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來合肥兩年來,玩的最多的也就山山水水,水是廬州水,山是廬州山,今年中秋的月卻不是許嵩廬州月了,本雖愛古跡,卻沒去包公墓,沒逛李府,我也不知這到底是不是愛古跡,對于我這種三分鐘熱度的的性情來說,這變化也是見怪而不怪!
? ? ? ? ? 要說是興趣,可要是沒了興,估計這趣也沒了蹤影。
? 對于李府,過步行街多次卻一次也不想去
可不知什么原因,傳承這個東西,總是能在圈子里不斷輪回。在同階層里生出千絲萬縷的聯系。
? ? 李府的李鴻章,有位左膀右臂叫張樹生!一位虎將也,和李秀成干過仗,清朝的總督一人就做了三!有個孫兒張武齡,一位品格儒雅的教育家,在民初時推動了女子的教育問題!
那時張家,也不知有多少畝地,只知道每次開播時要挑上七八千擔的種子去播種!
當初,貌美的陸英嫁給俊秀儒雅的張武齡時,僅僅抬嫁妝的隊伍就從四牌樓,排到了龍門巷。
? ? ? ? 關于這個我記得合肥的龔鼎茲,迎娶秦淮八艷之一的顧橫波時,迎娶隊伍之長從媚香樓排到了板橋,對于煙花巷地出生的她。這樣的紅妝十里,對于身任尚書龔鼎茲讓顧橫波足見心誠。 而其他女子,卻難逃紅顏薄命之運!雖然當時的龔被罵的狗血淋頭,可終究和夫人于合肥稻香樓,過了快樂的一段日子……!
? ? ? 嫁給張武齡的陸英,生了四個女孩
也正是四個女孩兒,成了名揚文化界比擬當時的宋氏三姐妹的合肥四姐妹,元和,允和,兆和以及充和!
? ? ? 其父說,女兒家終究會大了不中留,所以干脆起的名都長了腿。
? ? ? 他們個個相貌出眾,品學兼佳,各有所長。葉圣陶曾經感慨地說:“九如巷張家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 ? 我想這是葉先生是做為男人的自我陶醉,取得佳人,自然心里樂滋滋,可幸福不幸福命運里,也終究是兩人過活之事,不然也不會有紅顏薄命的凄涼!
? ? 這四位嬌美才女,各有性格,除了詩詞書畫琴且皆會昆曲,不過以四女充和為長。
對于昆曲,那種圓潤水磨腔,常說是吳儂軟語。我聽不來這種曲,我媽媽卻愛聽。可要是現代音樂,突然來句戲腔,也真是相當驚艷。
林夕填詞的那首陳奕迅的《k歌之王》,有句詞說“要是唱感動,眼淚會流”對于林夕這位鬼才,先不談他!
?
? 確實啊,自己把自己都感動時,連腔也會變吧。不過唱戲的對于那個年代地位確實不怎么好,可是當生活和興趣要是恰巧和壁時,我們也要拋開世俗的眼光在精神層面去理解他們。
? ? ? 人間暖,不用悲天憫人,只要理解。可理解的難,就在于感同身受。 要是沒有心里的覺悟,那同情容易變成嘲諷!
? 大姐元和,于之靈魂的蛻變就嫁給了當時的昆曲小生,顧傳玠。
顧傳玠生的不僅清秀,更重要的事能于唱曲扮演中傳情傳神,通俗些就是演誰是誰!
? 當時的22歲的元和20的二妹允和,讀于上海光華大學,兩人出落的是亭亭玉立,顧盼生姿。大姐性格沒二妹四妹那樣活潑。
允和在校有“俠女”之稱,巾幗不讓須眉。不愛妙悄杜十娘,偏喜紅臉赤關公!
? ? ? 允和生的瘦弱,出生時不足四斤,臍帶繞頸。連哭都不會。長大后卻是姐妹中出眾的秀美。對于愛情上同學戲稱她叫“溫柔的防浪石堤”對于年輕時周有光追求總是東躲西藏,他在西圖書館她就在東圖書館。
? ? 這個習慣也被她的三妹兆和學了去
? ? 三妹兆和更像男孩子,體育上女子全能,上學時把頭發剪的短短的。就這樣的性格吸引了他的老師呆呆木訥的沈從文!
? ? 可憐的是,沈從文被排到了蛤蟆十三號。
對于現在的人來說,這可真算是魚塘了。可她兆和不是漁主! 更不是渣女。
有時,沈從文的情書,寫的越來露骨,她就氣不過,找校長胡適理論,說老師耍流氓。
胡適反而撮合,受不住從文的深情可終究還是被感動。
? ? ? 要說,文字能在時間的長流融化寒冰,可卞之琳,數十年的詩篇,都感動了天下人
都動不了,四妹張充和。
詩歌《斷章》,有這么兩句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四妹充和是精神的自由波底蝶,雖看完這兩句詩知道詩中的人是她,可她依然淡視
外向活潑的兆和知道,她既看不清他,也不是她所要的理想國。
文化的造詣在四姐妹屬她最高。可她卻喜自娛樂,對名利來說淡漠如水,綿綿然,汩汩然!
? ? ? ? ? 大姐元和,對自己的事總是不愿說道,別人問時也是三緘其口,映像中長姐長兄總是端穩由余,而變化不足!
不知緣由。
元和顧傳玠結婚時已經32歲,當時盛傳張元和下嫁傳玠,而顧傳玠高攀,因當娛樂界還不像現在這樣風光有名聲。只是戲子而已
? ? ? ? ? ? 元和卻不管這些,執意要跟著傳玠,這一年,全面抗戰已經打響了一年,中國百姓開始了戰火紛飛中茍且!
? ? ? 元和之所以,拖到剩女才出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一個女人。她叫凌海霞,是一位奇女子,亦是位荒誕女子,她終身未嫁。卻對張元和有著不明不白的情素。
? ? ? ? ? ? ? ? ? 認識凌海霞時的元和,剛失去最愛的祖母與生母,而這時的凌海霞,正任樂益女中的指導。
? ? 這所學校的校長,正是張武齡,四姐妹的父親。也是他所辦!
在樂益女中學習的元和剛剛十五歲,對元和格外體貼與關心的凌海霞,讓張元和感受到了母親的那份愛!
? ? ? 她和凌海霞,義結姐妹,叫她干姐姐。
凌海霞那時三十歲。
? ? 那時的元和只聽凌海霞的話,那份情素讓元和的后媽和,和同任女中的老師們看不過,紛紛指責。
? 后來凌海霞被解聘,一心只辦教育的她,設立了女子補習班,為失學女子教書,提倡勤工儉學,兼職養殖,并對貧苦學子,慷慨解囊。
? ? ? 一九三一年,大學畢業的元和,沒有回到,蘇州父親的學校教學,而是去了凌海霞的海門任教員。
? ? ? 可對于元和的私人情感,凌海霞不可理喻!
? ? 二十四歲的張元和,被凌海霞束之高閣,把一大批追求元和的優秀男士,格阻門外!
讓元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一過就是四年!
元和終于氣不過,辭任!回到蘇州
后來關系又和好了,這是后話!
? ? ? 正是這樣在蘇州,一次邀請的義演,她見到了昆曲名伶顧傳玠本尊!
? ? ? ? 當時義演,幾個老師同元和提議,看能不能請來昆曲傳字輩的名人顧傳玠,其當時的元和也不能確定他接不接受自己的邀請。
因當時顧已經離開舞臺很久了。
? ? ? 那時元和和二妹允和,喜愛并學唱昆曲《牡丹亭》,并被里面的故事所感,有名段“拾畫叫畫”正是顧傳玠的拿手好戲!癡迷昆曲的她非常想知道這個故事,到底是啥樣的!
? ? 當元和看到義演,有顧的名字時異常激動。告訴他父親后,他父親帶著一大家子人浩浩蕩蕩坐專車來到昆山。
? 不僅僅演唱了,這一段!
? ? 后來還加演了《太白醉寫》,讓元和看的是如癡如醉。
? ? ? 張允和,曾這樣贊嘆“顧傳玠的聲音里全是表情”
? ? 不過這故事還真是李白的高光時刻,李隆基拿紙,貴妃研墨,高力士脫靴。待遇做到這份上,夠他李白吹一輩子!
? ? ? ? ? 據說,當時顧在臺下默背李白臺詞時
背到,“月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突然忘詞。
? ? 元和不由自主的接了句,“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就這樣有了交集。
? ? 在這之前元和也登臺唱了兩出戲,顧在臺下也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 義演結束后,顧回上海,元和回到蘇州
兩人雖有意,可總是礙于社會上的身份。
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淞滬會戰,三十萬國軍全部陣亡,上海危急。( 緬懷下,為了國土堅守三個月的國軍)。
? ? 張允和寫信給大姐元和,讓她來四川躲避戰亂。
元和回信說,“我現在是去四川還是上海一時決定不了上海有個人對她很好,我對她也很好但這件事是不可能了”
? ? ? ? 面對大姐這樣,允和回了封信
“此人是不是一介之玉?如是,嫁她”
二小姐張允和,最為叛逆,三姐妹的情感都有她的功勞。鼓勵過沈從文追求三妹兆和,
調解過卞之琳追求四妹充和。
? ? 連當初周有光,追求自己時,說他自己窮!給不了幸福,她都寫信給周有光鼓勵他說,
“幸福是兩個人爭取來的”
也是她四姐妹中結婚年齡最小!卻是第一個出嫁
? 后來征求父親的意見寫信時,許久未得!
后來訂婚時得到的卻是父親張武齡合肥去世的噩耗。
張元和捂頭痛哭,再也見不到父親為之證婚
? ? 在海門的凌海霞,雖非常反對元和嫁顧傳玠,后來還是來參加婚禮!
?
? ? ? 后來有了女孩,顧傳玠取名顧玨。兩年后又生一男孩顧圭!
之前流產過兩次的元和,身體弱,凌海霞過來看望。后來有了女孩,凌海霞提議元和好好養身體,自己把孩子帶到上海。還自作主張把孩子還改名凌宏,讓孩子叫自己爹爹!
而這一別就是31年,直到凌海霞去世,同年顧傳玠也去世。元和投奔了遠在美國的四妹充和!
? 這樣在美國顧玨才見到生母
? ?
? ? 顧傳玠知道后這事,大為惱火。? 更火冒三丈的是,元和卻不以為然,對丈夫說“當做送給海霞姐的禮物”
對于這個,我也是無法理解張元和的思維。孩子畢竟是自己和丈夫的。情義再怎么重也不能把孩子改名換姓,違背人德!
? ? ? 后來顧傳玠為了生計,做了很多事情,股票,經紀人,辦農場,養奶牛,養蟬,種植油桐,總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起色。
? ? ? 顧要去臺灣!元和雖不知緣由也亦然跟隨!當時因為火車斷路,顧玉海霞沒趕上渡輪。后來元和幾次寫信,催促凌海霞帶孩子來臺灣,凌海霞總稱,舍不得母親!
就這樣一別31年,
一九五六年元和的妹夫沈從文,出差蘇州看望過凌海霞和顧玨,稱其依舊健朗,可是早不辦學校了,做小本生意維持生活!
? ? ? 后來一九六六年,顧傳玠肝炎去世
在顧傳玠離開的三十八年里,在紐約的元和常常無限追思,是昆曲還是滿溢之愛都相互融合在了一起。一次演《長生殿》埋玉這一段時,說我“我埋的不是楊玉環這塊玉還是傳玠這塊玉”
? 零三年張元和安詳而去!享年9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