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隨隨便便當媽

電影《念念》劇照

在我們尚未成為人父人母之前,很少會去想,每天圍著鍋臺轉又常打電話問你回不回吃飯的母親,曾經也是一位青蔥歲月里走出的少女。

甚至在她們生育的時候,可能比現在的我們還要年輕些,花一般的年紀就要舍棄一些自我的追求,開始對一個小生命負責了。這在當下大齡不婚的現代年輕人想來,不可思議。

誰又知道年輕的母親在懷著我們的時候,有沒有過迷茫和嘆息?

重溫張艾嘉去年的新片《念念》。開頭,遠嫁綠島的女子(李心潔飾)拍著一雙兒女入睡時說:“要不是你們兩個小鬼,我早就離開這座島了?!?/p>

這個從外省嫁到海島上的年輕女子,對生活充滿熱愛,而面館老板丈夫(陳志朋飾)卻毫無情趣、性格暴躁;兒子愛剪紙,女兒愛畫畫,她極力想保護兒女的藝術天分,丈夫無法理解,爭執不斷。

每晚她都給孩子們講一段有關美人魚的綺麗故事,實則抒發自己想往自由的情懷,卻因母親身份的牽絆無法離開,猶如擱淺的美人魚遲遲不能重回大海的懷抱。

終于,在一個狂風大浪的夜晚,她下決心帶著女兒乘船離開,把兒子留給了島上的丈夫。

從影片蛛絲馬跡的線索中知曉,母親在臺灣本島有一個情人,但她并未破壞對方家庭,獨自帶著女兒靠一家小食攤艱辛度日,卻盡力要給女兒自己所能給的最好的教育。

最后因分娩與情人的孩子難產死去,丟下年幼的女兒育美,懷著對母親自私的憤恨,孤獨成長。育美后來成為了一個頗有才華的女畫家,卻一直生活在童年記憶的陰影里,始終打不開心結。

直到自己意外懷孕,也即將成為母親,面對B超屏幕上鮮活的小生命,育美表情冷漠,甚至想逃,因為她沒想好,沒想好自己夠不夠格做母親——從自身經歷她太知道一個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力,同時也沒想好與男友之間的感情,她不想步母親后塵——因為孩子而拴在一段可能錯誤的關系里。

別有深意的是,張艾嘉選的育美扮演者是梁洛施。當年這位“九頭身”美女在娛樂圈蓄勢待發之際,邂逅豪門“江湖贖身”,從此上岸,遁走人群。不管有沒有想好,擔不擔當得起,梁洛施21歲即為人母,兩年之后又誕下一對雙胞胎,卻始終徘徊豪門之外。

這幾年四次有鼻子有眼傳她復出,從徐克的《武則天》到黃真真的《花木蘭》,從陳果到王家衛,風聲大雨點小最后不了了之。據說皆因李家反對,雖以前女友的身份,但以李家孩子媽的輩分,一入娛樂圈泥潭,光怪陸離各種見報和不可控,都是豪門所不想看到的。

梁小姐名分未得,卻有了豪門桎梏,身不由己。片中育美被母親帶走時是四歲,恰好梁洛施長子今年也是四歲,不知他長大之后會怎么想這位母親?理解或者埋怨?……

后來育美在一次旅途意外中,送鄰座孕婦進醫院,經歷了一場真實的分娩,內心受到震撼,情不自禁淚流滿面。比起在不如意中尚能保持樂觀,呵護子女也不放棄追求自我的母親來說,情感迷茫并逃避做母親的自己,還是太軟弱了。最后她選擇生下孩子,并從心底里與已不存在的母親和解。

片中另一個幼小心靈受到傷害的人,是當年母親留在綠島上的兒子。他對母親帶走妹妹,拋棄了自己,始終耿耿于懷。直到他長大,很多年他都不舍得離開那座小島,成為了島上一名導游,他等著有一天,母親可能會領著妹妹回來找他,對于綠島以外的世界,他既向往又痛恨,恨它帶走了日思夜想的母親和妹妹。

終于有個機會,他作為旅行社的一員去臺中開會,離開了綠島。在大雨磅礴的深夜,誤打誤撞進了一家空無一人的小酒吧,他喝醉了,夢見了母親。母親還是年輕時的模樣,就像他孩童記憶中,正在燈下縫著荷包。他上前一看,那荷包跟童年時母親送給自己的一模一樣。在與夢里母親的對話中,他知道自己并非被母親遺棄,她對他的愛跟妹妹是一樣的,只是當年能力有限,帶不走兩個孩子,那樣可能給不了他們任何一個美好的生活,經過痛苦掙扎,選擇帶走并不被父親待見的女兒。

夢里母親給他下了一碗面,還是兒時記憶的味道,他吃著吃著便淚如雨下,久違的母愛如潮水般涌來……夢醒后,他心中的怨恨消失了。

母親與孩子的聯接應當說比父親更深厚,當我們還是一個細胞時就與她同呼吸共命運,母親不僅給你生命,帶你來到人間,也可能定制了你的人生。

比如張愛玲于母親黃素瓊。黃素瓊雖陪小姑子留過洋,自己卻沒正式上過學,所以一直心心念念要把張愛玲送進名校。

她教張愛玲練習走路的姿勢,看人的眼色,照鏡子研究面部的神態……一心一意想打造出一個優雅的名媛出來,雖然并不成功,但到底還是有些東西留下來了——張愛玲那張最著名的照片,綠襖盤扣側扶腰微微仰頜,那眉眼間孤傲冷艷的神情,大約就是黃素瓊畢生追求的驕傲。

圖張愛經典pose

母親在幼年的張愛玲心中就是一尊女神。八歲那年,黃素瓊海外歸來,梳著愛司頭,蹬著高跟鞋,光彩照人,散發出的異國風情令張愛玲驚嘆心折。

胡蘭成第一次去張愛玲的住處,本抱著高官下訪貧窮女作家的心,卻在她房門敞開時大大地吃了一驚。他用“華貴”這個詞來形容,并非滿坑滿谷的紅木古董,而是一種新鮮明亮的“后貴族”時髦,如果這幾個字比較難以想象,我們可以增加一個細節:張愛玲十來歲時,在母親的公寓里看見了瓷磚浴盆和煤氣爐子,而張愛玲現在住的這間公寓,正是她母親布置的。

張愛玲常德路故居照

母親,是我們人生的第一個導師。母親的品格,待人接物的方式,性格等都會影響到我們的一生。曾經我們也是任性的小孩,認為母親無私的奉獻是理所當然,養兒方知父母恩,等自己為人父母才知道,當一個稱職的母親,要犧牲的太多,這種割舍既是偉大亦是心甘,令我們心存感激!

成為母親,是女人角色最為重大的一次轉變,在身份、角色改變的過程中,你收獲了什么?失去的又是什么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