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找工作旅程該告一段落了,從深圳到長沙,還是家鄉城市好,有歸宿感,沒有工作上壓力。
2017年畢業來到深圳,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就是工作5年到10年,如果不是特別有出路還是回老家長沙吧。現在沒有想到這一天提前了這么多,主要還是因為家人和女朋友,還有自己的考慮,深圳房價太高,租房太貴,幸福感沒有那么強,再者就是目前工作問題。
年前就受不了吊毛公司,心想著反正明年回長沙了,就直接裸辭了,這家公司真是讓我體驗了一次什么是社會的毒打,這里吐槽一下,啥福利待遇都沒有,老板喜歡畫大餅,摳門,整天在群里還有會上搞些雞湯,給員工打雞血,公司成立快10年了,還就那么20來個人,這么點規模不知道原因嗎?對接的是國外客戶,時差問題真的是永遠的痛,這里不再多說,懂的都懂,不知道今年疫情影響,倒閉了沒。
年后差不多2月6號回了深圳,因為房子還沒有到期,還在和室友一起合租,那時候疫情還比較嚴重,封鎖道路、必須戴口罩,樓下吃的也沒開門,那時候就簡單點偶爾吃吃泡面,點點外賣,還有女朋友的愛心自助火鍋。想想那時候也是真的蠻慘,年前辭職沒了工作,年后各公司都還沒復工,長沙就更不必說了,心想著還是回長沙計劃延緩幾個月,先找份工作再說。2月中旬開始,投遞簡歷面試,由于疫情都是視頻面試,這還是蠻爽的,至少不用那么累,跑東跑西。長沙的和深圳的都有,這時候知道這兩座城市的差別了,長沙面試寥寥無幾,深圳的機會還是多些,陸陸續續面試幾家,有自己能力不夠的,也有自己不太滿意的。期間面試幾家大公司(騰訊、格力、TCL、深信服),被面試大佬狠狠吊打幾次,最終通過了并且在考慮就只有3家,長沙央企的外包公司和996公司、深圳的創維數字。之后和女朋友的幾次交涉,也算是給了我壓力,最終還是選擇回長沙去了哪家996公司。考慮的幾點:外包公司聽起來名聲沒那么好,自己的簡歷也不想多一項這樣的公司(雖然上一家公司也不怎么樣:D),主要對女朋友的考慮吧,她也在長沙,不想再異地(這期間,有3天以上假期,能回長沙就回去和她在一起),我相信如果沒有這一層考慮,我會毫不猶豫選擇創維繼續留在深圳,畢竟創維發展方向,薪資待遇都是蠻符合自己期望的。
3月中旬退房回長沙,回去途中回想待深圳快三年的點點滴滴,三年仿佛就是一眨眼,在這里經歷了很多,這其中最開心的就是在第一家公司期間,和同齡剛進來的小伙伴周末偶爾爬爬山,吃吃大餐,通宵5黑。因為薪資低跳槽到第二家公司(也就是深圳最后一家公司),感覺自己完全就是被老板畫餅騙過去的。為什么不離職,幾方面考慮:1.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找工作太累;2.離住的地方近走走就可以到了;3.對女朋友做了規劃今年回長沙,就懶得再辭職了,其實去年下半年就開始著手看長沙的公司了,看看有哪些匹配,查找崗位需求,做些針對的學習。誰知道年后碰上疫情這檔子破事,各種計劃打亂,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回到長沙,陪了女朋友兩個星期,直接出發廣州入職(新公司入職即出差,去總部實習),996作息制度之前已經有了心里準備,進去了才知道這哪是就996啊,有些人是007吧,9點下班都沒人動的那種,我們這組管項目的人更牛逼,每天搞到凌晨2點,每天早上還能9點準時到,內心不由一聲感嘆我去真TM牛逼。某一天,老板晚上9點下班邀請新員工聚餐,一頓激情演講然后畫餅,稱兄道弟。我靠這不是我上一家公司套路嗎?從這里心里就開始排斥這個公司,最后搞到凌晨1點多回宿舍,最終3點多種才睡,第二天還要準時上班,真心累。之后又告訴我從2個星期的廣州實習,變成3個月轉正才能回長沙,我暈,你不早說,把人騙到廣州來了,再延長?導火索:清明、五一都因疫情原因克扣員工假期,五一想回家一趟,就請了兩天假,這家公司請假流程真不是一般的長,和CTO在企業微信扯了半個鐘頭還沒通過流程,最后直接跑到他辦公室和他說,他才pass,心里真的越想越氣,明明是法定節假日,克扣了還不準我請假。五一回廣州的高鐵上,鼓起勇氣給那家央企公司發了封郵件,大致意思是想把當初拒的offer重新生效,流程過了幾天,收到了今年最好的消息,央企同意了,而且不走外包形式,走直簽。當天下午立馬提出離職,和項目負責人、CTO、人力、老板都談了個遍,再怎么畫餅我都不聽。就這樣,人生的又一次苦難我邁過了。
如今新公司也已經轉正了,工作上沒有太大的壓力,薪資就長沙而言還行,離自己家和女朋友也越來越近。回過頭來看,真的很慶幸自己今年的兩個選擇,第一個是年前離職,沒有這么果斷的決定,估計今年因為疫情還是留在深圳了,第二個就是自己鼓起勇氣發的那封郵件,徹底的改變了自己職業生涯和人生的軌跡,人生真的就是起起伏伏,每一次選擇都有可能改變你的人生,沒有了工作上壓力,也有來自其他的壓力,唉,這里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