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從2012年開始接觸健身,大二下學期,當時空閑的時間比較多,我們宿舍加隔壁宿舍總共八個男生一起報的名,剛開始大家都興致沖沖地說要練出八塊腹肌,人魚線,但是練著練著最后只剩下我一個,有的人吃不了苦,也有人可能覺得煉鐵枯燥無味,甚至說不定也有人只是想湊湊熱鬧,去健身房看看美女,反正到最后我怎么拉他們都不去了,可能健身確實挺苦的。
我為什么能堅持下來呢?因為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減肥,因為那時候我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胖子——180斤,其實我本來不胖,高三一年不知怎么的,就像吹氣球樣,一年就長了40斤肉,所以為了重新找回當初自信的自己,我花了一年的時間泡在健身房,我瘦下來了,并且還練出一身腱子肉,這期間最重要的就是我把我的健身心得分享給了我的發小——另外一個200斤的胖子,并且在我的引導下他也成功瘦身下來。
比較有趣的一件事就是當初是我帶著他練,如何使用器械,如何發力,如何控制呼吸,如何合理飲食。。。那時候我確認比他身材練得好,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慢慢的,自己變懶了,也疏于思考跟探究,后來慢慢地變成他帶著我練,就這樣陸陸續續幾年打醬油下來,我的身材反而退步了,結果他現在練得越來越棒,偶爾還去參加一些健身比賽。這半年來一直跟著笑來老師認知升級,這個問題在我腦海里面越來越清晰:為什么當初我帶著他練的,現在反過來我跟他的差距怎么變得越來越大呢?
帶著疑問,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也開始慢慢去觀察他身上的細節,慢慢發現了差異的所在:1.他平時工作非常忙,但是每天也要抽空去健身房,用他的話說,哪天不練就渾身難受。2.他是很享受健身的過程,別人可能覺得舉鐵很累,但是他覺得不斷突破,成長的感覺是很爽的3.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為了合理飲食,自己開小灶,一日三餐,都自己親自動手。
看似是一些很簡單的細節,但是跟笑來老師的觀念很多都不謀而合:1.我們都知道三分練七分吃,想要擁有良好的身材,最重要的是管住嘴,少油少言,不吃零食。很多次當我從健身房揮汗如雨兩小時回家,就想犒賞一下自己,一包小零食的熱量就讓所有的流汗付諸東流,之前太看重練的重要性,而忽視了飲食的的習慣。這么簡單的道理,自己卻本末倒置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他逐漸把健身變成自己的剛需的時候,誰不讓他練他跟誰急,自己健身的目的一直停留在減肥的階段,當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反而失去了方向。3.自己一直被動的健身,看似節約了時間,偷了懶,實則放棄思考的機會,也就無法體會到不斷進步與升級的樂趣,所以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對它什么態度,它就會相同的反饋給你。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通過這段時間內不斷的認知升級,我也不斷把所學結合到自己生活中的實際情況,慢慢發現一些問題的本質,不斷地反思,然后倒逼踐行,現在的我已經慢慢改變對健身的認知,不像之前那么苦大仇深,慢慢去體驗每一次鍛煉帶給我的快樂,同時也管住自己的嘴巴,享受合理膳食,健身不在于一時,而是一輩子的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擁有健康強健的體魄是理應付出不懈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