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體系精深營#+6月份+第17次作業+第24組+貝帥哥

#實施假設漏洞#來自《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頁碼104

R:

I便簽:

實施假設漏洞的邏輯謬誤在于,當人們具備了A1、A2、A3……等多個條件以后,做出結果B是可以成立的,但是實施假設漏洞就認為人們一定會做出結果B。實際上該假設存在的漏洞是:條件A1、A2、A3……等一定會導致結果B,但是很多時候人們因為種種其他因素,并未做出結果B,這些因素如下:

1、缺乏主觀能動性

2、缺少必要技能

3、缺乏適當機會或經濟能力

4、出現了意外的阻撓(客觀因素)

A1便簽:

之前為了計劃職業轉型,我做了詳細的規劃,計劃完全按照這個規劃的走,我的職業轉型是能夠在時間點上開展的。具體請見下圖——

目前,條件A1:確定方向、條件A2:實際操作(包含知識素養、工具及技巧、時間分配、家庭支持)都大體實現了,但是職業轉型仍未按我期望的時間點來走,也就是說沒有導致結果B。為什么能,經過反思,我發現有如下因素導致:

第一,主觀能動性不夠強大。我雖然很渴望職業轉型,但是這個渴望的程度還不足夠大到讓我廢寢忘食犧牲睡眠與其他個人娛樂時間來孤注一擲的投入,比如我在參加了拆書幫的精深營以后就不敢再同時報名情感療愈師的長達一年的培訓課程以及報名11月份的心理咨詢師資格證考試,因為自己沒有信息能夠在繼續做本職工作的同時堅持幾項關于職業轉型的課程。

第二,缺少工作與家庭平衡的生理和心理技能。開始決定工作轉型時我和老公做了溝通,他也表示會支持。但是實際情況是:老公工作也很忙經常加班晚歸,那帶娃還是我的事情;我的工作性質是偶爾晚上也要加班,回家就要擼娃,根本沒時間再看書學習;最重要的是我加娃睡得超晚(都是11點以后才能入睡),此時我也困得要命了,完全無精力再繼續學習。而長期如此,娛樂生活也被壓榨,心里上也會有不平衡和消極負面的情緒,需要極大的能量來安撫自己。

第三、缺乏經濟實力。不關是哪項課程學習,都需要少則一千,多則幾千的學費。一次性繳納這么多學費,獨自負擔經濟有些吃力。

綜上,即便我做了詳細的職業轉型規劃圖并且嚴格按照計劃執行,也并沒有順利的達到我職業轉型的預期(結果B)。

A2便簽:

如果我已經具備了職業轉型的條件A1、A2、A3……等,理論上我是按計劃執行是能夠達到結果B(順利實現職業轉型)的,那要就得想辦法突破這個“實施假設漏洞”,攻克這些阻撓因素:

1、增強主觀能動性:明確一下自己要做職業轉型的源動力,是來自于什么?是來自于現有工作的桎梏、來自于興趣、來自于女性追求夢想的動力。現實現在還不夠殘酷,但是終究會很殘酷。

(1)每個月發工資時,要用現在的薪酬提醒自己,想買的包包和SKII得再三考慮、想報名的課程太貴一次性報不起、想給孩子報名他喜歡的樂高課(單價150多一節)覺得太貴一直不敢下手,用種種缺錢的現狀鞭策自己;

(2)每次無奈被加班或者想要吐槽公司決策或市場惡劣的競爭環境時,用現在的工作性質提醒自己,告訴自己要堅持快速轉型,加快學習進度,才能擺脫現有困境;

(3)每次看到有別的姐妹需要幫助,有自己的家人需要幫助時(心理上的),鞭策自己盡快轉型成具備資格的情感療愈師,持證上崗,不害己誤人。

2、工作與生活平衡技能:工作與家庭之間沒有完全的平衡,只有選擇。告訴自己想要順利實現職業轉型,就必須放棄一部分家庭生活與自我娛樂時間,對孩子和老公的陪伴必定會要減少,買衣服、看電影和護膚的時間也肯定要壓縮。那么陪伴家人時間要做到高效,全情投入不看手機不分心,而留給我自己的時間,每周固定,周三晚上固定去健身、洗澡時候做面膜。

3、經濟問題:這個沒辦法,開源節流。目前無法開源的情況下,只能改變支出比例,省省省啊。下半年就定好精深營、情感療愈師、心理咨詢師資格證報考3個主攻課程,預計報名費總計8400元。其中心理咨詢師如果實在時間和經濟上顧不過來,可以放到明年5月份那批考試再考慮。

總之今、明兩年是職業轉型的開端與攻堅戰,做好時間、精力、物力都被壓榨的準備,想想自己也算是具備了職業轉型的條件A1、A2、A3……等因素的人,其他很多人想轉型還不具備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