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不知處
悶了一個假期,終于可以說說話了。年假期間,一則麗江游客遭人打的消息冒頭,朋友圈微博刷屏,各種人間天堂不在,腐蝕化等等奪人眼球的話出現在標題上。評論里,分成兩派罵得不可開交。我不知道這些人里有多少到過麗江,有多少到過云南。
我本能的有一種對那些向往云南的孩子產生一種抱歉。對不起,我的家鄉出了這樣的事情。對不起,讓你失望了。我認識一個安徽的小姑娘,她和我說:“不青啊,云南,我對云南有特別的好感你知道么。我覺得那就是美好的地方。”一個上海的小姑娘對我說:“我是一枚上海土著但我很喜歡云南哦。”這個小姑娘資助過一個文山的孩子,并一次與她保持筆友的關系……我那個時候有些害怕這些人成了謾罵大軍中的一員。即便沒有,我也十分擔心,他們轉的朋友圈里出現那樣的文章。我害怕打碎別人的夢境。
我是土生土長的大理人,土生土長的云南人。我也到過麗江,感受過它的物價,觀覽過它的夜生活,也被騙過。或許我過于本分,又或許我過于幸運,并未遇到那般驚心動魄的事件。物價高,可我有選擇低價的權利,人流涌動可我有提高警惕的權利……
每個人在朋友圈微博曬曬古城的照片,一副人世美好的模樣,惹人向往。可我要向你坦誠,我們都一樣,一樣生活一樣奔向自己的幸福,而不是一群被透明的玻璃圍起來觀賞的古物。人有的七情六欲我們都有,你的家鄉有的愛恨情仇我們也有。
東邊的人,享受了發達的教育醫療,享受了良好的公共服務,所以你們要承擔空氣污染,生活壓力的代價。而我們上天垂憐,給了一片綠水青山,但我們也承擔著偏遠,高原的不便。固然整個國家都要向公平幸福奔去,可目前的現狀五年,十年卻難以改變,你我必須承認事實。可這樣我們也還是一樣,擁有七情六欲。
那些口口聲聲說愛麗江,愛大理的孩子,除了你拍的那條朋友圈意外你還有什么證明么?你有了解哪怕一點點關于它的事實么,而不是從導游那里聽來了一遍又一遍枯燥乏味的故事。
是的,麗江模式有問題。可是每一個到過麗江的人都有責任,是我們,造就了今日的麗江。但等到我們無法控制它的發展態勢時,我們卻將一切歸咎于它未免太不厚道。不只是麗江,很多景區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們需要改革,我們需要變化,我們需要有關部門責任到位。但是,為什么不能冷靜下來,好好說話?我也許也到過你的家鄉,在那里遇到了同樣的情形,但可能它不叫麗江。而我面對那樣自然和人文的景觀總心懷謙卑,即便有了不愉快的經歷,我也可以選擇理解,我知道,進步需要時間。
有人感嘆中國游客的素質很低,面對那些報道,我先是難過后是羞愧。可是,只有中國這樣么?我不是在說,這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我只是想說,為什么中國人就必須跟著素質低三個字。我第一次到上海是夏天的夜晚,下了飛機,到了黃埔,去感受魔都的魅力。走到南京路正在感慨上海濕熱的天氣,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忽然,前頭那個金發碧眼的姑娘撕開了棒棒糖,頭也不回將垃圾塞到了路旁裝飾物下面。哦,這是魔都迎接我的第一天。中國人素質低?是指我們將垃圾直接丟到地上而不是塞到路燈下,花盆里么?我相信那些報道的事情可能真的發生,可畢竟是個例少數,就像那個姑娘,我相信她也是一個少數。可為什么被外國人無限放大?這就是別有用心。那么,游客糾紛常有,可為和放大麗江?此中含義,諸君自領。
很多人問我大理的氣候,我說笑笑說,也許對你來說,那真的是人間天堂,可對我來說魔都的濕潤好像治好了我的鼻炎。
我喜歡蒼山,應該說我喜歡山,包括上海那最高的山峰99m的佘山。然而每次爬蒼山下來還是免不了腳抖,但它讓我懂得了何為敬畏,何為卑微。也在那一路上領會不同于他路的風景。很多人再去大理的路上會記下蒼山這個景點,可到了又常常坐著纜車走馬觀花。
樹深時見鹿
有人問我,你覺得大理最美的東西是什么?我思考了很久,也許身在其中在你看來很不容易的一切在我看來本應如此,我本就身在其間,忘乎所以。想了很久,我終于回答:是人。是的從大理出來,我才發現它最美的是人,也許你很難從旅游攻略里看到,也很難在大理三日游中感受。但我一個土生土長的土著卻深有體會。云南,有二十多個民族,各種你能想到的鮮有民族,說不定出門一不小心就撞到。可神奇的是,這些民族卻出乎意料的融洽。同學之間朋友之間,聽說你是個少數民族,那可是投來羨慕的眼光,興奮的事情。你要問我少數民族和漢族有什么區別,說實話,除非他和你說,否則你很難看出來,這種融洽在我被多次冒犯后才知道彌足珍貴。
有一天,一群五湖四海的朋友,吃著火鍋,席間我很認真的問那些人:“你們真的認為,云南人是騎孔雀大象的么?”很多人放下筷子,也十分坦誠回答:“其實,我在認識你之前,對云南的認識基本為零。只知道它很遠。”聽到這個答案我笑了,我不知道那些在為云南“宣傳”的人員之中,有多少真的了解云南,真的到過云南。
我到現在還記得,小時口渴,外婆說,家門口流下的水掬一捧就可以喝下。可現在再不能了。我們也失去了那個大理,難過和失望的不僅僅是那些向往的人。最該難過的是我們,因為我們才是吃著她的奶長大的孩子。可沒有人同情我們,沒有人理解我們,又或許有的人同情和理解卻在這個一人說話萬人唾罵的時代不敢開口。又或許有的人說,旅游業造福了我們,不,旅游業也造福了四面八方來的朋友。
爭吵最激烈的時候,有大理的朋友說,滾出我們云南,滾出我們麗江,滾出我們大理。其實我們沒有權利要求別人滾出一個地方,我也實在說不出這樣的話來。因為我也會想到你的家鄉看看,哈爾濱,河南,北京,西安,新疆,江西,浙江,安徽,西藏,海南……我去的時候,也是一個外鄉人的模樣,害怕被騙,害怕危險,可我更害怕你們拒絕我的到來。可我的到來,又那么理直氣壯,因為這些地方,除了這個名字,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國。而你我,作為這個國家的公民有站在這片土地上的權利。我只能向你保證,我會以最溫柔的方式去對待你的家鄉。我知道對每個人而言,也許那個地方的存在對他無關痛癢,可要是別人碰了它一下,那也會小宇宙爆發。我理解,所以我珍惜。
有一句詩叫: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這是一份悠然。可我們太著急了,總覺得那樣無用的消耗是對生命的一種浪費,說不定對有的人來說,那還是以RMB為單位。可也是這樣,你才真的錯過了那些美。我去博物館時,總會看得很慢,難道那些飽含風霜的文物不值得你停下一分鐘向他致敬。它才是歷史的贏家,是它告訴我們,這一路我們的興衰。
那些總愛說自己熱愛某個地方的人,謝謝你的喜愛。因為突如其來的喜歡,就像一見鐘情那樣經典。也像《牡丹亭》里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這樣的純粹。可是,難免有人濫竽充數,葉公好龍。
大理給我的除了包容和諒解,還有她的美。讓一個照相技術很是糟糕的孩子仍舊可以照出美麗的風景。以前曾在腦中構思過一個古大理的故事,可終究下不了筆。因為我,無法向你保證,你來,看到的是我筆下的世界。可我又能向你保證,這樣的地方,在這片土地上真的存在過。
一個事件在升溫時,大家情緒激動何必計較。但在事件過后,冷靜下來,我們應該好好思考。我們希望的人進步,你期待的黃金時代,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和進步。不要總是責怪和埋怨,因為除了你自己,其實沒有人在強迫你。就像點菜問清了價格,你點了便宜的,商家不會嘲笑你窮裝蒜,因為大家心知肚明生活不易。可是如果你打腫臉充胖子那又怨得了誰?
如果你看完這篇文章,還想到云南,我們歡迎你。如果你恰好路過了我的家鄉大理,請你溫柔的對她說,你好,大理。我在這里,謝謝你。