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丨關系的互補:系統如何塑造你我?
有時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角色是系統運作時逐漸生成的,而不是個人選擇的結果。
雖然身處關系中的自己也很痛苦,很想改變,但因為系統運轉的需要,他們自己也很難改變。這就是系統中關系的互補。
就像老子說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如果你說這個世界上有什么是好的,你同時也確立了什么是不好的;你說什么是美的,那你也同時確立了什么是丑的。
系統里所謂的角色好壞,都是相互造就的。
三種不健康的互補關系
現在,我想跟你分享一下我觀察到的三種典型的不健康的互補關系。
第一種,就是在家里或者團隊里,一些人變得特別能干,而另一些人就會變得特別不能干。
有一種愛,叫做“照顧得你生活不能自理”。這是一句玩笑話,可在關系中,也是真的。
第二種,系統通過把某個人變成一個有問題的人,來維持系統的平衡。
再比如,我有一個高三的來訪者,在準備高考的階段,忽然抑郁了。父母很著急,到處為她奔波,后來就到了我這里。
有一天,這個高三的學生跟我說:“如果不是我生病了,我就看不到已經分居的爸媽一起為我奔波。為了看到他們在一起,我寧可自己病著。”
你看,如果系統運轉不靈了,孩子就會通過讓自己生病,來讓系統繼續運轉。這也是一種互補,無奈的互補。
第三種,常常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角色的錯亂。
簡單來說,就是系統中的某些人承擔了其他人該承擔的角色,并把所有人都固定在錯誤的角色和位置上。
指責者、安慰者和受害者,讓三個人都沒法動彈。
這樣不健康的關系互補要怎么改變呢?
系統的改變,常常不是一個人的事。
爸爸需要重新靠近媽媽,讓他能安慰媽媽,媽媽就不需要兒子安慰,就不會把焦慮傳遞給兒子,這樣,兒子的癥狀也會減輕。兒子的癥狀一減輕,也許爸爸的心情就更好了。
對于關系來說,改變不僅僅意味著改變某一個行為,你知道從改變某個行為開始,你就在重塑一個系統。
當你有所改變的時候,這個系統會產生一定的混亂,你會受到很多阻力。
但是最終,這個系統會從混亂,達到重新的平衡,一種有更多可能性、更多彈性的平衡,一種更利于系統中每個人自我發展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