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名英語老師,小學至高中都有所涉及,但是此時我想說的教育并不是課堂上的教育教學,而是家庭教育。何謂家庭教育?相信大家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過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出版了五花八門的教育經,從嬰兒,兒童,少年,乃至青年都有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看上去似乎都非常有道理,曾經我也是深信不疑。但是,自從小侄女的到來改變了我對這些教育言論的看法。
? 小侄女六歲,古靈精怪,也算是位乖乖女吧,至少還是會"聽話"。但是,與她完完整整呆了兩天后,我內心深處突然就有感而發。比如,她剛來我家,我就按著之前瀏覽過的教育文章中的理念(兒童要在九點前睡覺,培養兒童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去帶她。很不巧,她來的這幾天爸媽都不在家,完全得由著我自己的想法去照顧她。九點到了,我監督她去睡覺,她的反應是:手機給我玩一會兒,或者說,我看會兒電視...她總有她自己的想法,她不會像一塊木頭一樣任我們雕刻,且不說她媽媽給她慣下的習慣…從我們自身的角度去看待,我們并不是時時刻刻都有充分的時間來監督孩子,畢竟孩子的個性是多樣的,無法預料的。所以有時我們停下來好好思考思考,到底什么樣的教育方式是好的,科學的?答案是:沒有!
? ?如果沒有真正的帶過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真的是沒有話語權的。很多所謂的教育專家也是沒有真正的為人母為人父,出版的教育理念也是頭頭是道,那也只是看著頭頭是道。或者說是旁觀者清,再嚴重點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一樣的意思。
? 帶侄女的第二天,雖說六歲了不需要太多的照顧,但總有需要大人的時候。比如不會放適溫的洗臉水,夠不著牙膏,擰不開水龍 頭...等等,都是一些非常微小的小事兒,也是沒有預料的會需要我們幫助的不同時間片段,毫無規律可循。并且,與此同時我們也有我們的事要做,那就意味著我們要時不時被孩子打斷,生活重心就不自覺的圍著孩子轉。當然,也有相應的教育言論說過,父母應該陪伴孩子成長每一天,觀察孩子的成長過程。但是現實生活中,有哪些父母能夠做到這一點?
? ?當今,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提倡父母不該讓孩子玩手機,玩電腦,看電視...應該帶孩子多做實踐活動。并說孩子太過于依賴這些電子產品就會缺乏思考能力與動手能力。之前我再同意不過了,說的非常有道理,孩子就該這樣教育。可是,想過實際生活中真正實施的可行性了嗎?即使是全職太太估計也很難做到吧!她們要管理整座房子的里里外外,如果讓孩子與這些電子產品隔離了,那孩子就得與媽媽行影不離了。那教育的代價太大了,孩子媽媽就完全失去自我,與社會隔離,以孩子為中心。我們不能為了教育孩子而失去自己的生活,失去自己的樂趣,失去自己的事業,這不是科學的教育方式。所以,那些形形色色的教育理論都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并沒有很好的把孩子與父母很好的結合起來。孩子固然重要,但不是犧牲自己的生活而換來的。
? 我是一名老師,同樣也是一名學生,我愿意與您分享與交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