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電影,全世界拍不過香港。
“雙雄”電影。
無論從數(shù)量、質(zhì)量,雙雄戲都是香港電影最響亮的名片之一。
幾乎每個叫得出名字的香港導(dǎo)演,都有代表作。
林嶺東《監(jiān)獄風(fēng)云》,吳宇森《喋血雙雄》,潘文杰《跛豪》,游達志《暗花》,杜琪峰《暗戰(zhàn)》,王晶《賭神》,劉偉強《無間道》……
千禧年后,港片沒落的聲音沒停過。
但屢次“救市”,還是雙雄模式:《寒戰(zhàn)》《追龍》《無雙》。
香港的雙雄,有自己的味道。
不同于好萊塢,它從不是單純的黑白對決,正邪交鋒。
從劉德華對《追龍》的一句形容,大概能感受:
“你碰了我的白,我碰了你的黑,這個平衡打破,兩個人就會走上對立面。”
港片雙雄,是灰色與灰色的交融。
最近又來一部,香港最敢拍的導(dǎo)演組局,爆炸級雙雄匯。
Sir很期待。
《掃毒2天地對決》
香港影壇有兩大傳說:
“劉十四”、“古十二”。
說的是兩大勞模的拍片記錄。
劉德華,最高峰一年拍14部電影。
古天樂,僅今年就12部排著隊上映。
誰才是香港第一“勞模”,至今沒有定論。
兩人時隔12年的合作,于Sir這個港片迷,實在有太多值得期待。
片名雖叫《掃毒2》,但卻是全新系列電影。
故事重點落在兩大主角——
余順天(劉德華 飾)和地藏(古天樂 飾)。
名字就已經(jīng)定調(diào):
一個天,一個地,必火花四濺。
師出同門的兩人,因地藏打破門規(guī)販毒而分道揚鑣。
一個“從良”后成為金融巨擘,另一個卻在毒品坑里越踩越深。
從預(yù)告看,兩人的關(guān)系很復(fù)雜。
對手、兄弟、反目的仇人。
這和兩大天王在現(xiàn)實中的關(guān)系,竟暗暗勾連。
對手
兩人身上有太多相似。
一樣是帥哥,一樣走過演技被質(zhì)疑的階段,甚至,一樣演過楊過,一樣是爾冬升的“門徒”。
一山不能容二虎,娛樂圈也一樣。
外界一直把兩人看做對手比較。
命運也總是“識趣地”把他們拉上對陣席。
比如楊過一角。
一個青澀叛逆,一個清朗俊逸。
22歲的劉德華 VS 25歲的古天樂。
風(fēng)陵渡口初相遇,一見就誤了終生。
但兩人真正意義上的正面交鋒,要數(shù)1999年,《龍在邊緣》。
王晶老賊眼光夠毒,讓劉德華做老大,古天樂做臥底。
結(jié)果,兩人果然不分伯仲。
劉德華以一個眼神宣告自己并非只能演偶像。
很多人只記住這個鏡頭,卻忘了下一個。
人海里,古天樂的眼神更饑餓,更兇狠。
劉德華馬上回擊。
大手一揮,誰是大佬,高下立見。
現(xiàn)實中,也難分高下。
一個是全能天王,一個被譽為張國榮唯一接班人。
獎項,你追我趕。
還是99年,古天樂憑借《刑事偵緝檔案IV》首奪視帝,最年輕視帝頭銜保留至今。
另一邊,劉德華憑《暗戰(zhàn)》首奪金像影帝,大銀幕站穩(wěn)腳跟。
第一仗,似乎打成平手。
3年后,兩人又再面對面。
《嚦咕嚦咕新年財》。
不同于《龍在邊緣》涇渭分明的地位,兩人這次是親兄弟。
放下猜忌和對抗,只剩月下花園草地談心的美好。
-弟弟,你信?
-哥,你真的信我相信?
看似融洽的合作,其實也是下一階段較勁的節(jié)點。
兩人同時遇上命運的分叉口。
古天樂離巢TVB,主攻電影,遇上伯樂杜琪峰,被銀河映像招至麾下;
劉德華則乘著合拍片的東風(fēng)開始北上,開拓疆土。
變數(shù),是演員演藝生涯最不可控的因素。
變好了,是突破;變錯了,一落千丈。
又一次,兩人同時在懸崖邊抓住救命繩,越爬越高。
古天樂三次出征戛納電影節(jié)。
劉德華也以多部票房口碑俱佳的合拍片被譽為“第一個在內(nèi)地發(fā)展得很好的香港明星。”(2005年香港電影評論學(xué)會副會長登徒語)
這時兩人再度合作,07年,《門徒》。
又是大哥和小弟。
劉德華是想金盆洗手卻沒有退路的大毒梟昆哥,古天樂減重二十磅挑戰(zhàn)重度毒癮者。
這一次,形勢不太一樣了。
前者多了一些從容和松弛,后者,被逼出演技巔峰。
沒有一場直接對戲的情況下,雙雙被提名金像最佳男配。
難分勝負的隔空對打,劉德華最終獲獎,但替古天樂惋惜的聲音沒停過。
多年的對手,讓《掃毒2》這次對決更刺激。
余順天和地藏,咬牙切齒,你死我活。
看臺詞:你出一億,我出一億一千萬,目的是把對方弄死。
你再看他們的對視——
角色,不再是大哥和小弟;
而作為演員,一個皺眉,一個面部緊繃到肌肉抽搐。
他們真的要分一次高下。
兄弟
準確說,是“爛兄爛弟”。
現(xiàn)在看,他們站在香港影壇男演員的金字塔尖。
但從一開始,都是最底層的棄子。
劉德華,從小跟爸爸在冰室打工,跟娛樂圈唯一交集是經(jīng)常送餐到郊區(qū)的片場。
古天樂,眾所周知,做過古惑仔,蹲過號子。
好不容易進了演藝圈,他們同時撞上一堵墻。
帥。
太帥了。
古天樂一直被定型奶油小生,劉德華更不用說,甚至惹怒杜琪峰。
當年拍《天若有情》,杜琪峰因為劉德華一個動作,就是不通過他的戲。
因為每次劉德華摘下頭盔,總要甩一下頭發(fā)。
杜琪峰說不要甩,劉德華說好,但拍的時候又習(xí)慣性甩了。
最后杜琪峰忍無可忍,破口大罵,宣布停工。
爆紅后,他們又同時被扣上一頂帽子:
“爛片王”。
戲越接越多,爛片也越來越多。
但兩人不約而同,沒有回應(yīng),只是埋頭繼續(xù)拍。
后來大家都知道了。
劉德華和古天樂,是用自己的肉體撐起香港電影,撐起香港娛樂圈。
拍爛片的錢,多少進了自己口袋?
他們拿去扶持新人、華語導(dǎo)演、投資本土電影,拿去建學(xué)校、做慈善……
斗來斗去,兩人實際惺惺相惜。
2018年,兩人同坐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候選之席。
劉德華《拆彈專家》VS古天樂《殺破狼·貪狼》。
終于,古天樂贏了。
那一刻,坐在臺下的劉德華,第一個鼓掌高呼,比誰都興奮。
兩人還有一個共同點。
拼命。
《掃毒2》是劉德華墮馬后的第一部電影。
盡管留下后遺癥,盡管心理陰影未驅(qū)散,動作戲依然親自上陣。
預(yù)告片有一幕,劉德華刀砍古天樂。
為追求真實感,當時是用真刀拍攝。
差一毫,慢一秒,后果不堪設(shè)想。
而且兩人合作的動作場面,規(guī)模前所未有。
槍戰(zhàn)、爆破,甚至把追車放到香港人流最密集的地鐵站。
劇組花費千萬1:1還原中環(huán)地鐵站。
細致到出入閘口、售票機、wifi熱點處、垃圾桶……
Sir實在好奇。
這一次,他們究竟要擦出多大的火花。
反目
別誤會,兩人未曾反目。
但他們身上的種種經(jīng)歷,讓這次電影中的反目尤其曖昧。
《掃毒2》的兩人看似是天地對決。
直接,Sir卻更傾向是兩個不同成分的灰色人物。
正如兩位演員在現(xiàn)實中性格的一熱一冷。
劉德華,正中有邪。
預(yù)告片出場,劉德華在擦拭手槍。
他準備為民除害?
不一定。
仔細看他的著裝,白色襯衫,一半被鮮血染紅。
還有一幕大尺度畫面。
毒販被私刑處死,背后插滿針管,上面掛著字牌:
“毒販的下場”。
接下來,他被警察指著鼻子罵“偽君子”。
到底是替“天”行道,還是為己復(fù)仇?
古天樂,邪中有悲。
他本人說,與自己曾經(jīng)演過的反派不同,這次的角色所有行為都是“無理由的”。
上一秒,他在冷庫,把人當豬肉一樣抽打;
下一秒,還是冷庫,他翹著腿面無表情地吃起火鍋。
但真的無理由嗎?
最引人注意,是他的斷指。
預(yù)告片已經(jīng)多次有鏡頭,暗示出“殘缺”的意象:
比如斷指的關(guān)公、剪斷的雪茄。
他是魔鬼,但他也是個殘缺的人。
只看兩個人物,Sir敢肯定,這就是我們懷念的港式雙雄。
曾經(jīng)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如今針鋒相對,你死我活。
要小心了。
這個略顯平靜的暑期檔,我們終于要迎來第一炮。
而且很有可能……
一炮,雙響。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