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愚
李開復說過一句這樣的話: 未來10年,50% 的人將要失業。
比如說保險員、司機、助理、中介等等這些事情,會被人工智能取而代之,它會比人做得更好。對此雷軍深表認同,“我相信只多不少。”
其實,用不著等那個時代到來。我們所有人,在當今這個時代,已經面臨著隨時失業的可能。
那么,你還在像馬云說的那樣,“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的狀態嗎?
如果不想這樣該如何?
那就請不要停止你學習的步伐。學習就該下手快、選擇準、費錢狠一些。
俗話說:埋于80,死于30。當他從30歲開始不再學習時,他已經“死”去了。
有人說,你看我天天早起按時上班,最早去最晚回來,夠努力,從不懈怠。
這只是勤奮而已,只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而已
盡管你重復工作了10年,但是經驗卻只停留在開頭的那三五年而已。
我們不妨思考一下,這份工作和3年前做的是否一模一樣?我們的技能是否3年前就已經掌握了?我們現在的綜合能力和3年前一樣嗎?卸掉公司或者單位的頭銜,還有人認識我們嗎?
如果是,就請放下那些廉價的優越感和可憐的自尊。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勞,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這是個好時代,如果你對自己有要求、 你愿意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愿意嘗試各種新鮮事物、舍得花錢去學習,會有無數個平臺朝你開放,沒有任何時候像現在一樣,知識如此觸手可及。
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前所未有的多樣化。如此細分且需求豐富的市場,給我們每一個有專長的人,都帶來的無限的打造多重身份的機會。
現在越來越多的情況是,一個人干什么和他原來學什么沒有關系,今天干什么和未來干什么沒有關系。因此,視野的擴張、認知的升級,見多識廣、觸類旁通,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如果你沒有專長,想一想你做什么事最來勁、做什么別人對你很認可、你最羨慕什么樣的人、別人擁有的某種能力會使你崇拜。
就從這些地方著手,一旦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點,用“吸星大法”,通過仔細觀察并研究行業內最頂級高手的做法,學習他們怎么做,以及為什么這么做。就可以讓自己以最快速度在一個新的領域里面得到提升。
總之,努力發掘自己在某個領域的愛好,并不斷打磨,成為這個領域的意見領袖。即便暫時不能賺錢,從培養終生的愛好和專長方面考慮,也絕對是值得用心投入的。
一旦你有了斜杠身份,有了個人IP品牌,就不會害怕未來的任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