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遇見書吧的讀書會,推薦了共讀書目李欣頻老師的《旅行創意學》,欣喜的是收獲了小伙伴們滿滿的喜歡和認可,有的小伙伴說“看了這本書讓她有了如獲至寶的感覺”,有的小伙伴說“這是還想再看第二遍的書”。
李欣頻老師的旅行書,不同于普通的游記,并不單純的寫旅行中的美景、美食,或是遇見的人和事,她從旅行中所感悟的人生哲學更能教人成長。旅行的意義不在于目的地,在于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更在于重新看待自己和自己所處的環境。
打破限制性思維
常常聽到這樣的聲音:好想出去玩,可是沒有錢、沒有時間,或是寶寶太小走不開,一個人沒有伴,等等等等,理由不一而足。太多的限制性思維禁錮了我們的思想,也阻礙著我們的步伐。
李欣頻曾經也是一個自閉、膽小、足不出戶的女孩,可那次“被逼”的游學,因為一次意外事件,她幡然醒悟,徹底打碎原先的恐懼,成了一個不安于室的瘋狂旅行者,22年的時間游歷世界44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一些行為慣性很難消除,那是因為在人生早期的重要時刻獲得獎賞而根深蒂固,并與神經細胞的建構緊密結合;出生時,我們還未被制約,但是慢慢地,生活事件制約我們。”從小到大,我們的記憶中被植入太多的“種子”,這些“種子”有好的也有壞的,他們形成了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只有清除那些給我們帶來不良影響的種子,才能帶來新鮮的種子,我們的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寬。
李欣頻因為旅行收獲了更多靈感,她寫的文案也越來越受歡迎,她打破了“旅行是需要花錢”的觀念,通過旅行實現了財富自由;李欣頻因為旅行而創作的優秀文案,讓公司主動準假讓她旅行,甚至出錢請她旅行,打破了“工作太忙卻沒時間旅行”的觀念;去國外常能看到老外帶著幾個月的寶寶在旅行,打破了“寶寶太小沒法旅行”的觀念;而隨處可見的背包客更是打破了“一個人旅行很孤單”的觀念,因為旅行中一定會讓你遇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個人的旅行同樣精彩。
旅行能夠讓我們跳出舒適區,解構并重構慣常認知和生活習慣,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個世界只有我們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存在我們心里,學著不再用固有的思維去評判,不帶成見地去旅行,只有清空所有的限制性思維,靈感才會進來,才能體會到旅行的樂趣,感受旅行帶給我們心靈的洗禮。
打造“微型人生”
李欣頻老師說的“微型人生”是指,以“一天”為你的人生單位來切割,或是退而求其次,以“一周”為你的人生單位來切割。
這讓我想起一個詞“度日如年”,慣常的理解是形容日子很難熬,很痛苦。但換種思路,如果把每一天都過的像一年那么豐富,那我們的人生會不會變得非常精彩。“人生只要一天就夠了,一天就可以做很多事,我們怎么過一天就代表著我們將怎么過一生。”
大多數人的每一天都是過得基本相似,工作和家的兩點一線,每天除了上班,就是陪娃、看劇、淘寶和刷朋友圈。當我們站在年末回望時,發現這一年又這樣碌碌無為的過去。我們往往高估了十年后能做的事,卻低估了一年內能做的事。
但是如果在每一天都能抽出一點點時間,來做一些真正喜歡的,不一樣的事情,當一年結束的時候,你會發現許多驚喜,也許夢想清單上羅列的那些小夢想,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實現。
記得問問自己,當有一天離開這個世界,你想在墓碑上留下怎樣的墓志銘?
“書可以帶著你的心靈,走最遠的旅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欣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