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坐車,用的是Uber打車,但你們一定覺得這沒什么可說的,但是當我上車聽到了司機的一番話我就想把這事寫下來。其實事情很簡單,就是Uber給你的定位點到你的目的地有一個規劃路線,一般情況車主就是按照定位地點去找你,今天的車主不一樣,他首先電話給我以后,問了目的地,再問我在哪里。自己做了一定思考,讓我走到附近一個地點,例如馬路對面,車主說這樣有時候真的會省很多時間,還有就是不一定非按導航走,它會把你繞遠,或者繞到擁擠路段,只需大致看下路線然后自己再思考怎么走。這是我打車以來第一個會分析路線的人,所以我寫下來了。
可能有人說一般師傅都會電話問你的啊,可是一般師傅只是問你在哪里,僅此而已,然后很被動的去找。我之所以想寫是因為我覺得有時候我們需要動一動腦子去想一些可能更好更快做事情的方法,不要被動接受與面對。小小的思考可能會有很大的改變,就比如你知道你回家路的方向,你可以走到正確的路口再去定位打車,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事,不過有人卻想不起來,而這樣一個小的被動,可能會在車主尋找你的時候產生麻煩。
還有我今天一個小的事情,我需要用礦泉水瓶做一個類似通道的東西,但我截的時候直接把東西截短了,事后我后悔不已,我本可以試著一點點往短方向截的。就是因為缺乏思考,才會導致一個小失誤,可能我本身需要進步,所以我也想把這些寫下來鞭策自己:時常思考,不要盲目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