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演的悟空傳相信勾起了很多人對于孫悟空的記憶,包括我。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心里充滿了不了然,看今何在的小說被悟空的反骨,唐僧的不羈感染得熱血澎湃,而電影悟空傳卻浮于表面,不夠通透無遺是所有原著迷內心的影評。
悟空是我心中唯一的英雄,但是只止步于他帶上乾坤圈之前。
在這之前,他敢自稱齊天大圣,什么玉帝,什么如來,老孫統統不放在眼里。你法力比我高強如何?你手里有天兵天將又如何?悟空就是悟空,他踏碎靈霄,不問前路,他敢只身一人砸碎整個天宮,他敢推翻神的定義,憑什么你們什么都說了算,老孫通通不管。
可是他戴上了緊箍,他跪在了如來面前,他說我再也不敢了,我這就乖乖的隨師傅去取經。
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不悲哀,被放進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也不悲哀,被譴去養馬種桃都不悲哀,可是當他俯首稱臣的時候,真是悲哀透了。
自大鬧天空之后,西游記的每一集,好像都在重復上演上一集的故事,悟空的形象從無懼無畏的反抗者,變成了穿著虎皮裙牽著馬兒的歸順者。我心里不了然。
我以為多年之后上演的悟空傳能治了我這不了然,然而卻沒有。悟空可以恨,可以愛,但是他不應該有所牽絆。紫霞的愛應該是他推翻天條踏碎天機的動力,怎么就成了他的羈絆?天蓬可以為了阿月放棄神位,楊戩也可以因為失去紫霞而坐上神位,可是悟空,他的理想他的信念,怎么能夠被撼動?
西游記里,悟空一行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到了西天之后立地成佛。今何在的悟空傳里,他們也取經,但好在唐僧是想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的唐僧,所以他們能取到真經。那之后呢?
取到西經之后的悟空,應該像99年寶蓮燈里的悟空。
沉香跪在悟空腳下請求拜師學藝,就像悟空當年跪倒在須菩提的腳下。悟空言不由衷的說著我已逃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早都不打架了。可是當沉香指著悟空頭上四個大字:斗戰勝佛時,悟空的眉宇亮了,他扯掉身上虛偽的袈裟握在手里說:我要不把他二郎神打得滿面桃花開,他就不知道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是了!這才是孫悟空應該有的樣子嘛!
此時他頭上已沒有了緊箍,在世人眼里他已立地成佛,但是悟空無戰不勝之心不死啊,就算他成了佛,不過是披了一件偽裝自己的袈裟,齊天大圣之旗沒有倒,他看不慣骨肉分離,看不慣欺凌弱小,如果他不站出來幫助沉香,他自己心里肯定都過不去。所以你看,他總還是你我心里那個悟空。
寶蓮燈應該是唯一一部提到了取完西經之后的有關悟空的片子。人們都認為成佛悟空的故事終了了,他皈依了佛門,從此念經打坐,不再過問世事。
可是大家都忘了,他是孫悟空啊,從今往后一萬年,人們都會記住他的名字。
他的故事遠遠沒有寫完,只是悟空終歸是成了佛,佛是無處不在又處處都在的。
他可以是你,他可以是我。
我一直在想為什么世間那么多廟宇,卻沒有一座供奉我們的斗戰勝佛。我們向佛祖祈愿平安康健,來年暢順,想來這些悟空都管不到。悟空是反骨的化身,而這世間,要求我們臣服。
那好吧,就讓我們把悟空放在心里,這樣,他的信仰,便是我們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