱的我上班第一天與同事交談總帶著些怯懦,找不到話題,也不知道要說些什么,上班時間從不會與同事閑談,總覺得工作時間干別的事情是不好的。雖然我并不怎么說話,但是因為我的真誠,(我知道,這種真誠通過幾句話的交流就能夠感覺的出來),一個星期下來,我就和幾個年齡相仿的同事走的很近了。
工作上我很賣力,但是并不代表我很喜歡這個工作,甚至是從心底里排斥這種工作。我一個給自家人打電話都不知道要說什么的人,給陌生人打電話更會是語無倫次,所有,我在聽了其他同事打電話時的話術和語氣,并把它們融合了記在本子上,以免自己一緊張不知道要說什么。因為公司沒有客戶數據庫,又是舉辦的第一屆展會,所有的客戶聯系方式都是自己在網上找的,這就造成了重復打給一個客戶的概率非常的大,當時剛從學校出來,臉皮薄,接通電話被罵的幾率非常的大,又覺得是自己打擾別人在先,心理更加的難受。這樣的工作對我來說每天都是一種煎熬,一個星期后,我把這種想要改變的痛苦換成了對自己外形的改變,我把長發剪成了短發,心情爽了很多,可面對工作,我還是很痛苦,終于沒能堅持一個月,辭掉了工作。
我思考自己到底適合什么樣的工作,不是說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會有一種價值的嗎?我不太會表達,不能做銷售,那我適合做一種不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嗎?在大學里我喜歡設計軟件,自學了一些PS技能,雖然并沒有堅持學好,也許我可以找一個影樓后期先當學徒再一點一點做起。鄭州這個地方我感覺自己已經呆不下去了,于是我聯系了一個駐馬店的影樓后期老板,請他收我去他那里工作。
后話我寫不下去了,因為覺得自己這樣的敘事很沒有意思,誰會在意一個與自己毫無關系的人的自我講述呢,而且這樣的敘事既無美感有無意義,或許對自己來說是有意義的,那是因為自己經歷過了,深刻體會到了曾經的感受,一個旁觀者是無法從這樣的陳列中感受到一丁點的同感。你寫東西想要的是什么?還不是一種共鳴,一種不但自己看后有回味的感覺,讓別人看了也會有一種贊同和感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呀,我也有過同樣的感觸,你剛好把我要說的話完美的表達了出來。
對呀,我就是在追求這樣的寫作水準,如果一直向上面那樣的敘述,我永遠也達不到我所追求的水準,寫也沒什么意義,不如睡一覺,明天從新開始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