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朋友給我發微信說,好無聊啊。
我問他,怎么不出去玩?
人太多了,不想出去。
那你在家干啥?
就一覺睡到自然醒,然后看看美劇。
呵,不錯啊,那怎么還會覺得無聊?
我也不知道啊,放假前就打算好了,待在家里睡覺看美劇,可是看了三天,就覺得沒意思了,好無聊。
這讓我想起了前些日子看到李叫獸的一篇文章,慶幸收藏了,于是就轉發給了他。并且跟他說,原因都在這篇文章里,自己去找。
你可能也好奇了,是什么文章?待在家里睡覺看美劇覺得無聊不快樂,到底是什么原因?
好吧,我就為大家說說李叫獸這篇文章吧,誰讓我一心想做活雷鋒呢。
李叫獸這篇文章標題為 《為什么看美劇會毀掉國慶假期?》 。
好多人嫌出去旅游人太多,讀書充電又看不下去,就打算宅在家里睡覺和看美劇。可是這樣也沒有讓你開心起來,反而讓你更加焦慮、無聊和煩悶,甚至會為一點小事而煩躁、生氣。
這是為什么呢?
原因涉及到人類的進化。李叫獸說,「快樂感」是大腦對人類行為的獎賞,在百萬年的進化競爭中,大腦通過「快樂感」獎賞人類的某些積極行為(比如吃飯),同時通過「疼痛感」懲罰人類的某些負面行為(比如灼傷),以保證人類能夠活下來并且繁衍后代、延續基因。
但,不論在什么環境中,長時間的被動娛樂(不需要任何體力、腦力的參與)都不利于人類的生存及基因的延續,所以大腦會對這種行為進行懲罰,讓人類變得「焦躁」、「無聊」。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就「自己現在在做什么」、「感覺怎么樣」兩個問題通過打電話問詢的方式展開隨機調查。結果心理學家發現:說自己正在「看電視」的人,更多地與「無聊煩悶失望」等詞匯聯接在一起。
很多被我們當做「娛樂」的事情,竟然經常讓我們陷入「輕度煩悶」。仔細想想,你是不是在看電視的時候總換臺,看一陣子這個節目,過會兒再換臺,看另一個節目,換來換去,看來看去,心情也始終沒有好轉,反而更覺得無聊煩悶。
遺憾的是,你對此卻渾然不知,每天總是一種「天明天暗、恍若隔世」的感覺。
那么,如何在假期得到快樂呢?李叫獸介紹了 6 個方法。
1. 短暫釋放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我們能夠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動,比如強迫自己去工作而不是去娛樂,或者強迫自己面對誘惑而無動于衷。
李叫獸以為,自制力的變化機理其實跟肌肉力量一樣使用后會下降,經過休息后會恢復,長期鍛煉后基礎力量會增加。
當自制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我們會進入「耗竭」狀態,比如無心做任何事情、無法自控、情緒波動等。
而這時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進行娛樂活動來恢復自制力。
比如,我們在上學時每次考完試,都會出去嗨一下,吃大餐、喝酒 K 歌,怎一個爽字了得!
放假前我們努力工作,不斷消耗自制力。放假了,不論我們是看電視睡覺還是旅游,都覺得好開心。
弗洛伊德說:「快樂是壓力和緊張的釋放。」
不過,這樣的「娛樂」只在「釋放自制力」時管用,當你的自制力已經恢復或者沒有消耗,大量的睡覺、看電視等被動娛樂并不會起到多少愉悅心情的作用。
2. 做出限制
李叫獸提出,通過娛樂來釋放自制力可以得到快樂,但過多的單一娛樂反而可能降低整體的快樂。因為人的任何一種感覺(不論是痛苦還是快樂感),往往并不與時間成正比。
因此,你需要對自己的娛樂活動作出限制,比如一天只看3集美劇,這樣往往比一整天看要快樂得多。
3. 積極投入
李叫獸說,娛樂活動主要有2種,被動娛樂和主動娛樂。
被動娛樂是指不需要腦力、體力投入就能完成的娛樂,比如看美劇、發呆等;
主動娛樂是指需要一定的腦力、體力投入才能完成的娛樂,比如駕車、棋牌、競技游戲等。
前文我有提到,短時間的被動娛樂雖然會釋放自制力,讓你突然很爽,但時間一長就會激發大腦的懲罰機制,讓你變得無聊、焦躁、煩悶。
比如,你玩一款游戲,起初有規則,你必須通過提高技能闖關,然后達到頂峰。你特別喜歡享受那種刺激感和成就感。
假如,現在規則沒有了,你可以隨心所欲,想怎么玩都行,不用花心思和時間提高技能,就能輕輕松松闖關達到巔峰。
你還會繼續玩嗎?
不會,你肯定會放棄,因為它太無聊了。除非你喜歡無聊,倘若真如此,你也沒必要往下看了,關掉手機,盯著天花板發呆吧。
那怎樣才不會感到無聊煩悶呢?
答案是主動娛樂。
李叫獸提到一個心理學概念,叫心流,指我們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種心理狀態。如藝術家在創作時,處于這種情境時,往往不愿被打擾,即抗拒中斷。
想必你也有過,做自己喜歡的事,會暫時忘記時間進入忘我的狀態。等做完,你驚覺,時間過得好快,一瞬間就天黑了。當然,整個過程,是享受,是創造,是愉悅。
所以,要想達到心流,請選擇主動娛樂。
不過,李叫獸又提出達到心流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能力與挑戰相適應。換言之,你選擇的挑戰必須跟你的能力水平差不多,否則,挑戰太高你會覺得困難,挑戰太低你又覺得無聊。
網絡游戲設計師就抓住了這一點。他們不會讓玩家一次性得到最好的裝備而有能力殺掉 BOSS ,因為這樣缺乏挑戰以至玩家會放棄;同時他們也不會設計難以逾越的挑戰而讓玩家心生退意。
4. 不要一個人被動娛樂
李叫獸說的不要一個人被動娛樂,就是說即使你真的想通過美劇和爆米花來度過整個國慶,那也請不要一個人看,跟他人共享。這樣會提高看電視等簡單活動的主動性,因為你在有意無意地跟他們進行互動,而且還會提高快樂感。
上大學那會看 《愛情公寓》 ,一個人看不太搞笑,即使戳中笑點,也只是呵呵一下。但跟朋友一起看就不同了,一個不大的笑點,都會笑得前俯后仰,不可收拾。
還有,就是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無論做什么,你都會覺得快樂。
5. 結尾峰值
如果你想擁有一個完美的值得回憶的假期,不妨現在就開始設計假期最后一個晚上的活動,也就是把你最想做、最期待的事情放到最后一個晚上,創造一個結尾的快樂「峰值」。
比如,跟朋友唱歌,聽音樂會,或者跟女友 啪啪啪 約會……
李叫獸說到,這樣做一方面讓你在假期的大部分時間內對將來充滿期待而不是恐懼(雖然下周就要上班了,不過最后一晚還有個活動);另一方面,會直接影響我們最終的回憶(次日上班你也會感到輕松、開心和幸福)。
這幾天,我都忙著玩耍,沒時間聽雪楓音樂會,那我可以把它安排在假期最后的一個晚上了。聽著古典音樂,再回憶一下假期的游玩,定是滿滿的愜意和舒快。
6. 運動
可能有人會說了,前面幾個方法都太復雜了,我想迅速擺脫負面情緒,有什么方法?
李叫獸說,運動。
當你進行了長時間的運動,消耗了大量體力,這時你往往會感覺到莫名的開心,各種身體、心理上的痛苦就消失了。
為什么?
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啟動了對運動的獎勵機制。
李叫獸解釋到,運動本身有時是痛苦的,它可能意味著身體勞累和肌肉酸痛,但是運動又有助于人類在遠古時代激烈的生存競爭中延續基因。
因此為了鼓勵運動,大腦進化出了針對運動的獎勵機制——分泌內啡肽,其作用類似嗎啡,可以緩解幾乎一切痛苦并且讓我們感到莫名的快樂。
總結一下,如何才能讓我們假期變得更加快樂?李叫獸給了我們 6 個方法:
1. 短暫釋放自制力
2. 做出限制
3. 積極投入
4. 不要一個人被動娛樂
5. 結尾峰值
6. 運動
希望這 6 個方法能對你有所幫助,也祝愿你假期玩得開心,過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