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每年的6~9月高溫季節,對蝦養殖也進入關鍵的生長高峰期,此時對蝦生長速度加快,但同時也是問題最多的階段,稍有不慎就功敗垂成?,F根據我們多年養殖技術服務的經驗,總結出夏季高溫養殖管理最關鍵要做好的四大要點:
1、降解水中過多的有機質,防止水發粘、返酸。
進入6月,大部分對蝦養殖也進入中后期階段,由于投料的不斷增多積累,大量的殘餌、對蝦排泄物等溶解到水中,水中有機質過于飽和則造成水體容易發粘。所以,在高溫季節對蝦養殖管理工作中,一定認真要做好降解去除水中有機質的措施,防止水發粘及水返酸造成對蝦發病。
圖中氣頭沖起的氣泡消失距離在1米左右,說明水體表面張力剛好;如果氣頭沖上的水花有點高,氣泡又很快消失了,說明水體的粘度大;如果氣頭沖上的水花正常,但氣泡消失距離在半米內,說明水中可用有機質含量偏少,蝦身體偏瘦;當氣泡消失距離長,或水面上有很大的氣泡,說明水質開始發粘。
2、及時補充水體營養,穩定藻相。
持續的高溫天氣,使蝦塘水溫達30℃以上,高的甚至高達38℃,如鋪薄膜的高位塘、如東小棚等,這造成藻類生長旺盛,致使水體容易缺肥,導致藻類生命周期縮短,容易老化,進而引發水體藻相變更頻繁,水分層等。
所以,在高溫季節養殖管理要及時強化水體營養,延長藻類生長周期,防止水分層、藻相變更。
3、嚴防水體有害物質超標,做好祛毒措施。
高溫天氣容易造成水體藻相變更頻繁,因此容易產生各種藻毒素;而高溫低氧的情況,也會造成產生的酸熱毒多;加上投料量大,水中有機質多,常常出現水體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超標。這就是對蝦養殖在高溫季節容易出現水濃濁、減料、偷死、厭食空胃、肝紅腫和鰓病等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底產酸引發的細菌感染性紅體,對蝦體色呈淡紅、透明晶瑩,附肢發紅并有褐斑。
4、做好堿底氧底措施,防范因水體出現亞缺氧泛酸導致的對蝦發病。
高溫悶熱天氣因水中生物總量多、代謝旺,所以消耗氧氣也多,容易引發水體缺氧或亞缺氧現象,致使底中的氧氣逐漸“斷糧”,出現水分層、黑爛底、臭底等池塘環境惡變現象,這種敗底環境容易滋生厭氧型微致病菌,并會產生甲烷、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毒害魚蝦,導致對蝦鰓功能性損傷,以致出現黃鰓、肌肉白濁、抽筋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