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接到朋友抱怨的電話,她和前男友分手了。
那個男生我見過,外表斯文,為人也還行,我還以為這次也是朋友的無理取鬧。
聽完朋友的描述后,我淡淡說了句:分了也挺好的。
她的小男友雖說不是什么富家子弟,不過家庭境況也不算太差,從農村奮斗到了城市,也算立住了腳,可怕的是,他的思維體系卻繼承了農村的那一套,古板老化還非常執拗。
剛畢業那會,她男友找工作就已經弄的焦頭爛額,工資低的不愿去,工資高的嫌太累,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后沒干多久就辭職想做創業。
然后就開始了借錢過日子的節奏,實在是苦了我這位朋友,東拼西湊的給他湊了十來萬,滿懷希望這次他會改過自新,哪知道和別人創業沒多久,便開始了花天酒地的生活,朋友勸戒他,他還理直氣壯的說:“你們懂什么?不喝酒哪來的客戶?”
男方天天宿醉,創業項目受到阻撓,男方不死心還想繼續借款維持,朋友實在受不了這樣的生活,最后選擇了分手。
我給她好好分析了一下,這類男人實在不適宜繼續生活在一起,表面一套,內心自私,自身沒能力,卻也不努力,自以為是,有著自己一套傻瓜理論,千萬別企圖他們有邏輯性,改變不了就趕緊走,不然他們會把你帶進他們的世界用他們的傻瓜理論把你徹底毀滅。
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那不可拯救的窮人思維。
我原本也以為,只要是人,就會有思維上的局限和短板,就一定有行為上的不足和缺陷。
可是后來,你發現有些思維和想法早已深深烙印在這類人的骨子里,由生至死。
舉幾個簡單的“窮人思維”例子。其實不喜歡用富人窮人來劃分人品決定論,只是這里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字眼,客官將就看吧。
①不夠勤奮
這個屬于老生常談的問題,我指的不夠勤奮并不是窮人不勤奮,而是窮人確實很勤奮,但他們的勤奮沒有放在能帶來最大效益的地方,而且很多人的勤奮是被迫而不得不采取的勤奮。
所謂的窮人思維就是那些本來就不夠勤奮的人卻時常認為自己已經足夠勤奮。
而富人思維是永遠都認為自己不夠勤奮,即使已經把每一天都安排妥當,卻恨不得一天能有48小時的時間奮斗。
我認識一個叔叔,三年前還是某水泥廠的監督員,現在已經是水泥分公司的老總,現在有車有房有司機,他是農村出來的孩子,沒錢沒學歷沒背景,當初的他為了監督水泥項目,直接睡在了工廠,每天沒日沒夜的工作和奮斗,廠子里灰塵滿天飛,他也一句怨言沒有。
如果窮,請努力,如果笨,請用心努力。
②不夠敏捷
比如坐電梯,老板突然問起項目進程,你突然啞口無言,便會失去了一次絕好的展示自我的機會,畢竟,老板都是看重那些才思敏捷,做事雷霆萬鈞的人才。
我們總看到一些朋友頭腦反應迅猛,卻不知道他們在后面付出了多少巨大的努力,看過了多少書,嘗試過多少次難堪。
不要總認為這個世界遍布天才,天才是有,但是少之又少,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后天堅持不懈的努力,換取了你們認為與眾不同的能力。
《軍師聯盟》中有另一位絕頂才子,曹操想什么,他總能第一時間想到,在《三國志》中。對于楊修的評價有四個字“謙恭才博”。
一方面是修的天賦異稟,一方面還要取決于平時修的刻苦訓練和細心揣摩,才造就了后代的曠世奇才。
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有病啊)
③不夠透徹
窮人看問題,永遠停留在表面。
一場電影200元,一場電影50元,免費請你看電影,只能選擇一種,你會選擇哪一部,即使第二部電影可能比較好看,大多數人還是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第一部,事實證明,人們對損失的恐懼,超越了對是否劃算的比較。
工作上,總會遇到合作項目的折扣問題,考慮到提成而不愿意給予折扣的員工普遍可見,往往這種狀況下的合作對方心里會有一絲芥蒂,最終導致將來二次合作的失敗,或許對方看重的不是錢,而是彼此合作的誠意。
有時候,我們應該把視角放的再寬一點,富人參透未來,窮人安逸當下。
是不是有了富人思維就一定會有錢?那當然不是,思維于人生本來就是概率問題,就好像同樣走在路上,注意腳下路的人不容易摔倒一樣。
當然有另外一種可怕在于信息的缺乏導致的無知,因為無知,你不知道該如何脫離這種狀態,甚至,你可能都不知道原來自己擁有改變的能力。
事實上,并不是改變了思維你就擁有了發家致富的本領,這是必要條件,卻不是充分條件,只是因為有了思維的轉變,你才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你的人生,也就可能因此翻開新的篇章。
文/小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