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為什么要說下一步行動?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經常想要做很多事情,但是消耗了很多時間后,依舊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推進?
原因可能是沒有項目化思維,而項目化思維中最重要的是下一步行動。
what:下一步行動是什么?
下一步行動是為完成一個明確的任務拆分出的可立即執行的行動,簡單地說是一個行動提醒,就是自己看到這個下一步行動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做出什么成果。
包含兩大因素:可量化產出和時長提醒。
可量化產出可參考smart原則:
S=Specific:具體的行動產出。
M=Measurable:行動產出是可衡量的。
A=Attainable:行動是可完成的。
R=Relevant:行動是和完成任務相關聯的。
T=Time-bound:行動完成是有時限的。
比如你要閱讀一本書,那么你如何來衡量自己是否完成了這個任務呢?設定一個smart原則的任務:閱讀完后一天內寫500字感想。
時長提醒:一方面提醒我們有占用大塊時間的任務,另一方面提醒自己專注于當下任務。
這么做的好處:獲得掌控感
每個行動有可衡量的標準后可轉向下一個行動,隨著下一步行動的完成,獲得對自己的掌控感。
A1:
以往自己對下一步行動的理解特別膚淺,覺得把一個任務拆分為動賓結構就可以了,就能達到提醒自己的作用。但實際是什么,經常看到這樣的下一步行動自己感覺都很焦慮,一過程中經常是感覺自己是在做任務,但實際心里是很慌的,二是,做了這個任務后都不知道要達到什么樣的成果,不能很篤定地說自己完成了這個任務。
原因:1.任務無目的性 2.無法預估任務消耗時間,導致占用其他任務需要消耗的時間。
結果:什么都沒做成,但消耗了很多很多時間,自己會很焦慮煩躁。
A2:
制定下一步行動:
1.必須是可量化產出
2.時長提醒:占用時長1小時以上的都將時長備注在下一步行動中。
3.每日檢視:每天檢視任務完成情況,反思下一步行動制定的可量化度,有問題的咨詢老師,及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