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看到道路兩旁郁郁蔥蔥的樹,看到連綿的山,成片的河,我想,我還是蠻喜歡這里的。
雖然,我在這里,再沒有了訴說的勇氣和渴望,也失去了直視別人目光的誠摯和耐心。可我和風,和樹,和自己,和友人對話,冷靜地,客觀地。也終明白,平靜和安逸無法沖淡孤獨和焦灼。每當我抬頭看天上的云、星星、月亮、太陽,問題便縈繞于心——當初為什么回來這里呢?
我垂眉。嗨,真是特別世俗的一個答案啊——如果沒能從事喜歡的工作,那就從事一份可以買到喜歡的東西的工作就好了,于是,我進了圍墻,逐日平庸。
后悔嗎?有一點吧,不過,時至今日,初衷未變——想要的,自己給。所以啊,路走到這里,可以是亂世佳人里的斯嘉麗,如她站在紅土地里,迎風說著“即使讓我撒謊,去偷,去騙,去殺人,上帝作證,我再也不要挨餓了”;也可以是一輩子孤注一擲的簡奧斯汀。
你看,勇敢而自醒的人總有更多的可能以她向往的方式度過一生。只是啊,這向往的怎及當下的歡樂?嗨,在這里,那就是偏安一隅唄,樂在其中就好。至于前路如何,雖然現階段的我又懶又乏力,但我仍然發自內心地期待、好奇,也仍然會遵照內心最真實的體驗去選擇。
——以上寫于2017年,那時,我如困獸向往自由,渴望離開,如今,真的如愿,我卻很想回家去。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