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到大學最開心莫過于有時間去看書了,看到文學、哲學、心理學和名著等各種自己感興趣的書心情非常激動,自從發現了圖書館里有英文原著和村上春樹等作家的書之后,我真的特別開心。
我恨不得把所有感興趣的書一下子看完,有一段時間整天窩在圖書館,每次的作業都是拖到最后一小時才完成。
但漸漸地我發現最受歡迎的是并不是圖書館,而是離教學樓比較近的自習室和閱覽室,每天自習室都座無虛席,每張桌子都堆滿了教科書和試卷,大家都在準備四六級考試或雅思考試或研究生考試,勤勤懇懇地學習做作業。
閱覽室同樣是很多人在學習,但很少有人會去看閱覽室里的報紙和雜志書籍,里面有外語系、法律和文學系的書刊,但沒有人理會,比較受寵的是明星雜志和讀者之類的雜志。
圖書館相對比較少人,大家忙忙碌碌地寫著東西或塞著耳機玩手機,圖書館里的書是多么寂寞啊,人們明明就在眼前,卻沒有人搭理自己。它們一直寂寞地躺在冰冷的書架上,就像千里馬沒有遇到伯樂。
圖書館兩邊的椅子有時候可以看到一些帥氣的男生在認真地看書,角落的位置有些陰暗,光線沒辦法照進來,不禁感慨美男干嘛躲起來看書啊。
大家應該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用來形容圖書館和大學生的狀態也很合適,人類近在眼前卻遠在天邊。
一本書輕輕跳出來,好奇地看著坐在書桌旁奮筆疾書的學生,它看到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就悄悄潛過去,趴在椅背上看到女生正在玩一個長方形的盒子,里面跳出一行行文字,女生時不時還輕笑出聲,它看了一會覺得無聊就走開了。
它看到一個清秀的男生捧著厚厚的書認真地閱讀,它興奮地跳過去,準備和他探討書里的內容,順便給他一些建議,它好久沒有和人類交流和討論了。
一蹦一跳輕踩到男生的肩膀上,仔細一看是男生看的是《微積分》,桌上還有一本《經濟學原理》,它一下子泄了氣,這不是我擅長的,這男生怎么看這么無聊的書?
它回到書架上,看著《王蒙》《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子》和《泰戈爾詩集》、《海爾王》,它試著喚醒它們,但呼喚了很久它們才醒來。
它生氣地對它們訓斥,怒氣沖沖地說你們怎么可以偷懶睡覺?你們不知道自己的任務——幫助人類理解書里的內容了嗎?作為書,你們怎么可以這么不負責任。
它們一個個眨著惺忪的睡眼,委屈說道,沒人理我們啊,剛開始時我們也特別期待有人來看看我們,來這里的人確實很多,但他們只是坐在那里看他們的書或寫東西,一直到閉館都沒有理過我們幾個。
另一個搶著說,就是就是,小說、心理學和菜譜都比我們受歡迎多了,他們看到我們幾個立馬就走遠了,我們實在太無聊,只能休眠了。
它嘆了一口氣,說道這些大學生清楚現在就業形勢很嚴峻,明白得在大學儲存實力,以后才能找到好工作,所以舍不得花時間來看我們,寧愿每天看專業書和準備考研,沒辦法安安靜靜地看書。
他們很焦慮,讀了十幾年書,高考后到了這里,家人、親人都期盼他們有大的成就。人們變得很功利,但他們以后工作了又會后悔現在沒有多看我們,恨不得重新回到現在。
說完它默默地回到書架,正準備休眠時,發現一個女生正走向它,她欣喜地看著眼前這本書,嘴里默念《平凡的世界》,開心地拿下《平凡的世界》,靜靜坐下來一頁一頁的翻看,它感受著隨著女生指尖的溫度傳到它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