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難得的是認清自己。
中國的員工喜歡自命不凡,自我感覺良好,他們常常將自己的視野看作這個世界的極限。
我們談到某位并不熟識的,但在某個方面做的還不錯的朋友,碰巧的是這個并不熟識的朋友也尚且年輕,大學畢業(yè)沒多少年。但因為他做了自己擅長的事情,并且目標專注,所以目前來看,取得了在他那個年齡來說還不錯的小小成績。
我在跟我的年輕同事談起那位并不太熟識的朋友時,流露出對這位年輕朋友才華的賞識。因為的確,他取得了一些看得見的小成績。
為了接下來的描述方便,我暫且稱呼這位頗有才華,但并不熟識的年輕朋友為小A。
不出我所料,我的年輕同事在隱忍的聽完我的描述后,無法抑制的表達了他的不同意見,包括他的不屑。
我的同事認為,自己的才華,或者說能力絕不在小A之下,他認為小A取得的成績也不過如此,沒什么特別的,他也完全可以做得到,甚至比小A做得更好。
我聽后搖了搖頭,我自是對我的同事有一定的了解,我也猜想他會“不服氣”。
這樣的“不服氣”在職場其實很常見。
小A尚且還是一個與我的同事無任何利害關系的“陌生人”,對我的同事不構成任何升職、加薪上的威脅,并且也確實用實際行動做出了一些看得見的小成績,但仍然無法收獲與他同齡的人的欣賞和發(fā)自肺腑的贊美。
倘若小A也在我們公司,無疑會在無形中對我的同事構成了威脅,為了避免“*打出頭鳥”,他因為富有才華,豈不更要夾著尾巴做人?
否則,他的出眾才華,他的脫穎而出,換來的很有可能并不是他的同齡人由衷的欣賞和贊美,而是其他的異樣情緒。
同理,在職場,如果一個年輕人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在一群同齡人中脫穎而出,得到了上司的青睞和提拔,你相信那些與他同齡的人,那些與他同時進公司的人,有幾個人會對他真的很“服氣”呢?會真的心甘情愿的要向他學習呢?
我想,他從此聽到的很有可能更多的是風涼話吧。
我們估且看作這些從同齡人中脫穎而出的人的確在能力上略勝一籌,但就算如此又如何呢?
在絕大多數(shù)企業(yè)里,這樣的人只會被更多的人妒忌。大家開口閉口都會說,他也不過如此,沒什么大不了的,無非就是運氣好,無非就是會拍馬屁等等。
相反,因為他被提升,因為他脫穎而出,他很可能從此要面對更為錯綜復雜的職場人際關系,他得更懂得會“做人”,他要更加低調(diào)。
否則,他的日子不會太好過。
在現(xiàn)實生活里,我們都很容易高看自己,都很容易的認為他人取得的成績“很簡單”,“很容易”,我“也可以”。
我們很容易對自己缺乏清醒的認知,很容易眼高手低,我們總是很難對那些實際上在某個方面比自己優(yōu)異的人,對那些先自己取得一些成績的人,產(chǎn)生發(fā)自肺腑的尊重與認同。
實際上,是否能發(fā)自肺腑的欣賞他人,是一個人胸懷與格局的體現(xiàn)。
對一個取得一定成績的人,表達發(fā)自內(nèi)心的欣賞和認同,更是一個人良好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
就算你在其他方面比他更勝一籌,又如何?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鎸e人的長處,面對別人已取得的成績,多一點耐心,多一點謙遜,多一點善意與友好豈不更能顯出你的胸懷?
這也剛好是你向他學習,從而更全面的提升自己的絕好機會。
為什么一定要本能的抗拒,本能的去否定?本能的去抬高自己呢?
更何況,在職場,在現(xiàn)實生活里,我們是要靠“結果”生存的。
你說你不服氣,你說你同樣也很有才華,你說你不比任何人差,我們都可以相信。但更重要的是,你得通過行動取得成果,將成果展示出來,讓成果說話,而不僅僅只是動動嘴皮子。
嘴巴說說,很容易啊。
但實際做起來,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言語說,你能行,太乏力了,不是嗎?
在職場,人際關系的難處理,從某個角度來看,是相對那些脫穎而出的人的。
如果你唯唯諾諾,如果你一事無成,如果你追求和大家都“一樣”,你會發(fā)現(xiàn)似乎身邊的人對你都比較“友好”,因為你不會威脅到他們的尊嚴,他們的利益。
但倘若,很“不幸”的,你頗有才華,你已顯山露水,你就得小心了。
很有可能很多人會看你“不順眼”,很有可能你說話做事都得分外小心,你要學會低調(diào),再低調(diào),你要學會將風頭讓給別人,否則的話你很有可能會被群起而攻之。
很有可能你將受到排擠,你將受到孤立,甚至于你被邊緣化。
遇到這樣的時候,能幫到你的得靠你的情商了。
當然,我們不能自恃自己稍有才華,就目中無人,這是淺薄的表現(xiàn)。
因為我們有一定的才華,有一定的能力,我們更應該展現(xiàn)出我們海納百川的胸懷與格局,更應該主動的去化解周圍人的嫉妒或羨慕。
我相信如果你懂得尊重他人,你懂得照顧他人的感受,絕大部分人最后還是會認同你做人、做事的品質(zhì)的。
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我們身邊有比自己更有才華的人,或者說在某個方面取得了比自己好的成績的人,我們要做的是虛心的向人家學習,誠懇的反省自己的缺失,迎頭趕上,形成良性的競爭循環(huán)。
而不是口不服,心也不服的說風涼話,然后繼續(xù)煮青蛙,不付諸任何的實際行動。
讓我們歡迎競爭來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